風和日麗 第六十六章

作者 ︰ 艾偉

楊小翼明顯感到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有一天,楊小翼收到一張請柬,讓她去中國美術館看畫展,畫展有個古怪的名字叫《新神》。開始她並沒打算去看,後來她接到夏津博的電話,才知道是他組織策劃的,她只好去捧場了。夏津博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楊小翼,這個畫展他會有驚人之舉,楊小翼一笑了之。

那天,楊小翼是帶天安一起去看的。到了美術館,她嚇了一跳,竟然人山人海。不過,她馬上想明白了,在這個時代,人們之所以像發了瘋一樣追隨文學藝術,是因為多年的教條把人性禁錮得太久了。生活中這種禁錮雖依舊存在,但藝術開始悄悄溶化人性的冰堅,呈現出迷人的自由的可能,文學和藝術因其曖昧不明而具有更多拓展思想邊界的能量,于是成了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鋒。

北原、舒暢和盧秀真等人也來了。盧秀真挽著舒暢的胳膊,北原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北原見到楊小翼,像大哥那樣關心督促她趕緊做出一些成績來。「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他強調。她告訴他,她想搞一些當代史的研究,但不是那種宏大敘事,而是民間的、個人生活史的研究。北原說,歷史毫無意義,在這個時代,只有文學藝術才能直指人心,和人性的需要息息共鳴。北原說的或許有理,但楊小翼認為那是他專業的傲慢在作祟。

這天,楊小翼一直沒有見到夏津博,不過,她在展覽的出口處看到了夏津博的一個裝置藝術,是一枚巨大的五分錢硬幣,面向觀眾的是**城樓那一面。作品的名字叫《我們的方式》。楊小翼不知其意,不知是贊美金錢還是批評金錢,如果是這樣的意思,她認為夏津博的裝置藝術是平庸的,她實在看不出夏津博在這件作品里有什麼驚人之處。♀

就在楊小翼和北原閑聊的時候,美術館安靜的大廳里發出一聲巨響。楊小翼開始不知道是什麼聲音,以為是美術館的什麼位置塌陷了。她看到人群向那邊擠去,有人在說,是槍聲,有人開槍了。听說是槍聲,楊小翼頓時覺得整個美術館有了詭異之氣,好像某個恐怖事件正在發生。

天安正在向她奔來。天安一般在別人緊張的時候表現出驚人的鎮靜。他說,槍是夏津博叔叔開的,他親眼看見的,夏津博叔叔已被兩個沖進來的警察帶走了。楊小翼拉著天安朝槍擊現場擠過去,好不容易才站在夏津博的裝置前,裝置前的玻璃被擊碎了,那枚巨大硬幣的中間已被子彈擊裂。她終于明白夏津博所謂的驚人之舉是什麼意思了。這時,保安進入美術館,開始清場。人們臉上掛著某種興奮和驚恐交織的表情,沉默退場。

幾天以後,楊小翼听說夏津博從派出所放了出來,夏中杰伯伯隨即送他出了國。夏津博出國後沒有再從事藝術活動。五年後,楊小翼曾收到過他的一封信,他在信里說,他子承父業在歐洲做了外交官。

這一槍把楊小翼的心思打動了。在她看來,這是思想解放運動的發令槍。這意味著,無論是藝術還是思想,都可以有比較自由的表達方式。她感到一個屬于自己的黃金年代來臨了,她應該做一些值得去做的事情了。

基于自己的身世,她最感興趣也最關注的領域是研究革命者的遺孤及其私生子問題。她想走訪一九二一年到一九四九年革命所及的各個地區,搜集相關資料,實地采訪戰爭孤兒及私生子的生存狀況。楊小翼一直沒成行是因為天安的存在,她走了,天安沒人照顧。天安正處在發育的反叛階段,她怕不在家時,天安又闖出什麼大禍來。

開始的時候楊小翼想把天安托付給盧秀真,但考慮到盧秀真生活混亂,實在不怎麼靠譜,把天安帶壞了就麻煩了。

楊小翼去學校找應老師,談了自己想出去采訪的事。應老師馬上領會了她的來意,非常爽快地答應說,天安放我這兒吧,我會照顧他的,你去吧,沒事的。楊小翼還是猶豫,說,天安這孩子不好管。應老師說,你放心吧,要是天安有事兒,我會隨時和你聯系。

楊小翼終于得以成行。她先到福建,然後進入江西,打算沿紅軍長征路線行走,最後的目的地是延安。

在這次采訪中,楊小翼接觸了成百上千個革命者的遺孤及私生子,數量多得令人吃驚。在孤兒及私生子的分類分析中,她發現革命者遺孤的處境比私生子要好得多。革命者的遺孤基本上有著極好的照顧及培養,而那些私生子,因為倫理的原因和某種革命意識形態的純潔性要求,而被拋棄在外,流落民間,其血統成為一個問題,其教育往往不得繼續。在她走訪的湖南省,有一位自稱是中央某高層的私生女,竟然目不識丁,至今還在鄉下種田。

她開始思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她發現在革命意識形態的框架下,革命者的腦子里一直有一個原罪,這個原罪就是「私利」。「私利」和**理想是沖突的,要靠近**這個理想,必須把這私心祛除,于是革命的生涯轉換成了把自己身上的原罪徹底祛除的過程。當「公」成為一條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時,在革命隊伍的內部,革命者的身體屬于組織,思想屬于組織,個人的所有一切都屬于組織,私是不能公之于眾的罪,這種罪甚至涉及到親情和家庭之中。楊小翼在一份材料上看到關于郭沫若的故事,當時他的兒子正遭受造反派的圍攻,身陷囹圄。那年的國慶招待會,郭沫若也參加了,他有機會和周恩來說話。他想好了要和周恩來說這個事,希望總理能救救他的兒子。可是,在整個酒會期間,郭開不了口。宴會結束,郭只好滿懷沮喪和懊悔回家。在革命的思維中,凡涉及家庭,都屬于私的範疇,是不合法的,難以啟齒的。

楊小翼一邊思考,一邊進行著調查。沿途的風光很好,滿眼都是綠水青山,是典型的中國鄉村的風貌。八十年代初期,工業化還未到來,鄉村的自然環境得以很好的保護,只是鄉村還非常貧困,有些村莊甚至沒有一間磚瓦房。楊小翼的歷史專業告訴她,中國的鄉村世代如此,幾千年來鮮有發展。

很多時候,楊小翼跋涉在這山水間,內心有一種沉甸甸的豐收的感覺。她感到此次調查不但對自己是件有意義的事,而且對整個社會也會有啟示意義。那段日子,她對自己的專業有了狂熱的珍愛,認為自己選擇了一項高尚的對整個社會有益的事業。

楊小翼在貴州遵義的一個招待所住下時,給應老師打了個電話,她得確認天安一切都好。那時候通信非常不方便,她打了好幾次才得以接通。應老師焦急地說︰

「你在哪里?我已聯系你好幾天了?」

楊小翼心頭一沉,意識到天安一定出事了。她問︰

「怎麼啦?天安沒事吧?」

「你在哪里?你快回來吧。」

「你告訴我出什麼事了。」

應老師在電話那頭遲疑不決,但在楊小翼的催促下,她還是說了出來。

「天安被公安抓了,因為他在外面宣稱自己是尹澤桂將軍的外孫。公安認為他這是招搖撞騙。」

當晚楊小翼跳上火車,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已是第三天的晚上,應老師在火車站等著她。應老師一見到她,就叫她不要著急,天安沒事了,天安被將軍接走了,現在在將軍那兒。

「尹將軍大概听說了此事,有一天來到派出所,那些民警見到將軍都嚇壞了,他們可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地接近過大人物。將軍讓民警帶到關天安的地方,他目光炯炯地打量了天安一會兒,然後就把天安帶走了。將軍對民警說,這事兒他會親自處理。」

應老師像是在說一樁傳奇,話說得略有些夸張。

楊小翼松了一口氣,奇怪的是她沒有吃驚,好像她早已料到將軍會做出這種事。

看得出來應老師對這件事充滿了好奇,她問︰「天安真的是將軍的外孫?派出所的人都說他們爺孫倆非常相像。」

楊小翼想,既然這樣了,實話實說吧。她說︰

「應該是。」

「這麼說,你是將軍的女兒?」

楊小翼笑而不答。

「啊呀,真是沒想到,你竟然是將軍的女兒,金枝玉葉啊!」

楊小翼沒再接她的話茬兒,這話題挺無聊的,她的心思在天安那兒。她嚴肅地問︰

「天安為什麼要宣稱自己是將軍的外孫?他是怎麼被公安抓的。」

「天安還是孩子嘛,干出什麼事都不奇怪。」應老師替天安緩頰。

「應老師,你不要隱瞞什麼,我必須知道天安究竟干了什麼壞事。」

「天安倒是沒干壞事。事情是這樣的,天安的兩個同學——他們才是壞孩子——偷軍工廠的子彈,被抓了起來,同學讓天安想辦法去救他們。天安心眼兒好,就去了工廠,自稱是將軍的外孫,要他們放了他的同學。廠部的保安哭笑不得就把天安和他的朋友帶到了派出所。他們認為偷子彈已是不得了的大事,現在有人竟還敢冒充將軍的外孫,是罪上加罪。」

楊小翼听了氣得發抖︰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有頭腦呢?他竟然干出這麼丟臉的事!叫他不要同那些壞孩子鬼混他就是不听話,自己怎麼會有這樣一個頑劣的兒子呢?想起將軍把天安帶走,楊小翼感到無地自容。她不想讓將軍誤解她多麼盼望和他有什麼聯系,她也不想讓將軍認為天安沒有家教。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和日麗最新章節 | 風和日麗全文閱讀 | 風和日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