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時候,他的成績與重點一中只差了兩分,但他毫不擔心,因為他知道通過父親廣博的人脈,自己可以上一中。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可是父親的態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父親不僅沒有幫他進入一中,而且還明確告訴他︰「要麼就復讀,要麼就上普通中學。」
這雖然讓雷行很失望,但他打心眼里尊重父親。他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就必須憑借自己的實力。雖然當時沒能上重點中學,但通過3年的努力學習,他最終考上了重點大學。
父母正直的行為為雷行作出了表率,讓他明白了上學沒有特權,要想上好學校,就要靠自己拼搏努力。父母正直的品行在雷行的心理扎根,為他以後的學習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直是一種明確的人生態度,即用良知指導行為,指導人生。這樣的人拒絕邪惡和偽善,不隨波逐流、隨聲附和,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包括有能力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待人接物過程中,也能夠以一顆真誠平等的心對待一切人和事。
俗話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光明正大的道路雖艱難,但是長遠。可是,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太正直了,可能會憤世嫉俗,不顧別人的感受。其實,這是對正直理解上的偏差。正直不是迂腐、傻,而是當面對外界的誘惑或不正之風時,不迷失自己,會變通。
道德是做人之本,而正直恰恰就是道德之本。如果父母真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給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正直的品質。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論語》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孩子不在說多少話,而是要用正確的行為感染孩子。這樣不僅利于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也利于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嚴。
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言而有信,在親人、朋友面前不撒謊、不做假,對孩子也要信守諾言,不要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隨意對孩子許下諾言;第二,不把公物帶回家,不貪佔小便宜;第三,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第四,不在孩子面前談論別人的是非,當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袒護、不包庇等。如果父母能做到這些,相信無形中正直已經植入孩子的心田了。
建議二︰不讓孩子投機取巧
一些父母為了孩子能在繪畫、書法等比賽中嶄露頭角,取得暫時的「成績」,不惜親自參與甚至代勞;還有一些父母在孩子選舉班干部、考學等方面,走後門,巴結老師,使得孩子「月兌穎而出」……
事實上,這種「走捷徑」的方式可能暫時能給孩子帶來「實惠」,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考慮,不僅會使他好逸惡勞,喪失拼搏的精神,更不不利于他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莉莉上小學5年級,最近學校組織「看看誰更巧」的手工展覽活動,要求每人做一件手工作品。莉莉非常興奮,準備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大展拳腳。
回家後,她請擅長刺繡的媽媽幫忙做一件。媽媽不僅拒絕了她,而且嚴肅地說︰「這次活動是考驗你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如果我幫你做的話,即使你得了第一名,也不屬于你,而且你還欺騙了老師和同學。」
听了媽媽的話,莉莉低下了頭。接著,媽媽繼續說︰「我相信你憑借想象力,也能完成一件好作品。」最後,在媽媽的鼓勵下,莉莉**完成了一件刺繡作品。
父母要告訴孩子,任何事情不能靠別人,也不能耍小聰明,投機取巧最後只會一無所得。相反,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只要有恆心,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收獲果實。
建議三︰重視孩子成績的真實性,而非高分
一些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存在一定的誤區,盲目追求高分,卻忽略了其成績的真實性。這無疑不利于孩子養成誠實的品德。因此,父母應該主動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將注意力轉移到其成績的真實性上。
一個大學生曾回憶︰「上小學的時候,一次期末考試,我因抄襲其他同學的試卷考了高分。爸爸媽媽見了高分,特別高興,逢人便和親戚朋友炫耀我的成績。以後再考試時,為了不讓爸爸媽媽失望,我都抄襲別人的。
「從此,我便生活在內疚里。每次听到爸爸媽媽的表揚,我都覺得是一種侮辱。直到上了初中,入學考試偶然考了班里第三名,我才發現,其實我自身也具備考高分的實力。」
這個學生比較有恥辱意識,他知道抄襲是不對的,但是已經被父母、親戚朋友加入到好學生的行列,下不來了,所以一直處于內疚狀態。可見,父母過高的期望可能成為孩子抄襲、作弊的誘因。因此,父母要調整心態,多關注孩子成績的真實性,同時也要告訴他「高分固然重要,但是誠信的品質更重要」。
建議四︰抓住教育時機,培養孩子的正義感
社會上有時會存在一些不誠實的行為,這對天性率真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個沖擊。這個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那種不正直的行為是不對的,也要平復孩子憤恨的心理,讓他審視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種不良行為。
孩子天性率真,面對不齒的行為很容易憤世嫉俗。父母千萬不要盲目打壓,這種態度只會讓孩子更加憤憤不平。家長可以鼓勵他以幫助別人為出發點,善意地指正別人的錯誤。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對待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批評和幫助時要做到尊重別人。
金玉良言
父母要肯定孩子見義勇為的行為,告訴他堅持對的事情,不隨波濁流,也不人雲亦雲。但是,一些孩子在正義感的驅使下幫助他人,不僅沒能救助別人,還傷害了自己。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見義勇為要有度,在能力不及的情況下,要向大人求助,不能魯莽行事。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