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三︰為孩子選擇好的影音制品
隨著電視、電腦進入到千家萬戶,孩子的眼界也大為開闊。♀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在眾多的電視節目、網絡視頻中,並非所有的影音制品都適合兒童觀看。在孩子看節目時,父母一定要為他把好第一關,不要讓他觀看有暴力傾向或其他不良導向的作品。
孩子在看了卡通作品後,往往會模仿其中的某個角色,並將其奉為自己的「偶像」。所以,要為他選擇有教育價值的影音制品,讓孩子從「偶像」身上學到一些好的品質。
9歲的李毅是班長,一天放學後他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媽媽問︰「李毅怎麼了?看起來似乎有點不高興啊?」
李毅氣呼呼地說︰「我們班新選了一個紀律委員,連我都敢管,我不過就借了塊橡皮,他居然說︰‘李毅,自習課不準說話!’我說︰‘我是班長?還是你是班長?你也不許說話。’」听完李毅的話,媽媽並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說︰「哦,是這樣啊。不過,現在到了看動畫片的時間了,先看動畫吧。我們一會兒再說。」
媽媽拿出《中華德育故事》的碟片,這次播放的是第17集《負荊請罪》。故事中,位高權重的丞相藺相如為了顧全大局,而不惜為老將軍廉頗讓路,最終感動了廉頗。
看完故事,李毅說︰「媽媽,藺相如真了不起。♀我應該向他學習,要顧全大局,和紀律委員一起維護班里的紀律。」媽媽說︰「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會想明白的。」
具有教育意義的影音制品,會讓孩子在觀看的同時,學到做人的道理和更多有益的知識。父母要知道,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生活中處處都有老師,電視、電腦等能夠向孩子傳遞信息的載體都能起到教育作用。
當然,只有好的老師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孩子觀看電視或使用電腦時,父母一定要注意為他選擇「良師益友」,讓他從中受到教育而非污染。
建議四︰告訴孩子「三人行,必有我師」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並不是說老師很多,而是強調一個人求學所應有的態度,也就是要謙虛。一個不謙虛的人,即使身邊到處都是賢能,他也會由于自滿而不能听從教誨。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到處都有比自己強的人,要選擇對方的長處來學習,看到對方的短處自己就要引以為戒。有了這樣良好的心態,孩子就會懂得只要自己能夠從正面或反面不同的角度去受教,生活中便處處都有老師。
金玉良言
孟軻之母為了選擇好的鄰居,而三遷其居,這說明只有為孩子營造好的人事環境,才能讓他知道如何做人處世。♀然而,只是有好的外在環境尚且不夠,還需要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受教態度,這樣他才能深入領會「賢能之士」的教誨。
淡泊名利︰孩子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輕松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中國)諸葛亮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中國)朱熹
明明、猛猛和小剛同在一個銀行家屬小區住,又同在一所中學讀初一,不同的是小剛的爸爸是銀行的行長,而明明和猛猛的爸爸是銀行的職員。
一天,他們三個一起打羽毛球,說好誰輸了就下場去做撿球員。輪到小剛撿球的時候,他卻不肯撿,明明和猛猛問他︰「你為什麼不撿球?」小剛說︰「你們不會自己撿嗎?」明明說︰「可這是游戲規則呀。」小剛卻說︰「我爸爸是行長,我怎麼會給你們撿球。」
明明和猛猛不高興地說︰「你爸爸當官和撿球有什麼關系?那你去和其他行長的孩子打球吧,我們不和你玩了。」說著,明明和猛猛丟下小剛,去一邊打球了。
小剛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並和爸爸說了打羽毛球的事。爸爸說︰「小剛,工作並無高低之分,只是大家的職責不同而已。你如果因為爸爸的職位而變得傲慢,只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不要把虛名看到太重,要學會踏踏實實做人和專心做事。知道嗎?」
听了爸爸的話,小剛覺得很慚愧,說︰「爸爸,我明白了。」
許多人都喜歡追名逐利,卻不知道只要能把人和事做好,名利會自然隨之而來,所以說,追逐名利其實是舍本求末的錯誤行為。如果孩子在幼小時就過分關注虛名和利益,其一生都將為名利所累,患得患失而放不開手腳去追逐自己的理想,這對他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是沒有益處的。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淡泊名利的觀念,讓他健康自由地成長。
而這里所說的淡泊名利,並不是要求孩子要無欲無求,甚至于無所作為。而是要讓他在面對名譽或金錢的誘惑時,能保持一種清醒而理智的態度,能夠以長遠而客觀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不因一時誘惑而做出沖動的選擇。
面對豐富多彩且充滿誘惑的社會,只有讓孩子保持淡泊的心境,他才能在人生中冷靜地做出一次次正確的選擇,才會走得更為穩妥。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無論做什麼,都要堅定不渝地向著目標努力,千萬不要因一時的利益而遺忘最初的夢想。
培養建議
建議一︰別讓孩子進行物質攀比
「我給你買的衣服可是名牌。」有些媽媽在給孩子買回新衣服時不自覺地這樣說。結果,孩子就會理解到「穿名牌」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同時也會覺得穿普通衣服就沒那麼「榮耀」。當他在其他孩子面前也這樣炫耀自己時,其他孩子回家後也可能會要求父母給自己也買名牌,這樣,孩子之間就會形成一種攀比心理。
俗話說「再富不能富孩子」,讓孩子過于注重物質享受,會扭曲了他的價值觀,認為一切都需要以物質財富作為基礎,而且會養成其好逸惡勞的毛病。
一天,13歲的山山回到家,把書包往沙發上一丟,嘆了口氣說︰「唉,我真是不幸福。」媽媽感到很奇怪,問︰「山山,你為什麼說不幸福?」山山說︰「我們班有位同學,每天都有20塊錢的零花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你每天才給我5塊錢。」
媽媽說︰「哦,原來是這樣,山山你過來。」說著,媽媽打開電腦進入一個網站,里面的照片上都是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據網上介紹,這些孩子因為買不起書而借書上學,衣服也是別人捐助的,他們的書包只是一個方便袋,鉛筆削到拿不住了還再綁一截小木棍接著用。
看著那些小朋友天真而渴望的眼神,山山的心有所觸動,媽媽說︰「孩子,你說你不幸福,那他們呢?人對物質的需求要學會適可而止,否則永遠都不會滿足。」「我明白了媽媽,其實每天5塊錢的零花錢已經夠了,我把用不了的省下來給這些孩子可以嗎?」山山問道。「當然可以了,山山真是懂事了。」媽媽夸獎他說。
讓孩子淡泊名利,不僅僅是讓他不過分注重自我享受,還要讓他在克制自己對物質**的同時,看到他人的需要。如果一味地教孩子節儉而不讓他幫助別人,那麼最終培養的不是淡泊名利的品質,而會讓孩子變得消極。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