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四十九章

作者 ︰ 張振鵬

如果父母只是讓孩子吃苦,那麼他很可能只是捱著,捱完為止,以後更加厭惡吃苦;或者變得適應吃苦的強度,增加了耐受力,但是積極主動的吃苦精神卻沒有培養起來。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無需操心任何事,自然也談不上吃苦。

一次學校組織野外拓展訓練,老師本來是想讓孩子學習一些生存技能,自己煮飯吃,于是只帶了糧食,同時叮囑孩子不要帶食品。結果集合的時候,發現很多孩子的父母都背了個很大的包,老師過去詢問,父母說里面裝的是孩子的衣服。

到了營地,老師拿出糧食分給每個小組讓孩子們生火煮飯,可是發現孩子們一個個從包里掏出各種各樣的食品,根本沒人去煮飯。

老師本來是想借艱苦的環境磨練下孩子,可是卻在父母的關懷下失去了作用。要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品質,父母首先要改變怕孩子吃苦的心態。在可能會吃苦的情況下,父母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應對,該吃苦時就吃苦。♀

建議二︰不要事事都滿足孩子

今天,大部分父母會為孩子準備好一切他需要的東西,並且總是想給他最好的。安逸的生活造成孩子嬌氣得很,吃不了一點苦,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甚至還哭鬧著要自殺。

12歲的朱娜家庭條件很好,但是父母在滿足孩子的需要方面十分理性,朱娜要求什麼東西時父母不會事事都滿足她,而是根據是否真正需要選擇性地給予滿足。

朱娜後來升入了一所寄宿制中學。當她到學校報道時,發現一個女孩正在抱怨宿舍里沒有洗澡間,于是叫嚷著不去念書了。一家人對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是還是無法說服她。最後爸爸生氣了,說︰「你不上也要上。」女孩大哭起來。

朱娜看到後,悄悄對媽媽說︰「還好,我小時候您沒事事都滿足我,不然今天我或許和她一樣了。」

可見,事事都滿足孩子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因此,父母在安排孩子生活時需要注意︰第一,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適度滿足孩子,不要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第二,在孩子有享樂性的要求時,比如「我要買游戲機」,父母要慎重考慮,最好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

建議三︰給孩子安排適度的勞動任務

在很多家庭中,家務都是由父母一手包辦的。有的孩子十六七歲了,居然還要父母給自己洗衣服。父母連家務都舍不得讓孩子做,更不要提讓他在社會勞動中吃苦了。父母要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品德,就要讓他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員,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洗碗、拖地、洗衣服這些家務勞動中分派一些給孩子。做家務勞動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增強他的耐受力,磨掉嬌氣的毛病,不至于一提到干活他就怕苦、怕累,不願意干。

但是在給孩子安排勞動任務時要注意孩子的身體特點,適度安排,不要讓他過于疲憊。若是孩子因為過于勞累而變得厭惡勞動,那麼這種教育就得不償失了。

建議四︰讓孩子體驗艱苦的環境

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條件很好,往往不知何為艱苦。也沒有要改變環境,奮發向上的動力。要讓孩子學會不怕吃苦,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勝自己,父母最好讓他了解下什麼是艱苦。

某電視台曾經組織過一個「換位生活」的活動,讓一個城市中生活優越的少年和一個貧困地區的少年分別到對方家里去生活一個星期。

城市里的那個少年因沉溺網絡輟學在家,而在貧困地區的那一個星期,他卻幫著那對父母挑水,甚至為了給他們留點錢去附近工地打工。少年的爸爸從記者口中得知兒子的這些行為,感到難以置信。

有時孩子不是沒有美好的品質,只是優越的環境讓他無處發揮。父母可以適當地讓孩子體驗下生活的艱難,激發他的斗志和改變環境的積極性。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