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六章

作者 ︰ 魯鵬程

6.我真的很想給你們做飯呀!——放手,讓孩子偶爾也做做飯

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家庭會允許孩子參與家事,會同意讓孩子給我們幫忙。+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因為,在很多媽媽看來,連讓孩子動手做自己的事情我們都「不大情願」,更何況是讓孩子幫我們做事?可孩子卻並不這麼想,很多孩子還是非常想幫我們做些事的。

三八婦女節時,田蒙想要給媽媽一個驚喜,于是他趁著放學回家早,自己買了些菜,做了一頓晚飯。等到媽媽下班回到家,飯菜早已經都做好了。田蒙笑眯眯地看著媽媽,可媽媽一下子皺起了眉頭,跑過來好好檢查了一下田蒙的手。

確認田蒙沒有受傷之後媽媽才說︰「我可不用你給做飯!這要是切著了手可怎麼辦?而且你看看廚房里,弄得一團亂,一會兒我還得收拾。有那時間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別再做什麼飯了。」田蒙听著媽媽的話,興奮的表情一下就消失了,最終他垂頭喪氣地走回了屋子……

其實,田蒙的媽媽這種心情我們可以理解,她是怕田蒙做飯不得要領而使自己受傷,但她表達關心的方式卻錯了。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有想要幫我們做些事情的**,而且有時候他通過在一旁觀看,或者跟著電視網絡上學習,也掌握了一些做家事的「皮毛」。此時,他就會更加想要在我們面前「露一手」。

我們該給他這個機會,放手讓他偶爾也做做飯,讓他偶爾也幫我們洗洗衣服,讓他偶爾也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將能使孩子的勞動能力、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是在幫他積累生活經驗。♀會做家事、可以自己處理一些事情的孩子,對我們的依賴之心自然就會減少。

理智看待「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有位媽媽曾經針對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有過這樣的一種理解︰

孩子能照顧自己就行了,哪里還用得著他做家務?不然要我們父母干什麼?再說,孩子的使命就是學習,將來才能有大出息,才能出人頭地。總是在家里做這做那,這也太沒有追求了。至于說幫我們做什麼,哎呀!我哪里用得著他?他還不夠添亂的呢!再說傷著怎麼辦?

也許很多媽媽都同意這位媽媽的觀點,我們不願意讓孩子做家務,總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可我們唯一忽略的就是孩子想要長大、想要提高能力的願望。我們該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別將做家務當成是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是當成培養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訓練步驟。當孩子學習休息的間隙,我們完全可以允許他參與到家事中來。

將做家事的要領教給孩子

我們之所以擔心孩子會受傷,擔心他做不好,就是因為孩子並不懂得怎麼做家事。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多麼簡單啊!我們直接將做家事的要領教給孩子就可以了。

當我們做家務時,我們不妨讓孩子站在一旁觀看,我們可以一邊動手一邊給孩子講解,某些時候也可以將手中的工具交給孩子,讓他嘗試幾下,這將勾起孩子做家事的興趣。同時,孩子有時會好奇我們在家中做的某些事,當他來詢問時,我們要耐心講給他听,別直接就吼他讓他去看書。

而且,當孩子學習學累的時候,除了運動、娛樂,做做家務事也能成為一種幫他「換換腦子」的休息方式。

坦然接受孩子想要給予我們的幫助

有很多孩子會有前面故事中田蒙那樣的想法,要麼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要麼幫爸爸媽媽做些事。我們該坦然接受孩子的這種幫助,比如我們可以說「那太好了,我剛好缺個幫手」,就算我們真的不需要孩子的幫忙,我們也要委婉一些說︰「謝謝你啊!不過媽媽自己能應付得了。」我們該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我們需要的,而且我們接受了他的幫助,在他看來也是對他的一種肯定,他就會盡力將事情做好。

而當我們接受了幫助之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做事間隙聊聊天,增進親子感情,另一方面我們還能邊和孩子一起勞動,邊指導他技巧。這樣我們獲得了幫助,干起活來更加輕松,而孩子也能從中受益。

幫孩子合理安排學習與做家事的時間

有的孩子將做家事當成是逃避學習的借口,所以我們需要區分孩子是真的想要給予我們幫助,還是借此不去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幫孩子合理安排一下學習與做家事的時間,比如幫他列一個時間表,讓他盡量做到兩不誤。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