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三十六章

作者 ︰ 魯鵬程

所有這些後果的產生,都是因為孩子沒有能夠正確地面對失敗。♀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有時候是孩子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用一種逃避的態度來面對失敗,最後使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還有的孩子則是完全被失敗所左右,就像美美那樣,因為失敗而大發脾氣。另有一些孩子則是過分地夸大了失敗,導致他對失敗產生了恐懼,而他本身也在經歷失敗之後變得一蹶不振,無法走出失敗的陰影。

這些對待失敗的錯誤態度,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情,從而影響到他的進步。因此,讓孩子知道怎麼樣正確地看待失敗是非常重要的,這可能是他戰勝失敗的前提。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教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呢?

告訴孩子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孩子面對失敗,產生沮喪、急躁的情緒時,我們可以告訴他,用不著這樣大驚小怪,失敗在生活中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事情,誰都會經歷失敗,任何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必為此感到傷心。♀

經常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意識,在孩子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後,他可能也會覺得失敗確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了這樣的心態,就為他戰勝失敗做好了心理準備。

可以試著給孩子講自己失敗的故事

小帥看到許多小伙伴都會騎自行車了,他也嚷著要學。于是媽媽就帶著他來到了一個空地上,教他騎車。

一開始小帥顯得很興奮,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可是當他騎上去幾回,卻不能像其他人那樣顯得輕松自然,反而摔了幾個大跟頭,這時他開始厭煩了,露出了一副十分不高興的表情,也不想再學了。

媽媽知道,小帥是因為剛才的失敗而感到灰心了,便給他講起了自己當初學騎自行車時的故事︰「當初我學騎車的時候也是這樣,摔得那叫一個慘啊!而且那時我們是一群人用一輛車,大家輪著來,看到誰摔倒了就會大笑,後來就在這笑聲中,大家就都學會了。」小帥听得入了神,很快就將剛才的失敗忘掉了,並主動要求繼續學。

在孩子失敗難受時,我們不妨給他講一講當初自己失敗的故事,讓孩子感受到︰原來媽媽也是有過失敗的,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失敗而感到自卑了。而且,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最好是用一種「輕視」失敗的口吻,並講清楚自己是如何戰勝失敗的,用這種態度來感染孩子,使他正確面對失敗,並從失敗中站立起來。

教孩子學會分析原因和總結經驗

當然,面對失敗我們最希望孩子做的就是分析這次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算是真正地戰勝了失敗,也是面對失敗應該有的正確態度。

如果孩子在經歷失敗之後,情緒顯得很激動,哭鼻子,或者很沮喪,不想再去嘗試了,那麼我們可以先讓他靜一靜,然後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我們可以對她說︰「剛才的事情,如果換一種方法去做,結果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哪樣做?注意說話的語氣,以免孩子誤解是媽媽嘲笑他。再用提建議的口吻使孩子發現他為什麼失敗,並指導他改正。

對待剛剛失敗的孩子,我們可以適當地幫助他,把沒做好的事情做成,以重新表述增加他的信心,並在這個過程中告訴他︰失敗了哭鼻子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找到原因。事後還要提醒孩子記住這次失敗的教訓,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37.我有點難以接受這個結果!——讓孩子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

孩子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他會想象出一個理想的情景,並沉浸于其中,而不願承認眼前不能改變的事實;或者他會很任性,大發脾氣,要求我們按照他的意願,去改變眼前的實際情況。

小雨上1年級了。在一次考試中,他沒有能夠得到滿分。雖然媽媽並沒有在這件事上過分地要求他,但是小雨還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成績。特別是他在听到那些得了滿分的同學受到老師表揚之後,他的心理就更不平衡了。

那段時間小雨一直很不高興,也無法安心學習,還總對媽媽說︰「我也想得100分,我也想讓老師表揚我。」媽媽耐心勸導他道︰「這次沒得100分沒關系,咱們下次努力,媽媽相信你。」可是小雨還是放不下這件事,對媽媽說︰「我就想這次得100分,媽媽您跟老師說,讓她把我的成績改成100分吧。」

有些孩子無法接受眼前不如意的現實,他就會因此別扭很長時間,一想到這個事實就會難過,從而影響他的正常生活和學習,也會影響到他做其他的事情。

其實,孩子不能接受一些現實,也是他內心脆弱的一種表現。生活中孩子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有一些事是無法改變的,他如果不能接受這些,那麼逃避就是一種最「輕松」的選擇,這樣可以使他不用去直接面對那些煩心的現實。

然而,這種態度顯然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而且還可能會使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他繼續選擇逃避,現實問題越積越多,最後對孩子的影響就會更大了。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