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三十七章

作者 ︰ 魯鵬程

還有些孩子的確沒有逃避現實,但是他總是用一種對抗的心理來面對一些事實,企圖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它。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當然,試圖改變現實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對事實沒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準確的估計,就頭腦沖動地去想改變現實,這無疑是以卵擊石,最後受到傷害的也還會是孩子自己。

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在工作崗位中,可能還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如果他不能正確面對,總是逃避或者是太過抵觸,都會對他的工作和人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告訴孩子應該如何面對那些讓人失望,但又無法改變的事實。

引導孩子換個角度看待事實

當孩子抓住現實的結果不放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從其他角度來看待這個現實。告訴孩子,事情無法改變,但是看待事情的態度是可以改變的。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回憶一下事情的整個過程,提醒他關注一些細節,讓他清楚地看到形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同時告訴孩子應該總結經驗,下次再做這樣的事情時要加以注意,盡量不要讓不滿意的結果再次出現。

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看到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並慢慢教會他靈活變通地看待問題,而不要在那些不能改變的現實上糾結。

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

有些孩子不能夠接受現實,是因為他總想自己得到的結果是最好的,玩具是最好玩的,分數是最高的,自己是最受歡迎的,等等。或者是他在做一件事情時,追求盡善盡美,有一點瑕疵就會感到不滿意。當現實情況真的不像孩子所想的那樣完美時,他的內心就會出現巨大的落差,因此無法接受事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適當地多讓孩子看一看事情不如意的一面,告訴他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同時,我們也要及時發現孩子那些不合實際的想法,加以教導,防止他最後無法接受不合心願的現實。

事先告訴孩子可能出現的結果

一天,李凱告訴媽媽,他想去參加學校聲樂隊的選拔。媽媽听後很高興,但同時她也嚴肅地對他說︰「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這很好,但是你要清楚,這是選拔,就意味著可能被淘汰,到時你可不能因為這事而耽誤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啊!」

結果,李凱果然在最後的選拔中落選了。但是由于媽媽之前對他講的那些話,他也並沒有太難過,很快就將這件事忘記了。

在孩子要去做一些事情之前,我們可以將事情的利弊,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講清楚,讓他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並鼓勵他如果出現了不合心意的結果,也要坦然去接受。有了這些準備,當不如意的現實真的出現在孩子的面前時,他也不會覺得太突然,再加上我們之前告訴他應該怎麼去面對,他接受起來就會容易一些了。

38.我也想排解壓力啊!——引導孩子正確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這些事情後就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因為孩子對情緒的控制力較差,性格方面還不成熟,所以更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而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會使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比如我們強行禁止他做一些事情,或者是他在和朋友玩的時候吃了虧,等等。這些事情輕的可能會讓他難受一段時間,而情況嚴重的則可能會讓他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具體點,跟前句呼應

一天晚上,已經快10點了,可是嘉奇仍然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媽媽催了他好幾次,他也沒有去睡覺的意思。最後媽媽真的生氣了,就直接將電視的電源關掉了。

嘉奇看到電視看不成了,也發起脾氣來。他一下子就將遙控器扔了出去,然後就開始大聲地喊了起來︰「我要看電視!我要看電視!」聲音還越來越大。媽媽平時對他十分嬌慣,看到他這樣,沒有辦法,又將電視給他打開了。

首先來說,媽媽的做法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她不應該太嬌慣孩子。但是小海這樣,有些不順心的事,就用這樣激烈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脾氣,這對他也是沒有好處的。

有些孩子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時,會表現得非常過激,他可能會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喊,直到嗓子都喊啞,或者是亂摔東西,弄得家里一片狼藉,還有些孩子甚至會做出自殘的舉動來,用拳頭使勁捶牆,或者抓扯自己的頭發,等等。

而有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之後,卻表現得很安靜,這並不是表明他更懂事,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對不開心的事情表示無所謂,其實他是將不愉快或是委屈、焦慮藏在了心底,不表現出來,或者是一個人生悶氣,還有可能他會記仇,甚至會伺機報復他人。

這些對待負面情緒的方法都是有害的。它們不僅無法使孩子的負面情緒宣泄出來,還可能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傷害,也會使他的心理負擔加重,產生心理問題,滋生新的不良情緒。所以,教給孩子正確的宣泄負面情緒的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不要嬌慣、縱容孩子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