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百年-袁思齊說袁思齊 第十章

作者 ︰ 曹鵬

百歲老人越活越精神

重返昆明再訪袁思齊散記

結束掛職離開昆明回到北京後,一直忙于

各種事務,馬不停蹄,匆匆就過去了三個月。♀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對于一般人來說,三個月時間也許只是短暫的

一個季節而已,但是對于百歲老人,三個月卻

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百天,我心里始終掛念著袁

老先生,盼望著再有機會相聚。雖然有電話可

以聯絡,但是我知道老人接听電話時是站在小

桌旁邊的,因此不能太久,所以,也就沒有頻

繁地給老人打電話。相應的文稿撰寫與報刊、

出版宣傳工作,我倒一直都在推進,春節前還

在江陰日報做了一整版的專題,上海的醫谷雜

志也刊出了長篇文章評介袁思齊老人的藝術。

3月15日,終于設法安排出了時間,我又飛

回了昆明,一是安排展覽與畫冊等事宜,二是與

老先生聊天、談藝術。這次我與袁老先生相處了

四個半天,所見所聞,又有不少新收獲。我和前輩書畫家接觸不可謂少,坦率

地講,不是每一位老先生都讓人感覺相處愉快,而和袁思齊老先生在一起卻是

一種享受這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說,其他見過袁老先生的都有同樣的感受。

老人過去除了臥室兼書房可以寫字,稍大些的作品就要到廚房兼餐廳在

餐桌上寫,現在布置了專門的畫室,桶木畫案非常雅致大方,老人心情更加

舒暢了。

留起了胡子學會了普通話

我看到袁老先生的第一眼,就發現他留起來了胡子,是那種山羊胡,很

飄逸,奇怪得很,有了胡子反而讓老人顯得更年輕了。

老人素來講儀表,什麼時候都穿戴整齊,干干淨淨,利利索索,是個好

看的老頭兒,仙風道骨,風度超凡月兌俗。

我見他腳上穿的是皮鞋,便奇怪地問,為什麼不穿布鞋,皮鞋畢竟不

合腳,不舒服,雖然看上去更美觀。他的女婿白老師笑道︰「他知道你

要來,非得穿得更正式些。」

老話說「人過四十不學藝」,我一直不

大同意這種陋見,認為是俗人不肯用功、不肯

努力的托辭。♀與之相反的是「活到老,學到

老」,袁思齊老人就是這樣做的,而他關于

書畫專業的學習與年齡無關的理論,尤其讓

我信服。

2009年底袁老親授我刻銅技法,所以返京

前那一陣,我天天庀的都是銅。試刻的象棋,

效果還不錯,盡管成本高了些。後來我想,象

棋這樣的國粹,銅質的精品,用齊樂府和閑閑

堂監制的形式,批量生產可能會有市場,于是

這次便對老人提起這一意向。老人滿口答應,

說若刻出來,光他家就想要五套。老人認真地

設計了幾種方案,拿給我看。

回到北京後,我又收集了一批棋書我

做事情的特點就是資料先行,兵馬未動,糧草

先行,短短幾個月,為設計銅象棋,光棋譜棋書就買了一大堆。還擬寫了兩

副對聯,一是︰「對弈利人智開局悟天機」;二是「世事常爭勝和負閑情

偶寄紅與黑」,都是詠象棋的,自己不滿意,但也想不出更好的了,便抄給

袁老,希望他能書成楹帖。以後若是開發出象棋商品,這兩副對聯就可以用

在包裝上。

他跟我說話過去都是用夾有雲南方言的

四川話,這次卻改口說起普通話來,還挺中

規中矩的,原來,因為要接受電視台采訪,

老人考慮到用方言不規範,便跟孫女學起了

普通話正巧孫女在教小兒子,買了一套

普通話教材,同時教爺爺與兒子!

他解釋自己一直說四川話的理由︰「四

川話這麼好听,表達生動,不說可惜了!」

活到了一百歲,居然能改口音,足以見

袁思齊老人的精神狀態與心勁。什麼叫精、

氣、神?這就叫精、氣、神!

「爺爺沒完全糊涂」

年紀大了,容易忘事,往往是越是久遠的事情記得越清楚,越是近的事

情反而轉眼就忘這是一般規律,而袁思齊是例外。♀過了三個月再見面,

我驚奇地發現,他幾乎樣樣事都記得一清二楚,我們見過的人、新結識的

人、談到過的人與事,他都能月兌口而出。甚至是沒見過但是提到過的人,他

都準確無誤地講出姓名,如我說起江陰日報的總編輯,他馬上接道︰「張

再興。」

在他家里滿坑滿谷的書本與紙卷里,哪個是誰買的或誰送的,哪個是給

誰的,他都一一能分辨出來。

這種神奇的記憶力,真的不

可思議。他喜歡跟我講笑話,告訴

我他在香港的孫女來昆明看望他,

聰明過人的孫女說話很直,評價他

「爺爺沒完全糊涂!」

說完這話老人眯起眼笑,顯然

不以孫女的話為忤。我說豈止是沒

完全糊涂,袁老整個是完全不糊涂

嘛!我相信袁思齊老人在他的四世

同堂的大家庭里至今都是頭腦最清

醒、思路最明晰、心眼最多的人,

包括他引以為驕傲而且似乎也自信

滿滿的香港孫女在內,哪個也沒這

位百歲老神仙腦子好使!

說起近來慕名來訪的人們,無

論是領導還是書畫家,袁老先生心里都有數,對他們是書畫內行還是外行,

心里明鏡一樣!對我近來所評介過的書畫家,他老先生也很關注,並且能指

出其缺點與不足。他說︰「你待他多好,給他指出了一條明路,可是他不明

白!」我過後又專門找出這篇近作,仔細地重讀了一遍,不禁感嘆,原文中

我的表達是相當委婉而含蓄的,是典型的春秋筆法,用心可謂良苦,只是一

兩個字的褒貶,即便是內行專家也未必能咂模出我真實的意思來,而袁思齊

老先生居然從字里行間明察秋察,並且對我道破了!

我不懂,此文我並沒給袁老看,他又是怎麼看到的呢?他說是從網上查

到的,「你良心好,你怎麼對別人,就會怎麼對我!」

這老爺爺可真不是平常人

重然諾守信用

在我到昆明的第二天早上,黃忠良先生打來電話,說他正在到我住處的

路上,要來看我,我說上午要去袁老

家,干脆一起去吧。于是,他來接上

我,到了地台寺雲南師範大學宿舍。

袁老一見黃總,打完招呼就急著

返回臥室,找出了半年前他答應給黃

忠良、何明夫婦刻的一對印章。

那是我帶黃忠良夫婦到袁老家

時,老先生高興,提出來要為他們刻

印,事後黃兄專門去買了印章一

對普通的石章,看上去價格不會高于

幾百元,托我拿給老先生,他說不要

催老人,刻不刻無所謂了。

我知道老人刻石已經很費力,所

以沒想到他真的刻了。他還說「明」

字他查了文征明的「明」與祝允明的

「明」,結合了二者的優點,很是

得意。他說雖然子女都不讓他刻東西

了,可是還是想刻。他對黃總說下回

再買印石的話,買好一點的,他還可

以刻。

袁老對每件允諾別人的事情,都

一絲不苟地兌現。我在掛職結束時,

臨行前求老先生刻的銅匾、書寫的字

幅,雜七雜八不少,連我都記不清究竟有哪些,可是他記得,他有一個手邊

的備忘錄,一一寫著明細,所以,分別三個月重逢,剛坐下他就讓兒子把給

我準備的東西一一拿出來,交代給我。這就是古道熱腸。

在書畫界,能做到這樣待人的,實在不多。重然諾,守信用,就是不虧

欠別人、不欺蒙別人,就是待人真誠熱情。在袁思齊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古

人之風。

詼諧風趣愛說笑話

袁思齊老先生是個講笑話的能手,這可能是因為四川人的性格與文化趣

味使然,就我所見,雲南本地人似乎更厚重些,不那麼天天嘻嘻哈哈。我

喜歡听他開玩笑,有時也會給他講笑話,而他總是能听出其中的妙處,哈

哈大笑。

英國人說,幽默是智慧的象征。一般而言,會講笑話的人都是開朗、快

活、健康的。趙本山、小沈陽之流的插科打諢,只是搞笑,並不是真正的幽

默風趣。

我認識的人士中,說話逗樂的有那麼

幾位,如河北農業大學的周吉柱教授、廣西

藝術學院的黃格勝院長,但是,他們主要是

靠轉述流傳的段子成品取勝,只不過運用自

如,俯拾皆是,讓人應接不暇。

袁思齊則是靠自身經歷進行原創,因為

他深居簡出,甚至足不出戶,不知道現在通

過互聯網與手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笑話。

當然,他也不是成心要說笑話,更不是出于

什麼目的收集笑料,他只是在生活中看到了

好玩的事情,就抓住了。

他跟我講,「破四舊」時,他看查抄沒

收的東西里有不少好寶貝,于是悄悄挑了三

件,包括爨龍顏的阮元跋本,藏在了辦公室

的不同位置,上了趟廁所回來,東西就都不

見了!他本來是「偷」,所以丟了也無法可想,聲張不得,哈哈,白高興了

一回。

還有一件事,當年提倡帶工人徒弟,有人介紹了個手扶拖拉機廠做零

件的能工巧匠跟他學書法,他正在政治上要求進步,就收下了,布置徒弟

臨《說文部首》,結果三個月沒下文,後來一問才知,那工人只上過三年

小學!

「他只念過三年小學,

我讓他臨《說文部首》!」

老人說起來還是樂不可支。

這差距有點大,他只好辭

退了這個工人徒弟,說︰

「你文化程度太低,我說

的東西你听不懂,你再找

別個去學吧!」

師徒關系不存在了,

可是那人此後卻還常上門

看望老師。前一段時間听說

袁思齊書法好,他來求幅

「佛」字,誠懇地說,老師

年紀大了,不用寫大字,寫

成小字,他回去自己放大就

行他懂技術,手巧,要

多大的字他都有辦法放!講

到這里老人笑彎了腰。

他與子女在家里,平

常也常逗著玩。他的女兒幫

著他整理東西,手腳亂了一

些,他怪罪道︰「你老了,老糊涂了!」

他女兒笑著回了一句︰「老嗎是老了,沒有辦法只是你更老些!」

用昆明話來說,袁思齊老先生「老嗎老,精神好!」

2010年4月1日陽光明媚未能踏青去,以一日之力草就于北京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我這一百年-袁思齊說袁思齊最新章節 | 我這一百年-袁思齊說袁思齊全文閱讀 | 我這一百年-袁思齊說袁思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