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效,千萬別瞎忙 第四章

作者 ︰ 陶文鈞

不懂方法,白做很多「無用功」

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都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方法正確了,事情就容易辦理;方法不正確,事情就會一塌糊涂。

我國古代有許多涉及做事方法之類的故事和成語典故,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刻舟求劍、拔苗助長、緣木求魚,等等,前兩者是稱頌故事主人公的聰明睿智,後三者則是嘲弄某些人的蒙昧無知。

在工作中,有不少人由于沒有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或者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或者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或者在一個難題面前停滯不前,不懂變通,結果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一工作的實質就是用方法解決問題

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員工做性質相同的工作,一個加班加點、身心疲憊仍然做得不好;而另一個則輕輕松松地完成任務並得到上司的賞識。

在這里,方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其實,我們的工作的實質,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選擇好的方法至關重要。

要知道,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我們只有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才能以最少的時間、最少的資源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得到結果。

我在一些企業員工的培訓課上,經常講這麼一個案例︰

大學生小李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找了一份業務員的工作,公司產品的銷路也還不錯,但就是討賬難。

有一家客戶買了公司10萬元的產品,半年了還沒有付款,催了無數次,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推到下一周,下一個月。

眼看臨近年關,公司派業務員去討賬。

小李和同事老張被安排對付那家難纏的客戶。老張雖然是一個老業務員,但是踫上賴賬的辦法也不多。他們倆軟磨硬泡,想盡了辦法。客戶終于同意給錢,叫他們過兩天來拿。

兩天後他們趕到時,對方給了一張10萬元的現金支票。終于能完成任務了,年底也有獎金拿了,他們很高興。但當他們拿著支票就到銀行去取錢時,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們不能取款,賬上沒有十萬,只有99800元。

不知道這是客戶的疏忽,還是存心不讓取款。但總之賬上的錢數目不夠,這不是存折,沒有足夠的存款,支票是無法兌現的。

怎麼辦?明天就要春節放假了,錢取不出來,就要拖到第二年了。

看到一張不能兌現的支票,老張一籌莫展說︰「唉,又白忙活,回去吧。」

但是小李說︰「別著急,我們再想想辦法。」

「還能有什麼辦法?這是支票,不是存折,賬上錢不夠就不能兌現。」

老張說︰「算了。我們回去吧!」

小李突然說︰「我有辦法了!」他從錢包里拿出了200元錢,走進銀行,存進了客戶公司的賬戶,這樣賬戶里就有了10萬元。

他和小張立即將兌現了支票。他們兩個帶著這10萬元回到公司時,跟經理聊起這個存錢後取錢的事情,經理對小李大加贊賞。

小李很快得到了晉升的機會。

可以說,小李在公司能得到晉升和發展,和他善于找方法解決問題是有關的。

就像是世界上出現鎖以後就必然有與之相應的鑰匙一樣,問題與方法也是共存的。

每一個任務,每一件工作,都有其更合適、更高效的方法,而如何找到這個工作方法,無論你是一個職場新人,還是一個富有經驗的職場高手,都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好的方法往往能讓你更加的高效,在同事之中就容易月兌穎而出,為你爭取到更大的發展機會。

一個絕妙的方法有時候就是機會大門的敲門磚,也可以成為你一生之中的轉折點。

二接到任務,先找方法

接到一個任務,也就是明確了工作目標。

那麼,你接下來首先要做的,不是馬上就投入工作,而是一定要花一定的時間做一個思考,針對這個任務去找一個好方法,看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實現目標。

從20世紀80年代起,比爾蓋茨每年都要進行兩次為期一周的「閉關修煉」。

在這一周的時間里,他會把自己關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處臨水別墅中,閉門謝客,拒絕和包括自己家人在內的任何人見面。

通過「閉關」使自己處于完全的封閉狀態,完全月兌離日常事務的煩擾,專注地思考一些對公司、技術非常重要的問題。

蓋茨的「閉關」不只是一種休息方式,而是一種綜合的思考,考慮實現目標最有效的方法和方式。

這種「休息」更是一種專注,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模式,是一項讓整個微軟公司和他自己能找準路線的重要工作。

洛克菲勒曾經一再地告誡他的員工︰「請你們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飯一樣。」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放棄,肯動腦,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有的,而這些方法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益。

即使不考慮那麼長遠,面對具體問題,我們依然要善于找方法。

問題不會自動消失,它需要一定的解決方法。

方法找對了,你才能成功解決它。否則,問題依然還是問題,你怎麼都無法越過這座高山。

千萬不要坐以待斃,一定要嘗試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和危機。

要獲得一種好方法,首先你得對問題分析透徹,然後才能對癥下藥。

你必須能夠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來,而不能去誤打誤撞,那樣成功的機會很小。很多問題是紛繁復雜、環環相連的,你要能追本溯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才能想辦法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如果你對問題到底是什麼都還不清楚,你又怎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方法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能想得出來又有實際的良好效果,都可以稱之為方法。

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一個問題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很多時候不是沒有方法,而是沒有一種最好的方法。

你必須避免最常見最笨拙的方法,要善于開拓創新,不能總是用老一套來解決問題。要有一定的冒險意識,有一定的擔當精神。如果人人都習慣了用最老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那麼人類社會就不會有今天了。

三在工作中尋找方法的規律

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條件下的方法也會有所差別,但是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善于總結,在工作中尋找工作方法有規律的。

下面是幾點需要注意的,能做到下面幾點,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對方法,從盲目忙碌中解月兌出來,高效工作,忙出成效。

1要找到一種好方法,思維的轉換非常重要

要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尋找落實的正確方法。

我們不能僅僅從一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那樣只會把問題看死,思路也會走進死胡同。有時候我們需要運用逆向思維,也可以把問題轉換一個方式來思考。

2尋找好方法,要養成整體思考的習慣

尋找好方法,眼界一定要很開闊,要能從方方面面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只能這樣看這樣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不要覺得自己只有一兩條路可走,你一定還有能力去發掘第三條,而成功往往就蘊含在這第三條路中。

3要找到好方法,你還必須善于學習

你應當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系統知識、邏輯知識、統籌方法等等。

不要看輕這些知識積累,它們往往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好方法的靈感來自乎日的知識積累,它從來不會憑空產生。

你可以從類似事件的成功處理中汲取經驗,你也可以把你知道的所有好方法加以嘗試。你必須要精細地分析比較,大膽地嘗試探索,選定一種最經濟的方法。

4一旦有新的想法,就大膽的去嘗試

如果你有什麼新穎的想法,你一定要勇于去試驗它,不管它看起來多麼不切實際。

不把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去,你永遠都不知道這個方法是有效還是無效。

你要相信自己,既然你能想得出來,就一定有你自己的道理。

也許你再把它改善提高一下,它就是一個絕好的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是不是有了好的方法就可以高枕無憂,一順百順呢?

不是這樣的。

正確的工作方法加上堅定的執行,還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使我們在工作中披荊斬棘,無往而不勝。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有信心,好的工作方法一定能找到。

也許我們會遇到一些難題,一時很難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要堅信,成功的方法是一定存在的。

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可以將問題暫時放下,但是決不能夠放棄,因為在未來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只有找到了這個方法,並有效的去執行,才能實現真正高效工作。

三一定要懂得靈活變通和彈性處理

現實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任務。

處置不同的情況,需要我們因時因地制宜,作出不同的決策。

做事時,需要一種求實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按規律辦事,自覺用理智戰勝沖動,用巧干代替蠻干。

要知道,這才是職場成功的捷徑,不能深刻理解這一點,將事倍功半。

所謂靈活變通與彈性處理,跟滑頭性格與做事沒有原則是扯不上邊的。因時制宜,在某種特殊特定環境之內,配合需求,設計出為實現目標最好的可行方案,這就是彈性原則。

分明已經改了道,此路不通,偏偏要照舊時那個法子把車開過去,這不是堅持原則,而是盲目的偏執。

靈活變通是一種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是敏銳機智、靈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滿活力、隨機應變的智慧。

1.懂得變通,才能成功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以其作品和演講而聞名,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可謂名揚四海。但你也許不知道,馬克吐溫在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時卻栽了跟頭,吃盡苦頭。

馬克吐溫看見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心里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于是他投資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

然而,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馬克吐溫很快陷入了困境,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歷以出版公司破產倒閉而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後來,馬克吐溫有嘗試了投資開發打字機,最後又賠掉了5萬美元,又一次一無所獲。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于認識到自己確實毫無商業才能,于是斷了經商的念頭,重新專注于寫作和演說。

這次,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

最終,馬克吐溫靠工作與演講不僅僅從經濟困境中走了出來,還以一本本暢銷的著作受到廣大讀者的推崇。

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成功,也是因為他的善于變通。

楊振寧于1943年赴美留學,受「物理學的本質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科學實驗,就沒有科學理論」觀念的影響,他立志要寫出一篇實驗物理論文。

于是,由費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國氫彈之父」之譽的泰勒博士做實驗研究,並成為艾里遜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

在實驗室工作的近兩年中,楊振寧成為他所在的實驗室流行的一則笑話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楊振寧!」

這時楊振寧不得不正視自己︰動手能力比別人差!

在泰勒博士的關懷下,經過反復的思考,楊振寧放棄了寫實驗論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調整到理論物理研究上,從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論大師之路。

假如他一條道走到黑,不知變通,恐怕「楊振寧」至今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人物,老死也不為人所知。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人們往往受自己主觀意識的影響,或傳統觀念的約定俗成,很容易在事業的路上鑽進「死胡同」中。

如果不知變通,一味堅持下去,將使自己最終在「牛角尖」中,不能月兌身,貽誤終生。

在職場上,一個善于變通的員工能夠主動將變通思維融入工作,以變制變,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並讓變通成為習慣。

善于用變通的思路和方法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去更高效的完成任務,是一個人決勝職場的根本,更是一個企業保持旺盛競爭力的保障。

日本松下公司十分重視員工的變通能力,他們要求員工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並能將個人智慧變通地運用于工作中。

這一點,可以從松下公司對員工的選拔和考核中可見一斑。

有一次,日本松下公司準備從新招的3名員工中選出一位做市場策劃,于是,就對他們進行例行上崗前的「魔鬼」考核。

公司將他們從東京送往廣島,讓他們在那里生活一天,按最低標準給他們每人一天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0元)的生活費用,最後看他們誰剩回的餞多。

剩錢是不可能的,這點誰都明白,想要「剩」回的錢多,就必須利用自己的智慧,讓2000日元的生活費在短短的一天里生出更多的錢來。

做生意是不可能的,一罐鳥龍茶的價格是300日元,一听可樂的價格是200日元,住一夜最便宜的旅館就需要2000日元……也就是說,他們手里的錢僅僅夠在旅館里住一夜,要不然就別睡覺,要不然就別吃飯,除非他們能在天黑之前讓這些錢生出更多的利潤。

而且他們必須單獨生存,不能聯手合作,更不能給人打工。

第一個員工非常聰明,他用500日元買了一個黑墨鏡,用剩下的錢買了一把二手吉他,來到廣島最繁華的地段新干線售票大廳外的廣場上,演起了「瞎子賣藝」。

半天下來,他的大琴盒里已經裝滿了鈔票。

第二個員工也非常聰明,他用500日元做了一個大箱子,上面寫著︰「將核武器趕出地球?一紀念廣島災難40周年暨為加快廣島建設大募捐」。他也把募捐箱放在最繁華的廣場上,然後用剩下的錢雇了兩個中學生做現場宣傳講演。

還不到中午,他的大募捐箱就滿了。

第三個員工真是個沒頭腦的家伙,或許他太累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小餐館,要了一杯清酒、一份生魚一碗米飯,好好地吃了一頓,一下子就消費了1500日元。然後鑽進一輛被當作垃圾拋掉的舊豐田汽車里,美美地睡了一覺……

廣島人真不錯,前兩位先生的「生意」異常紅火,一天下來,他們都竊喜自己的聰明和不菲收入。

誰知,傍晚時分,噩運降臨到他們頭上,一位佩戴胸卡和袖標,腰挎手搶的城市稽查人員出現在廣場上,只見第一個員工被扔掉了「瞎子」的墨鏡,摔碎了「瞎子」的吉他;第二個員工被撕破了「募捐人」的箱子,趕走了被雇的學生。

稽查人員沒收了他們的財產,收繳了他們的身份證,還揚言要以欺詐罪起訴他們,然後揚長而去。

這下完了,別說賺錢了,連老本都虧進去了。

他們都氣憤地罵那個稽查人員︰「太黑了,簡直是個魔鬼!」

當他們想方設法借了點路費,狼狽不堪地在比規定時間晚一天的時間返回松下公司時天哪,那個「稽查人員」正在公司恭候。

「稽查人員」掏出兩個身份證遞給他們,深鞠一躬︰不好意思,請多關照!

是的,他就是那個在飯館里吃飯、在汽車里睡覺的第三個員工,他的投資是用150日元做了一個袖標、一枚胸卡,花350日元從一個撿垃圾的老人那兒買了一把舊玩具手槍和一臉化裝用的絡腮胡子。

當然,還有就是花l500日元吃了頓飯。

這時,松下公司國際市場營銷部總課長宮地孝滿走出來,一本正經地對站在那里怔怔發呆的「瞎子」和「募捐人」說︰「企業要生存發展,要獲得豐厚的利潤,不僅僅要會吃市場,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吃掉吃市場的人。」

故事里第三位員工懂得怎樣吃掉吃市場的人,無疑是三者中最講方法和策略的。

他的成功勝出讓我們看到「變通」所能產生的作用和能量。企業永遠呼喚主動尋找變通的方法挑戰困難的員工,這樣的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

能靈活變通的員工是一種創新型的人才,他們對變化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夠很快適應變化而不是與之無謂對抗。也就是說,面對環境的變化或者是工作計劃的改變,誰能較快地去接受並適應,誰就能更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同樣,在任何一個團隊中,都非常渴望得到一個面對各種情況都能靈活變通、快速適應的員工,而不是只知道埋頭苦干的家伙。

2.做出隨時改變的準備

要做到靈活變通,必須做好隨時改變的準備。

尤其是在一個動蕩不安的經濟環境和新興行業中,經常變化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對這種現象的出現要做好準備,接受並承認在工作中,變革必將出現這一現實。

若此,你就能在自己負責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學會適應變化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高效工作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

因此,對那些新的、看上去有些困難或你不是很認可的計劃方案不要心存抵觸,而要對它們的發展有一個正確的心理預期,並迅速地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讓自己保持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保持工作的高效。

3.培養變通的能力,需要做什麼

要想培養靈活變通能力,以下幾種思維方式和能力的養成有助于我們找到工作的訣竅,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企業和團隊不可缺少的人。

a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要求我們以職業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工作,這樣才能專注于我們的工作,把工作當成樂趣而不是負擔。

樂于工作,我們往往會因此而在不斷的積極思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b善于收集資料

收集與工作相關的各類信息資料,包括競爭對手的信息,這些都有利于我們在工作中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

因為任何成熟的業務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經驗和教訓的積累,需要用時,能夠信手取來,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c多做逆向思考

工作中遇到問題,一時找不到解決方法時,不妨多做逆向思考。

很多優秀員工都擅長用逆向思維拓寬眼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快找出問題的關鍵。他們敢于想別人不敢想,經常能夠化繁為簡,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d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

在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案時,我們通常站在自己職責範圍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但真正懂得巧干的人卻總會自覺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場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

無論作為老板還是員工,解決問題的出發點首先應是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重復出現,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那樣就事論事。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解決方案,才能真正徹底地解決問題,也更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

e善于總結

不難發現,巧干者對問題的分析、歸納、總結能力比常人強。

他們總能找出規律性,並善于運用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熟能生巧,豐富的經驗積累能增強他們的辦事能力。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培養出這些良好的思維習慣,靈活變通,遇到問題時多思考為什麼,多思考怎樣才能夠找到它的關鍵所在。

一旦找到了這個關鍵,看起來很難辦的事情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最新章節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全文閱讀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