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效,千萬別瞎忙 第七章

作者 ︰ 陶文鈞

一只做有意義的事

做事就像培植花木一樣。♀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

所以,與其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重要事業,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頭苦干。

如果你能做到,肯定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才干,而是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適當的工作,大好時光被浪費在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上,而他們自己竟從未覺察到這一問題。

如果把他們心中的那些雜念的旁枝一一剪掉,使生命力里的所有養料都集中到一個方面,那麼他們將來一定會驚訝自己的事業樹上竟然能夠結出那麼美麗、豐碩的果實。

當然了,當你知道自己需要做有意義的工作時,就要盡量減少無意義的工作,盡量挪出整塊的大段時間,用所有的精力把真正該做的事做好。

那麼,什麼是無意義的工作?

就是那些昨天遺留下來的,不能再產生成果的工作。

在組織中,不管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往往都會遇到這類工作,甚至很多時間都用來和這些瑣碎的事情打交道。

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有意識地降低時間和精力的損耗。

這需要你正確地看待「過去的成功和失敗」,別再為那些「超過成功有效期」的活動浪費有限的資源,也不要彌補那些本該產生成果而並非如此的失敗的工作。

記住,只做有意義的事情,少做甚至不做無意義的事情。

二猴子在誰的背上

多年來,很多效率管理專家不斷宣揚要有效管理時間,以便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是,有些人在細心研究之後發現了這種觀點中不合理的因素,即原本不需要努力去解決的事情,人們卻在浪費時間去處理。

當人們花費心思處理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時,往往會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你要做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哪些是別人的事情,不要在不值得做的事情上花費時間。

在很多公司里,為什麼有些經理們總是說太忙了,而他們的下屬卻總是沒有工作?

這里我們應該探討一下「管理時間」的內涵,因為它涉及到經理和他們的上司,其他經理以及下屬之間的關系。

具體而言,我們將討論三種管理時間︰

受老板制約的時間用于完成那些老板要求的工作,而且經理若不完成,將迅速受到直接的處罰。

受公司制約的時間用于處理來自其它經理的求助。忽略這些要求,也將受到處罰,盡管不那麼直接或迅速。

受自己制約的時間用于處理經理自己想出或同意做的工作。♀其中一部分時間會被下屬佔用,稱為受下屬制約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屬于經理自己,被稱為「自由支配時間」。

「自己的時間」不會受到任何處罰,因為無論老板還是公司都不知道經理沒有完成自己原本打算完成的工作,也就無法對他進行約束。

要應付來自各方面的要求,經理需要控制好工作時間和內容。

既然老板和制度規定的工作存在受罰風險,所以經理不能忽視。

這樣自己的時間便成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了。

經理應該通過盡量減少「自己的時間」中受下屬制約的時間部分,來提高自由支配時間部分,然後利用這些時間部分來更好地處理老板和公司給他規定的工作。

大部分經理幾乎從未意識到︰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下屬問題上。

所以,我們將使用「背上的猴子」這個比喻來解釋「受下屬制約的時間」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經理應怎樣做。

讓我們想象一下︰

一個經理正走在大廳時,這時他看見一個下屬jones迎面而來。

兩人踫面時,jones打招呼道,「早上好。順便說一下,我們出了個問題。你看……」

當jones繼續往下說時,經理發現這個問題與所有下屬提出的問題具有兩個相同之處,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兩個相同之處是︰(1)經理知道自己應該參與解決問題(2)經理知道目前還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于是,經理說,「很高興你能提出這個問題。我現在很忙。讓我考慮一下,再通知你。」然後他就和jones各自走開了。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剛才發生的一幕。

他們兩個人踫面之前「猴子」在誰的背上?下屬的背上。

兩人走開之後,又在誰的背上?經理的。

一旦猴子成功地從下屬的背上跳到上司的背上,「受下屬制約的時間」便一直持續到猴子回到真正的主人那兒。

在接收這只猴子的同時,他也就自動地站到了他下屬的下屬位置上。

也就是說,他變成了jones的下屬;經理從下屬那兒接過了責任,並承諾匯報工作進展狀況。這可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三不值得做,就不值得做好

在管理中,經常提到「不值得定律」,其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在這種工作心態下,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影響到我們平時工作的效率,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我們的職業發展,我經常在培訓上與學員交流下面一個現實的案例︰

小張是一位計算機專業的碩士生,技術非常好,畢業後也成功進入了一家大型軟件公司擔任研發工作。

工作沒多久,他就憑借深厚的專業基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為公司開發出了一套大型財務管理軟件,得到了單位同事的稱贊和領導的肯定,去年還被提升為開發部經理。

這時,他又顯出了優秀的團隊組織能力,開發部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很得下屬信任和尊敬。

公司老總認為他是個人才,就把他提升到總經辦,負責全公司的管理工作。

但接到任命通知後,小張並不高興,因為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特長是技術,最喜歡的工作是研發而不是管理,在研發部雖然涉及到管理,但主要的工作還是研發。

如果去做純粹的管理工作,他覺得不但會使自己的特長無法發揮,還可能荒廢掉自己的專業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自己並不喜歡做管理。

可是,礙于領導的權威和面子,小張還是接受了這份對于他來說不值得做的事情。

果然,接下來的一個月他雖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結果卻並不是很出色,上司也開始對他施加壓力。

過了一段時間,小張不但感到工作壓抑,毫無樂趣,還漸漸產生了對工作和這個職位的排斥。終于有一天,小張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公司繼續從事研發工作。他工作的態度和興趣,工作的狀態才漸漸的調整過來。

現在職場中人,每天3/4的精力都要花在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上。

如果一天花這麼多時間在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上,那麼工作恐怕就要變成一件再痛苦不過的差事了,就像上面的小張一樣,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前途。

所以,奉勸那些把星期五當作最棒的一天的人們,不要再無謂地耗費自己的生命了。

我常常說︰「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于衷的人,但他們對較重要的事物卻總是很敏感。那些太專注于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

在生活中,總是為一些美中不足自尋煩惱的人很多。

很顯然,這種人是在平白無故消耗著自己的精力,他忘了什麼是不值得做的事,也忘了不值得做的事一定不能做的道理。

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不是相反

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就是一種簡化問題的思維。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他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而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通用電氣總裁杰克韋爾奇也曾經指出︰「管理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混亂的事情規範化。」

克萊斯勒的總裁艾柯卡有一天在底特律郊區開車時,旁邊駛過一輛野馬牌敞篷車。

這正是克萊斯勒缺乏的,艾柯卡心想。

他回到辦公室之後,馬上打電話給工程部的主管詢問敞篷車的生產周期。「一般來說,成產周期需要5年。」主管回答,「不過如果抓緊一點,3年內就會有第一輛敞篷車了。」

「你不懂我的意思,」艾柯卡說,「我今天就要!叫人帶一輛新車到工廠去,把車頂拿掉,換一個敞篷蓋上去。」

結果,艾柯卡在當天下班前就看到了那輛改裝的車子。

一直到周末,他都開著那輛「敞篷車」上街,而且發現看到的人都很喜歡。

從上面的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很多事物的本源是很簡單的,但人們往往把它們復雜化,而將問題復雜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握問題的實質。

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妨改變一下思路,將問題簡單化,從而把握問題的本質。

一簡單就是高效

同一件事情,讓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則借助各種工具,用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找到答案。

為什麼呢?

關鍵就是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歡簡單化,後者則拘泥于形式。

有個大家熟悉的故事︰

有一次,愛迪生讓助手測量一個梨形燈泡的容積。

助手接過後,立即開始工作,他一會兒拿標尺測量,一會兒計算,又運用一些復雜的數學公式,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計算出來。

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學里學過的幾何知識,準備再一次計算燈泡的容積時,愛迪生進來了。

他拿起燈泡,朝里面倒滿水,遞給助手說︰「你去把燈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會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答案。」

助手這才恍然大悟︰簡單就是高效!

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能給職場人士一些重要思考,讓我們更加清楚︰簡化問題,避免冗繁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曾任隻果電腦公司總裁的約翰斯卡利說過︰「未來屬于簡單思考的人。」

那麼,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采取簡單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去解決問題,是每一位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簡化問題,提高效率

簡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美國威斯門豪斯電器公司董事長唐納德c伯納姆在《時間管理》一書中提出自己提高效率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做每一件事情時,應該問自己三個「能不能」。

「能不能取消它?」

「能不能把它與別的事情合並起來做?」

「能不能用更簡便的方法來取代它?」

這三個原則給了我們三個提高效率,簡化問題的建議︰

把一些不值得做的事情在原來的計劃表中劃掉,節省時間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可以,將幾件相關的事情合並,提高效率。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寫得越多就越能顯出才華,做得越多就越有收獲,而全然不顧現實,一味盲目地追求多,卻不知道,「多」不一定就是好。

很多時候,「多」是累贅,「多」是畫蛇添足,「多」只會使你更忙,更沒章法。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學會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將能合並的事情合並,減少目標,縮短計劃,這樣在更好地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三探究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

在著手從事一件工作時,要先動腦,想想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動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卻解決不了問題。

一些人的思維方法,凡事總往復雜的地方想,認為解決問題的方式越復雜就越好,以致鑽進「牛角尖」里出不來。

事實上,學會把問題簡單化,才是一種大智慧。

某大學的一個研究室里,研究人員需要弄清一台機器的內部結構。

這台機器里有一個由100根彎管組成的密封部分。

要弄清內部結構,就必須弄清每一根彎管的入口與出口。

大家想盡了辦法,甚至動用某些儀器探測機器的結構,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一位在學校工作的老花匠,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很快就將問題解決了。

老花匠所用的工具,只是兩支粉筆和幾支香煙。

他的具體做法是︰點燃香煙,吸上一口,然後對著一根管子往里噴。噴的時候,在這根管子的入口處寫上「1」。這時,讓另一個人站在管子的另一頭,見煙從哪一根管子冒出來,便立即也寫上「1」。

照此方法,不到兩個小時便把100根彎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善于利用時間的人能把復雜的事情簡明化,辦事效率聚會有很大提高,不至于迷惑于復雜紛繁的現象,處于被動忙亂的局面。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為了提高效率,就必須下決心放棄不必要或者不太重要的部分,並且把重要的事情也變得有序化。

要出色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們就應當學會把握問題的本質,化繁為簡。

馬上行動,追求簡單,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反之,任何事都會對你產生威脅,讓你感到棘手、頭痛,精力與熱情也跟著下降。就像必須用雙手推動一堵牢固的牆似的,費好大的勁兒才能完成某件事情。

化繁為簡,可以讓你的工作變得更加順利和高效,同時你的信心也會跟著大增。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最新章節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全文閱讀 | 要成效,千萬別瞎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