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68章 近侍報機密 魏逆陷兩難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68章近侍報機密魏閹陷兩難

(099)

實際上,頭晚在魏忠賢的豪華私宅,徐應元便已下定決心孤注一擲了。即便真要扮演一次皇上身邊「臥底」的間諜角色,他也要決心豁上拼一把。原因並非全為對方開出的優越條件所誘惑;亦非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打動;像他這個年齡,又有多年宮廷生活經歷的閹人,是還有足夠的老練持重,遇事會三思而行;怎能被三、兩句好話打動,輕易便做出個人生重大決擇呢?原因全為當時腦子一熱,感情一沖動,在一奸詐特務頭頭面前,咋會說出那番牢騷怪話呢?結果卻被對方抓住了把柄,不得不被「逼上梁山」,跟著這奸賊扯旗造反。因他了解崇禎帝的個性,他眼里摻不進沙子,絕不允許身邊人懷有二心。所以牢騷話既已出口,就再無回旋余地。既然進退都有危險,那就干脆賭一把吧,也許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呢?

主意打定,如約于次日晚間,他便向魏忠賢回了話。且于第三晚便發生了新情況。按照往常習慣,這日下朝之後,他同小元子,共同服侍崇禎帝簡單梳洗,又服侍著對方用過晚膳,稍事休息,他便取過「綠頭牌」來,低聲試探問道︰「皇上,今晚是去坤寧宮看皇後?還是赴毓慶宮瞧玉貴妃?要麼讓老奴通知哪宮嬪位,前來乾清宮侍寢?」

「不。朕今日有點發困疲勞,不想讓任何人打擾。」崇禎帝慵懶地道。「何況還有些急辦奏疏需加班處理。你去睡吧,這里有小元子服侍就行了。」

听皇上這聲吩咐,徐應元心中暗喜,他巴不得是這結果。「如履薄冰」「步步驚心」的一天,又終于打發過去了;但今日似乎沒什麼特殊事,無需向特務頭目魏忠賢去匯報?那就回東暖閣休息吧。

但回去後躺上床卻總也難得入眠,不禁翻來覆去地想︰這兩日的過分平靜是否有點反常?總予感到將會有點什麼大事發生?崇禎的行動亦有文章︰既說體困不願召幸,卻為啥還要加空批閱奏章?什麼奏章需得連夜加班批復?同他魏忠賢有無關系?既已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就不得不時刻加以關注——

也就是他第二次起床去外邊小解時,突發現乾清宮門洞開,小元子垂手站立門旁;迎著從宮內射出的燈光,突見有一人踉蹌著從里面走了出來。燈光下他看的很清,出來的不是別人,卻正是閹人魏忠賢!見是此人他心口一緊︰這麼晚他來此干什麼?是奉召還是主動前來?難道他怕俺告發他,卻來個惡人先告狀?他若是告發俺皇上是否相信?俺得趕緊去見皇上探探口風,若真是這奸人告俺的話,俺就給他多抹點爛藥,以掩蓋俺曾說牢騷怪話的失誤。

可當他正欲進宮之時,卻突見崇禎帝出了宮門。為怕迎面踫上不便解釋,他急忙躲在一旁。隨即便見崇禎帝,被小元子攙扶著去至御花園。滿懷好奇心,徐應元亦遠遠隨後相跟。發現兩人在菩提樹前停下,徐應元亦躲附近樹蔭下,瞭望著這邊。不大一會兒,卻又見一人走近他們身旁。一听話音便覺出是皇貴妃娘娘。

玉妃關心地先將一件披風披對方身上。隨後他們君妃夫婦間的一段對話,卻不禁讓躲一旁窺視竊听的徐應元大吃一驚;亦證實了多半夜來,他對「朝廷內要出大事」的猜想。的確是關于魏忠賢的。崇禎的話仍反復在耳旁回響︰「——一芥文弱書生,尚有如此拳拳報國之志,懲奸除惡膽略;做為堂堂一國之君,朕躬若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豈非汗顏?嗯。該是朕下決心動手懲奸除惡時候了——」

怎麼辦?是假裝什麼都沒听到,不知道,還是立馬去告魏忠賢,自古以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讓他當機立斷想辦法快跑。只要他一走,便說明他做賊心虛,無論嗣後逮著與否,一切罪名都必須他獨個扛;他再咬誰攀誰,皇上也不會相信了。「對,現在就去對他如實相報。」

雖然夜色已深,但司禮監辦公室仍然亮著燈光。近年來為求進步,魏忠賢不惜屈尊,進了宮中內務府,專門為內廷下人辦的「掃盲班」。通過一段學習,經過不懈努力,魏忠賢所學的字,及所懂的詞語,竟已達到能寫便函,起草奏疏的水準。可他做夢也沒想到,他潛心學這點文化,開始便被寫檢討書用上。

而當這晚早一會兒,崇禎帝派近侍太監小元來通知他去乾清宮「奏對」時,一篇計劃千字的檢討書,他才艱難地剛寫一半。將到前半夜寅時,在乾乾清宮踫了一鼻子灰,裝了一肚子氣,同皇上「奏對」返回的魏忠賢,當咀里還夢囈似地念叨著︰「明白如何做人臣子。做人臣子——」時,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後,一個同類幽靈似地閃了進來。

「誰——老弟徐,應元?」魏忠賢先自一驚,當認出來人猶自不解道,「這麼晚了你——」「魏兄還在干嗎?」閃進來的徐應元,小心探頭門外掃了一眼,認清沒人跟蹤時,這才反手闔上門著意問道。沒待對方答話,卻一眼瞟見桌上白紙上「檢討書」三個字,不禁譏諷道︰「什麼‘檢討書’?都到快水淹滅頂,大禍臨頭時候了,你老兄還在做夢,繼續干小學生才玩的文字戲?豈非太單純幼稚?」

「什麼‘大禍臨頭’?又什麼‘水淹滅頂’的?」正寫著「檢討書」的魏忠賢,心一驚,手一抖筆掉地上;邊彎腰揀筆邊驚問道。「老弟快說,到底怎麼回事?」

「你剛才是否去過乾清宮?」徐應元嚴肅地問。「你要告我實話。」

「著呀!怎麼——」魏忠賢莫明其妙地答。「有什麼疑問嗎?」「您先別管,只告咱家實話。」徐應元繼續冷冷地追問道。「是應召還是自去?去干什麼了?」

「是皇上派小元子,宣召咱家進宮‘奏對’。」魏忠賢又如實答道。「還是為海鹽貢生,今日上午早朝參咱家那些問題。怎麼了?」

「奏對時皇上態度如何?」徐應元又沉吟著問道。「有未動氣發怒,或其他弦外之音?」「奏對時崇禎態度是很嚴肅。是批評又非獎賞,態度嚴肅點亦很正常嘛。」魏忠賢回憶品味著道。「至于弦外之音嘛——對了。在咱家臨出門時,他在身後又嚴肅追補一句道︰回去後認真想想,明白什麼叫為人臣子。回來後咱家就在反復琢磨︰對方若予攤牌的話,就是勢不兩立,也就不會再說‘想明白什麼叫為人臣子’一類話。到底怎麼回事,您听到什麼風聲了?」

「‘想明白什麼叫為人臣子’。這雖亦算句弦外之音,但卻是句兩面話,想咋理解都可以。」徐應元繼續沉吟道。突又緊張地下意識向對方身邊湊湊悄聲道︰「魏兄,情況是這樣的︰剛才我發現皇上去御花園,正在菩提樹前同如玉皇貴妃密談——」說到此更壓低聲「如此如此」這般一學說,當即調動起魏忠賢敏感神經。

「賢弟,這可不是說著玩的,皇帝手握生殺大權,要誰中午死就絕等不到下午。」魏忠賢先雖驚慌,後卻又不無懷疑道。「我想還不至于吧?他奏對時還讓俺想明白‘什麼叫為人臣子’。說明他還認俺這個‘廠臣’,怎麼一會兒就變了哩?不可能,肯定您听錯了,即便他真提到‘下決心動手除惡懲奸’,又沒提俺魏忠賢的名字,咋能就說是指俺哩?咱家現時正寫‘檢討書’,這可是俺自進宮後,第一次主動認錯行為。他崇禎亦不會不為所感吧?」

「哼呵,情況果真是這樣,俺已如實相稟,听不听您自己著量。」徐應元冷笑一聲道。「以吾判斷,這是最後的時刻,亦是最關鍵時刻。所謂‘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萬別看走眼了。」

「那以你看怎麼辦?」看對方一臉嚴肅,魏忠賢卻又慌了,便認真問道。「是听之任之,還是主動出擊?」

「哼,嗨,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涼拌’!」徐應元亦冷笑一聲開誠布公道,「‘听之任之’不是上策;‘主動出擊’你已沒這機會和條件。上策是趕快稱病遞辭呈走人吧。走快了許能全身而退;若走慢了,勸您老人家也就別走了。」

沉默。魏忠賢還在猶豫——「也許還沒到最後關頭?」他仍存僥幸心理地想。「如果能寫份檢討書,以小的代價得以自保,那才是上上之策哩。」

「到底怎麼辦,你老人家在屋自己好好琢磨。本人告辭。」徐應元冷冷道。「可有一條,是留是走,千萬別說俺來過您這里。俺這可是冒死相報。」

「不至于吧?」魏忠賢仍半信半疑道。

「不至于?我告您,就這世道,也就我徐某人還有點古道熱腸;還能為朋友兩肋插刀。」徐應元毫不客氣道。「多少人現在是上趕著插朋友兩刀呢!要不信您往這大明的官場上走走看,會否還有第二人前來會您?還是有第二家府邸大門為您洞開?出了這門您也就孤孤單單一人往回奔吧!」說罷當即悄然離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