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108章 崇禎嘆帝位 憂思湊兵餉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108章崇禎嘆帝位憂思湊兵餉

(139)

「皇上,按理說,這七十八萬兩銀子,也的確是駐軍前欠兵餉,前已為此引發兵變,變兵綁吾兩位朝廷大員——若不及時清還,又要再發兵變。事態的確嚴峻。」畢自嚴認真分析事態道。「但若讓戶部一下子拿出憑多銀子,顯然困難不說,或許要影響朝廷其他重要開支。古語j講‘君憂臣辱’,況解決重要財政開支,乃臣這戶部尚書職責所在。這樣吧,這筆錢戶部從國庫拿一部份,余欠的部份容臣再想其他辦法湊夠。只是這時限嘛——」

「只要能解決根本問題,時限可再延長。」听說對方能想他法解決問題,崇禎頓松口氣,便當即表態道。「朕會立派欽差赴遼,向袁崇煥說明情況。」

暫時解決了問題,崇禎深舒口氣,重新坐回龍椅,直覺得**火燒火燎的。他第一次深切感覺到,這哪是什麼龍椅啊?完全是火山口嘛!這真是沒穿龍袍想龍袍,穿上龍袍事更難。唉,難怪列祖列宗們,有的十多年不上朝,還美其名曰「靜囁」;有的醉心于聲色犬馬;有的專攻木工之術——也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能兢兢業業、勞苦功高,成為整個大明朝最為辛苦的皇帝;其他列祖列宗倒完全是享受型皇帝。

可他崇禎咋就不能享受呢?噢,對了,這全是命運使然。記得小時候,篤信佛教的父皇母後曾讓某大師,進宮給兄弟倆算過命,結論是大哥朱由校是富貴命,而他朱由檢卻是勞苦命。大師算得真準哪!皇兄雖說只當了七年皇帝,但他何曾操過啥心,出過啥力呢?而自己則不同,一登基便接受個滿目蒼夷的爛攤子,泱泱大國,堂堂國庫,卻連幾十萬兩的欠餉也拿不出;還得讓戶部主官去另想辦法籌銀,真要羞煞人哪!且還迎面踫上個大敵,光同魏忠賢及其余黨斗,就整整耗費了他將近二年的時間和精力。而現時大敵剛倒,未及喘息,才邁開中興大業之步,遼邊卻又戰事頻起;戰事剛息,兵變又起——活活的要人命啊!說到底這世上的人哪,無論是從事什麼職業的,都月兌離不開「實踐出真知」這則古今鐵律!那怕他是再聰明的人,亦決不會先覺先知。你就說這崇禎皇帝朱由檢吧,按說其人是夠聰明的;但正因他太年輕,缺乏社會閱歷,工作實踐,所以別剛繼位那幾年也心高丈二躍躍欲試,但眼下剛遇到一點困難,不也唉聲嘆氣想東想西的嗎——

其實,說穿了一個王朝最辛苦的皇帝無非就是兩位開國皇帝和末代皇帝。開國皇帝自不必說,從打江山到坐江山,那一件事不需要親歷親為、勞心勞力?而末代皇帝身處末世光景,處處逆水行舟,時時左支右肘,事事疲于應付;最終力挽狂瀾于既倒而不可得,只得含恨遺憾而終,被史稱為「亡國皇帝」。

那麼,他崇禎是末代「亡國皇帝」嗎?他不敢多想。因為至今而言,大明重新振興強大的宏偉藍圖,還始終在他胸中揣著,他還要發奮圖強繼續前進呢!但眼下最急切的事,還是如何解決好遼東駐軍欠餉問題。

「按袁崇煥送達的第二道緊急奏報稱,若之前所欠餉銀劃撥不到位的話,初三他們便要再次發動兵變了。」崇禎認真斟詞酌句,並掰指頭算道。「今天已是初二。事實是,那怕現在就把兵餉送過去,也已來不及了。嗨,朕就奇了怪了︰為什麼我們大明的士兵,一切都得向錢看呢?在這個世界上,錢就真的比什麼都重要嗎?沒錢就不打仗了?不保家衛國了?哎,不過這事說到底,還是我們的高層將領出問題了。是他們月兌離群眾了,高高在上了。如果將不愛兵,還怎麼讓兵護將呢?朕一直弄不明白,那個畢自肅,堂堂的遼東巡撫,此前咋就被我們自己的士兵給綁架了哩?還有那個袁崇煥,論指揮打仗是有一手,可論到征服人心就差遠了。錦州兵變,寧遠兵變——

「這樣下去,五年時間怎麼可以平遼?所以,要朕說呀,這將與兵的關系,說到底就像一家人中父與子的關系。父慈才能子孝。你若將父親的角色做到位了,他兒子就不敢叛,也不忍叛。若其父不仁不義,那兒子才會干出綁架父親的事來。其實啊朕還真不是小氣,亦不是朕舍不得發兵餉;這國庫的錢本是取之于民嘛,就該仍然用之于民。不管是國庫的,還是內府的錢,都可以拿出來作兵餉。朕只是心痛啊,軍隊已亂到了這個地步;軍風敗壞如斯,唉,軍將不軍,國將不國,朕痛心啊!」

崇禎說到最後,自個兒倒被自個兒感動了;竟致抑止不住當場痛哭起來。听至此處,群臣們也覺得當個皇上也真不容易。于是,便都一齊跪下來相陪著痛哭。大明王朝竟一時間痛哭一片。這時刻,首作蛹者的崇禎,突兀一個冷驚︰朕這是怎麼了?朝中又沒死人,怎能滿朝皆哭,哭聲一片?這是個不祥的予兆!

于是,他的哭聲嘎然而止。雖有少數朝臣是何事連心,陪著皇上真哭;但多數是看皇上哭,「主憂臣辱」,哭起來做做樣子;現時看皇上都不哭了,眾人亦就本能地剎車,並下意識抬頭看著崇禎,立等他拿主意。

畢自嚴沒有抬頭,他已經從崇禎話語里,听出給錢的意思了。是啊,誰都不是傻子。寧遠兵變若不盡快平息的話,其後果的確是大大的嚴重。皇上肯定知道,到了這個地步,不給錢是絕對不行了。所謂「父子關系」雲雲,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听皇上的意思,所出兵餉是要內府和戶部分攤了。只是,內府會出多少兵餉,戶部又該出多少兵餉?畢自嚴心中實在沒底。唉,馬上一番討價還價是在所難免了。瞬間一個信息從畢自嚴腦際劃過,他決定要將哭窮進行到底了,戶部能少出就盡量少出。要知道,就國庫里現有這點錢,偌大個朝廷將有多少雙眼楮在緊緊盯住呢!

可當畢自嚴還沒盤算完畢,禮部右侍郎周延儒卻首先開腔了。

「皇上真是宅心仁厚。」周延儒听出了崇禎,對出兵餉的無奈,于是,便順桿爬道。「這前一段寧遠兵變袁崇煥將地方財政上的錢,拿出去嘩嘩地發。對兵變一事不但不處治,反而一味縱容,開了一個很惡劣的先例。現在他又順桿爬猴,試圖讓大內出錢。皇上啊,大內絕不能出錢。皇上想想看,如果這次大內出了錢,以後其他邊防各部,若效仿袁崇煥的做法怎麼辦?這樣長此以往,不——不就成無底洞了嗎?」

本來,听了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表態,崇禎心稍舒服。嗨,畢竟是忠臣清官之後,考慮問題就是顧全大局高瞻遠矚;既能照顧大面,又能為君分憂;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若朝臣都能像畢自嚴這樣,又何愁國民經濟不能恢復?中興大業不能早日完成?只可惜當今朝廷內,如此深明大義臣子的確太少了;注目御座前的袞袞諸公,別看表面上都裝出一副忠臣形象,大公無私的樣子,其實誰心里不暗自撥拉著自己的小算盤?

就說剛上罷奏疏的、這個禮部右侍郎周延儒,雖然他先吹捧,隨又說了一大堆傾向朝廷的話,但听後卻讓人非常反感;且明顯失之偏頗,或者說是別有用心?听說當初朕將袁崇煥視為「心靈知己」,並委以重任時,這周延儒便內心頗不服氣,可以說既可恨又妒忌;並在私下場合說︰別看現時君臣間那麼親近,總有反目為仇的一天。爾今卻又公開挑撥吾君臣關系。朕才不上你小子當哩。

可這話又說回來了,崇禎卻已被袁崇煥搞糊涂了。就在前不久,袁崇煥還豪邁地告訴朕︰寧遠兵變已經平息,沒有動用朝廷一兩銀子。崇禎正慶幸自己用袁崇煥的確是用對了。他辦事能力強,還不給朝廷增加負擔和麻煩。可這才過幾天時間啊?兵變卻又要接踵而至了?還獅子大開口,不僅要兵餉,且一張咀便是七十八萬兩啊!這不增加朝廷的負擔嗎?不是已把臨機專斷權都給你了嘛,為什麼不用?剛接到這封奏疏後,崇禎在疑懷不滿的心情下,本想一扔了之,可一想到初三寧遠便會再次爆發兵變,覺得此事還是讓有關朝臣議一議的好。

「唉,不用袁崇煥,朝中便無他人堪當此任。」崇禎心中不禁又感嘆地想。「可用了崇煥事更多。」

七月初二,崇禎帝心情復雜地上朝了。昨晚又是一夜沒睡,加班將宏偉藍圖改了又改,爾今卻已是面目全非了。乾清宮內,幾個陪著熬夜的新晉官員,都已顯出疲踏心不在焉,改革銳氣大打折扣了。崇禎自己也明顯底氣不足;看著一封又一封的遼邊袁崇煥奏疏,崇禎就來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