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110章 巡撫遭軟禁 崇禎再憂煩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110章巡撫遭軟禁崇禎再憂煩

(141)

此刻,早已番裝打扮的穆戎,卻幽靈似地闖進來,悄無聲息拿起新主子剛放下的《孫子兵法》書——卻揶揄地道︰「哦,元帥又在研讀中國的《孫子兵法》了?只是中原學界有句成語叫‘理論聯系實際’。若不靈活運用于戰斗戰爭實踐的話,兵法書讀得再多再熟,僅不過能同人紙上談兵罷了。卻仍是無濟于事的。」

「哼,你不也僅會紙上談兵嗎?本帥倒沒見你投金營後有啥新的創造性作為!」皇太極當即反唇相譏道。「你若有能耐,現就教給本帥,如何運用兵法書中知識布陣用兵克敵制勝。」

「學戰略習戰術,貴于多加實踐靈活運用;似元帥這樣自困兵營閉關不出,時間久了,再高超戰略戰術亦會生疏。」穆戎一針見血拆穿道。「現聞明帥徐世文,已受重傷回北京治療;欠餉的士兵又嘩變圍了寧遠城。此正是兵法書上所講‘避實就虛’的用兵之道,這可是元帥帶兵突襲明營的最佳時機。」

「不是本帥願久困兵營閉關不出,且自探得這些信息後,亦早動過帶兵突襲明營的心思。」皇太極沉吟地道。「只是尚未等吾軍行動哩,探子又報來了,‘大明朝廷又欽派袁崇煥寧遠領軍’新的不利消息。目前尚不明確對方軍事動向,若冒然行動的話,無疑仍會吃大虧的。先父帥盲目進軍中敵奸計,慘遭敗陣的教訓不能不記取。故,當真要出兵的話,也需等探子再報虛實後而做決定。好了,你忙你的訓練去吧,本帥自有主意。」

這是駐札寧遠城外的嘩變士兵營地。早已到了夜來掌燈時分,這里那里燈光點點。軍帳門外,兩荷槍執刀士兵在門口挺立站崗;附近亦有三五荷槍掛刀士兵,到處巡邏走動。軍帳內,鵝冠博帶的遼東巡撫畢自肅,背抄手在帳內焦急地來回走動。稍傾進來一送飯士兵,將飯菜擺放桌上後道︰「畢大人,對不起,就這點簡單飯菜您老湊合著吃點吧。已欠餉四個月的軍營早沒啥好吃的了;就這點高粱米兔子肉,還是弟兄們冒著被對面發現就沒命的風險,從敵營地山上搶回的呢」

「現時這情況這環境,即有山珍海味本官也吃不下去。」畢自肅十分煩燥道。「徐元帥早為療傷赴京離營;對面金軍聞訊後,肯定便在蠢蠢欲動。當前形勢非常嚴峻。這遼邊就像一只‘呲呲’作響的火藥桶,若迸進個火星就會立即爆炸;又似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徐帥臨走前,將帶兵戎邊重擔交付本官。俺還得同軍官們共商御敵大計呢。你們將本官軟禁在這里,不僅解決不了兵餉問題,還很可能耽誤御敵大計。本官知道你們都是些愛國軍人,因叛徒穆戎卷走餉銀,你們被生活所困才采取這下下之策無奈之舉,故本官不怪爾等。快出去叫你們為首的來,讓本官同他面對面,商議出一個解決根本問題的妥善辦法。」

「大人知道,這是為吃飯問題,士兵們的自發行動。」送飯士兵推月兌道。「根本沒有人領頭,您叫俺去叫誰來?」而此刻幾個參與兵變的官兵代表們,卻正在營帳外邊轉悠,邊商議下步同畢巡撫,甚至他的上司皇帝佬兒崇禎帝的談判對策;此刻听到畢自肅的話,便當即走了進來——

「哦,畢大人若想面對面談判,我們幾個也可暫做代表。」有三、五個軍官模樣的軍人相繼走進道。「但即使談判也只能待大人吃罷飯才行。為解決餉銀問題,吾等已對大人先行無禮,若再餓壞了大人身體,吾等則更加吃罪不起。還是請大人用過飯再談不遲。」

「哦,听說有面對談判的對像和希望,這肚子還真有點餓了。」畢自肅當即輕松一笑道。「弟兄們冒風險從敵營山上搞來的兔肉和高粱米,我若不吃也太不識抬舉。」于是,畢自肅便當即吃起了飯。

「不瞞巡撫大人說,原前吾等是欲采取進一步過激行動的,不排除押著您巡撫大人等遼東官員,進京入宮去向皇上討欠餉。」幾代表中一黑粗大漢首先發言道。「但嗣後一听說朝廷已派袁崇煥將軍來任新帥,吾等便當即改變了初衷和主意。因吾等一向既佩服又敬仰這位,不僅指揮戰爭有方,又愛兵如子的袁大將軍。相信只要他一來,別說仨倆月兵餉,就是整個遼邊都有希望」

「既如此,弟兄們就該先還本官自由。」畢自肅首先商量道。「俺也好回官衙準備迎接新長官事宜。同時也可盡快籌銀,清還士兵欠餉。」邊說邊向門口走,卻又被站崗門衛攔住。

「那不行,畢大人,既往吾等士兵小民,早被官府開的‘空頭支票’害苦嚇怕了。」另一矮胖軍人冷笑一聲道。「也便學會了‘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小小計謀。畢大人,古語講‘既來之則安之’;這多天都等了,又何在乎這一朝一時?索性等袁大將軍到任,解決了欠餉問題之後,您再見他不遲。」因此,在這段時間里,各方所有當事人,都暫處靜等觀望狀態中。

舉辦完歡送儀式,袁崇煥騎著崇禎帝親自賞賜的,蒙古王進貢的白綜馬,一臉凝重地走了。他要盡快去寧遠遼邊駐軍大營赴任,因那里帥位還空著,由遼東巡撫畢自肅暫代管理呢;還有不少急需辦事等他到任後處理。尤其需趕在對面金軍,尚未發覺明軍帥位空缺之前趕到那里。因那些番邦小丑慣會偷營模寨。袁崇煥騎馬前引,後邊緊跟警衛、書記、勤務等一干隨從。盡都快馬加鞭一溜煙狂奔而去——

送走袁崇煥之後,崇禎帝當即松了口氣,不管袁崇煥能不能平遼,還需五年八年或更長時間?但起碼短期內寧遠遼邊該是安寧的。于是,便悠閑自得地重返乾清宮里。小興子當即奉上剛沏好的茶水。當崇禎帝正細細品味著雲南巡撫新進來的雨前茶時,知道主子惜時如命脾性,即便用膳品茶亦要邊品邊翻奏疏的小興子,當即抱來一疊奏疏放崇禎面前龍案上。

「狗奴才,你想累死爺呀?」沒想到崇禎卻瞪眼吼道。「近幾日為安排袁崇煥赴遼邊上任履職,朕不僅跟著費心勞神,亦一刻沒得安寧。現剛把這尊神打發走,你總得讓朕定定神喘口氣再干他事。記住︰這兩天內,朕躬任何人都不接見,不管是外國使節邊關朝臣;任何事都暫不處理,那怕是何省府官員火拼,打傷死人。除非是遼邊發來「六百里加急戰報。」

「是。奴才遵旨,照辦。」小興子答一聲離去。

但是,這世間事還真是電光石火,一顆種子剎那間就能開花結果。當崇禎帝剛交待小興子,「任事不管,何事不問」,真要靜下心好好休息兩天時;當他一個人獨處宮里,卻手癢癢不由自主,剛拿起修改到一半的《大明發展規劃》欲改時,寧遠兵變的事就報上來了。也許那時袁崇煥一干人等,還尚未近山海關呢。而兵變一事,卻是遼東巡撫畢自肅,從被軟禁的兵營中,拿錢買通一送飯伙夫偷出兵營,用「六百里加急」報上來的。那時的他早已成了大明朝的人質。

其實,他在接受原駐軍主帥徐世文,交付代管任務後,就發覺原副帥穆戎,已卷走兵餉叛國投敵,為安撫軍心,確保邊寧,他便早早向戶部打報告請餉。戶部官員卻生硬地告他道︰「國庫的錢都被魏忠賢集團貪污光了,現時朝廷撥亂反正,又要補發那些被冤殺官員所欠薪俸,實在是擠不出給遼邊所欠兵餉的錢。你們自己想想辦法吧。平常人人口頭上都表態要為朝廷分憂,可遇到具體事時,卻又心口不一了。不要事無巨細都向朝廷伸手。朝廷亦大有大的難處。」

畢自肅在朝廷踫了一鼻子灰,喪氣地重返寧遠城後,因無計可施,只好向這些請願的士兵們開空頭支票答復戶部撥款已在路上了。士兵們肚皮餓得咕咕響,空頭支票又他女乃女乃的遲遲不到,也便最終穿幫了。幾名身強力壯的士兵率眾圍住了巡撫衙門,向畢自肅討說法。

「為給你們討要欠餉,本官連夜赴京,跑遍了管事管錢的兵部戶部官衙,和管事官員的家,好話說盡,只差沒向人家跪下了。但都喊沒錢,弄不到錢我有啥辦法?」畢自肅無奈地如實道。「反正本官已盡力啦,問心無愧。現在是要錢的沒有,要命也只本官一條。你們看著辦吧。」

士兵們雖也同情畢自肅,但同情擋不了餉銀,抵不住饑餓,最終還是綁架了他。畢竟他是朝廷堂堂三品命官,封疆大吏。拿這條大魚作誘餌,他皇帝老兒,總不至于連他的手足也不顧了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