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馬不吼奮蹄疾 六、旋 轉 的 螺 紋

作者 ︰ 快樂一夫

——洪鋼公司焊冷分廠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記事喻平2011年10月25日、26日,是洪鋼公司成立兩年來,焊冷分廠最值得記載、最令人驕傲的日子。

這兩天,洪鋼公司經理葛志剛,黨委書記、副經理郝剛先後來到焊冷分廠焊管生產片區,參觀了6#機組的螺紋自動鉸制裝置,宣告了分廠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成功。

此螺紋自動鉸制裝置屬洪鋼公司獨家首創,是近兩年洪鋼公司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科技成果;是公司新班子上任後,人本理念回歸、小改小革、科技進步的一個重要標桿成就;是公司領導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引領公司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員工精神狀態進一步振奮的具體體現。

25日這一天,6#機組一個早班,在前一天生產11.55噸後,又生產鉸螺紋焊管成品15.54噸,26日,成品產量則達到15.87噸。

15.87噸!

15.87噸是個什麼概念?

在螺紋自動鉸制裝置成功運用之前,分廠的螺紋管生產須在成品焊管產出之後,再上鉸制機,實行半人工鉸制。那個時候,每當螺紋管合同安排下來,全分廠從職能組到後勤維修,幾乎所有非生產性人員都要緊張投入到螺紋管的鉸制工作中。上上下下,忙忙碌碌。兩台鉸制機,一天三個班,馬不停蹄,人換機不停,也就7-8噸的產量,費工費時,而且增加鋼耗。

現在,于焊管機組成品管後序加裝自動鉸制裝置,成品管出來,不間斷地進入鉸制工作程序,直接產出可以交付用戶的成品。一個班生產15.87噸,抵上了原來兩台鉸制機六個班的產量!

帥隨著設備的運轉,帶鋼鋼卷松開,鋼帶傳送進夾籠,乖順地進入矯平裝置,卷曲,送進,焊接,吐出,調整,鉸制螺紋……

當你懷著一種欣賞的心態,觀看焊管生產線的生產,看到螺紋管一氣呵成的生產過程時,一定會為這流暢的生產油然而生一種愉悅、一種欣慰。

這樣平順的生產從何而來?來自*作工的嫻熟*作,來自設備維修人員的辛勤維護,來自分廠科技人員的孜孜付出,更來自分廠負責人的運籌帷幄。

2009年到2010年,焊管市場步入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經銷部接到了一批100多噸、需要鉸螺紋的空氣換熱器管的生產合同。以往,這種產品都是個體經營的小加工廠生產。為了生存,這樣的深加工管子我們也接了下來,盡管分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一個半月時間去生產。所以,就出現了酷暑之日公司機關干部汗流浹背來分廠支援,參加鉸螺紋生產的場景。

當時分管生產經營的副廠長、現任公司黨委書記、副經理郝剛同志就提出︰一定要改變這種生產狀況,實現鉸螺紋自動化。不能用「人拉肩扛」的土辦法生產。

分廠領導班子接到這個指令後,立即組織開展資料搜集、上網查看信息、進行咨詢等工作。發現,國內焊管行業、鍋爐行業內還沒有能夠在線生產鉸螺紋焊管的裝置,全部都是生產焊管後,線外人工用半自動的鉸螺紋機生產,效率普遍非常低。

一時,分廠領導班子犯了難。

在這種情況下,素有攻堅不怕難之稱的焊管領導班子,冷靜地坐下來認真思考,最後決定,由副總工程師鄭江淮牽頭,由青年技術員、技師、技術骨干組織成立聯合攻關小組,從機械原理和電氣跟蹤兩條線入手,開展科研攻關。果斷提出采用風動切管機的原理,由單線改為四線在線鉸螺紋。

作為分廠的核心和靈魂,焊冷分廠領導班子的思想貫穿在分廠生產的每一時、每一事,貫穿在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運用過程的前前後後。他們認為,加盟我公司的年輕大學畢業生都有在公司干好的願望,都願意成為公司的頂梁柱。我們要信任這些年輕技術人員,要了解掌握這些年輕人的實際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知人善任,發揮他們的長處。要對青年技術人員明確要求和標準,指明前進方向,教育年輕的技術人員,腳踏實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做到工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去了能分析問題,找出原因,提出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干出個樣子來,職工才能信賴你,你才可能挑大梁。

分廠班子主張,要面對公司的現實,充分發揮老資格的技術人員、工人技師等骨干的作用。要做好傳幫帶,給年輕人挑擔子,給年輕人實際的指點和幫助。要把技術人員、工人技術骨干,把老同志、新同志團結在一起,以優秀的團隊的力量去攻堅克難,去服務生產,去開創新局面。

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正式研發運用,就是在分廠班子這樣的運籌下開始的。

點撥焊冷分廠焊管職能組大辦公室有些簡陋,辦公桌椅有些陳舊,但忙碌的人們精神飽滿,熱忱、有序。靠南邊,一台擺放了電腦的辦公桌旁,兩位年輕人正圍著一位頭發有些稀疏、有些花白的壯年漢子,在一邊察看電腦屏幕上的CAXA電子圖板,一邊聆听著壯年漢子的指點、教誨。不一會,年輕人豁然開朗,欣然離開。

這位壯年漢子就是公司分管管帶機械設備的副總工程師、長期駐守焊冷分廠的鄭江淮。兩位年輕人就是螺紋自動絞制裝置的主要參研人員王立波、董錦文。

在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過程中,老一輩科技人員的引領、點撥、把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剛參加工作,走上職場不久的年輕技術人員,能遇到一位好領導是一生的福氣。

好的領導,應該不僅是工作上的好領導,還應該是人生旅程中為人處世、學習生活的好老師、好朋友、好兄長。參與焊管螺紋自動絞制裝置研發運用的年輕技術人員,在焊冷分廠就遇到了這樣的好領導。

鄭江淮是一位有著三十年機械設備管理經驗的老工程技術人員,一直在管帶系統主管機械技術,是洪鋼公司屈指可數的、機械技術方面的權威專家。

鄭副總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從一個不無詼諧的傳說便能說明問題︰人們說,每逢遭遇工程技術難題時,鄭副總只要吃一頓飯就有新點子,眯一會眼就能解決大問題。

這次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鄭副總並沒有一竿子插到底。他秉承洪鋼公司、焊冷分廠培養新人的原則,把設計任務分派給了自己的兩個徒弟——加盟洪鋼公司僅兩三年的大學畢業生王立波和董錦文,讓他們能夠相對獨立地接觸實際問題,有挑擔子的機會,有攻堅克難的壓力。

鄭副總並不是把擔子一丟了事,而是在一旁不動聲色地關注,適時地給予引領、指導、點撥。象本章節開頭描述的情景在研發過程中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

往往,鄭副總的一句話能讓年輕人撥雲見日,一個指點能讓年輕人柳暗花明。

在這樣既放手又關注,既信任又把關的狀況下工作,年輕人既感到有支持有後盾,又敢于突破敢于創新,陡然間便長大成熟。通過三個月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攻關,焊冷分廠的年輕技術人員普遍感到收獲不僅在專業水平的迅速提高,更大的收獲是人生歷程上得到了一流導師的指引,感受到了德才雙馨者的崇高。

年輕的技術人員夜幕已經降臨。早晚班生產、中班停產的焊管片區廠房里一片安靜。

走進還亮著燈的職能組辦公室,可以看到一位瘦高的年輕人還坐在電腦前忙碌著。只見他一會眉頭緊鎖,似乎踫到了什麼難解的問題,一會點擊鼠標、敲打鍵盤,舒展了的眉頭宣告了問題的迎刃而解。

年輕人就是正在研制螺紋自動絞制裝置的王立波。

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運用過程中,分廠的年輕技術人員表現了極大的工作熱忱。他們接受設計任務後,積極主動拖班拖點,利用業余時間,查找資料、設計圖紙、調整參數。調試階段,更是整個班整個班地與工人技術骨干們一起守在現場。放棄休息,不圖報酬,十分難能可貴。

王立波,1985年出生,2009年7月從南昌航空大學畢業,應聘進洪鋼公司,分配在當時的焊管分廠,在運行工段見習工作兩個月後,到分廠擔任機械技術員。是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運用的主力技術人員,所有圖紙都經由他繪制。三個月來,因為搞研發而拖了多少次班,加了多少個點,耽誤了多少次正常就餐,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王立波說,改進螺紋管生產加工的任務布置下來後,我覺得這是難得的鍛煉機會,很想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產上來,很想為公司的生產經營做出自己的貢獻。整個過程中,領導們也沒有催促過,但我們自己都有一種迫切想把願望變為現實的心情,都有一種只爭朝夕的激情。

在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運用中,象王立波這樣廢寢忘食、滿腔熱情投入工作,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年輕技術人員還有︰分廠設備副廠長、電氣工程師宋軍,2006年大學畢業後進公司的機械技術員、設備組組長董錦文,電工班班長、高級工黃小平。他們都在研制運用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年輕的技術人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年輕的技術人員的努力進取,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團隊才有了蓬勃朝氣,研發工作才能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取得成功。正因為如此,焊冷分廠、洪鋼公司的未來才有了希望。

理論與實踐這個速度不行!那個呢?

王立波在電腦前苦思冥想。旁邊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別人看不懂的數字、符號。年輕人此時的神態是典型的腦力勞動者在問題未得到突破之前的苦惱。

王立波剛開始接到研發任務時,曾是自信滿滿,認為自己的滿月復經綸對付一個小小的螺紋鉸制裝置,應該是小菜一碟。然而,一動手,他發現理論與實踐存在差距,有時這種差距還很大。比如,理論上算配合得天衣無縫的設計,等零件加工出來,精度達不到,過緊過松的情況都出現過。理論上的計算月兌離實際的應用,忽視了運轉的間隙,當然會出問題。

吃過若干次苦頭之後,王立波明白了,在大學學的理論知識是好東西,是方法,是方向,但與具體的實踐問題有差異,有時理論名稱與實際叫法都是不一樣的。怎麼辦?王立波沒有氣餒,他放下架子,向老一輩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向老技師、老技工們請教。

當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到了一起,知識就插上了翅膀,工作起來就游刃有余,處理問題就得心應手了。

當確定利用淘汰下來的風動切管機安裝刀頭後,選定刀頭個數的過程,是典型的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才取得成功的事例。如果只裝一把刀頭,即一個螺距,則轉速應為4000mm/min÷25mm=1600轉/min。聯系風動切管機650轉/min的轉速,顯然速度太快,兩個刀頭仍然不行。三個呢?不對稱,絞出的螺紋紋路不符合用戶要求。最後,確定選用四把刀頭,即四個螺距,轉速為4000mm/min÷25mm÷4=405轉/min,符合風動切管機的參數要求。

王立波對這個選定刀頭個數的過程,感受特別深刻。

王立波們研發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經歷,實際上是所有年輕工程技術人員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的困惑,都或多或少要經歷的過程。他們的經歷,值得年輕技術人員借鑒。

老當益壯焊管生產區西北角,鉗工作業區。

台虎鉗上夾著工件,旁邊一位老工人,戴著老花鏡,手拿鋼尺和畫筆,在測量著、比畫著,不時的抬起頭望著窗外,沉思一會兒。

沉思的老工人是焊冷分廠鉗工技師、今年11月滿60歲的熊火金師傅。熊師傅20年前就與風動切管機打交道,是早就把風動切管機玩于股掌間的高人。這次,他參加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老當益壯,第一個動手利用切管機改裝刀頭。

利用閑置的切管機最大的好處是大大降低了研發費用。為了增加刀頭夾緊力度,夾緊氣缸加大,改由下固定控制為從上固定控制以及刀頭伸出是最大的改裝變化。這些工作都是熊師傅帶領鉗工們完成的。

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制作,鉗工的工作量最大,熊師傅是參與研發制作鉗工的領軍人物。鉗工技師李九根、設備員李剛、維修工段長張志海都是老員工,他們在研發、制作、調試過程中,都積極動腦筋、出主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此外,電氣技師周國保、運行工段副工段長、電氣技師應忠東也是始終戰斗在研發運用第一線的兩位老員工,為研發運用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老員工都是有一技之長、有絕活並忠于公司的工人技術骨干。

老員工是公司的財富,他們幾十年的工作經驗、技術特長是多少金錢都買不到的,是無價之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熱愛我們的公司,願意在自己的崗位發光發熱。慶幸的是,洪鋼公司、焊冷分廠統籌兼顧,為這些有一技之長的老員工、老同志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台。螺紋自動絞制裝置研發運用團隊中,老員工技能的運用、傳幫帶作用的發揮,是公司、分廠人本理念回歸、人力資源有效配置的成功典範。

電氣吉都居是一個恬然舒適的生活小區,吉都居的夜更是靜悄悄的夜。

凌晨時分,3棟還有一戶的燈光仍然亮著。黃小平輾轉反則,無法入眠,滿腦子的電路,滿腦子的節點。猛然,靈感來臨,恍然大悟。他趕緊起床,打開台燈,把腦中的電路畫下來……

如果把螺紋自動鉸制裝置比著一個人的話,電氣控制則是心髒、是大腦。其重要性、其研發的難度可想而知。

焊管生產片區的電氣工程師只有兩位,一位是廠長曾田,一位是設備副廠長宋軍。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研發運用期間,曾廠長提出了整體思路,例舉了可能出現的狀況,指明了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及方向。副廠長宋軍負責現場電氣問題的把關、完善與定奪。

電氣的研制,是在一個完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開始的。沒有誰看過,沒有誰提供技術資料和標準,滿足生產質量要求就是標準。領導和工程師把可能出現的狀況例舉出來,按現有生產,電氣控制必須做到增加在線鉸螺紋裝置後,管頭正常、螺紋長度符合合同要求,能夠倍尺螺紋交貨。最難、最核心的問題是能夠與微機飛鋸實現同步。

要知道,我公司微機飛鋸電控技術目前在國內都屬高科技產品,只有少數科研院所進行開發,授權制造。要在這樣一台高科技設備上增加功能,談何容易?如果對原設備的每一條線路、每一個信號不非常熟悉,一個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導致整台生產設備控制、特別是飛鋸控制的癱瘓。風險是極大的。

要保證鉸螺紋的長度與鋼管的實際長度相等,保證倍尺在中心鋸切平分,更重要也是更困難的是在機組速度發生變化時,要保證以上電氣動作不影響飛鋸的穩定跟蹤和一切動作正常。如何采集數據?如何實現控制同步?如何設計、修改電路?選擇怎樣的器件?調試中如何減少消耗?等等。

面對這些問題和壓力,具體承擔電氣研發任務的電工班長、高級工黃小平、電氣技師周國保、運行工段副工段長、電氣技師應忠東三位骨干,既獨立思考,又密切合作,討論問題,苦思冥想,也沒有上班時間下班時間的概念,有時人都有些恍恍惚惚。像黃小平那樣食不甘、寢不安的狀況,三個人都不止發生一次兩次。

值得慶賀的是,他們承受了壓力,克服了困難,化解了風險,解決了問題,取得了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成功。

調試夜已深了。

6#機組旁,研發運用團隊的成員們還在忙碌著。看得出,他們臉上已露倦意。但他們不想停下來,他們想在晚班來上班之前拿出一個結果……

為了不影響正常生產,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調試只能安排在不生產的中班時間。而參加調試的人員都是上了早班,自覺留下來的,並且沒有另外的報酬。

第一次調試兩個月前就開始了。當時,大的、主要問題已基本解決。最後需要確定的是四個刀頭鉸制的螺紋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當得到用戶認可的反饋信息,並簽訂合同後,真正的調試開始了。

這次調試大方向已明確,成功是篤定的。但小問題都是精準問題,都處在模索過程中,所以非常煎熬人。如︰裝刀的角度、刀架旋轉的速度、螺距的準確度、螺紋深淺均勻狀況,等等。

在合同已簽訂、時間很緊迫、調試項目多任務重的情況下,三天的調試中,研發團隊的成員們,全部堅守在現場,一項一項、一點一點地模索、調試。上完早班,又上中班,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鉗工師傅、電工師傅,都有些疲倦,但沒有人有怨言,更沒有人打退堂鼓。

調試中的辛苦、涌現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也不需要枚舉。調試成功,交付生產,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也是大家共同的最大收獲。

駕輕就熟很快,研發團隊對螺紋自動鉸制裝置就能駕輕就熟了。刀架的拆裝、更換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就能一氣呵成地完成,並很快調整到位。當出現異常情況時,也能很快找到原因,立即排除故障。

在交付生產的第一天,就出現螺距變大的現象,研發人員到現場,很快找到夾緊裝置松動,出現打滑的原因,重新調整夾緊裝置就排除了故障。

同時,研發團隊對螺紋自動絞制裝置刀頭易磨損、一個班就需更換一次、等弱點及準備從材質、熱處理上進行改進、增加PLC控制的完善方向也是心中有數。

下一步,研發人員將編制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作業指導書,確定裝置的規範*作程序,把安裝調試工作移交給生產工段,實現常態化規範生產。

一吊鉸螺紋焊管生產出來了,一個班的鉸螺紋焊管成品生產完成了。一車鉸螺紋焊管成品發出去了,一批鉸螺紋焊管成品合同交付了。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多的鉸螺紋焊管成品的生產,歸功于螺紋自動鉸制裝置的研發成功,歸功于所有支持、參與研發的領導、技術人員、鉗工、電工、老一輩的同志、新一輩的員工……

設備在運行,焊光在閃爍,隨著自動鉸制裝置的啟用,6#機組生產出的焊管上,深淺均勻、間距適中的螺紋旋轉成型。

這旋轉的螺紋,如一組飄帶,宣示著焊冷分廠、洪鋼公司工程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充實新鮮血液後,思維的活躍與青春的激揚;宣示著焊冷分廠、洪鋼公司生產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進步與提升;宣示著焊冷分廠、洪鋼公司一個管理人員隊伍智慧充分發揮、科技人員隊伍水平普遍提高、員工隊伍能力充分體現,人人講究認真、人人追求卓越的新時期的到來。

2011-11-7

發2011-12-16《洪鋼信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馬不吼奮蹄疾最新章節 | 好馬不吼奮蹄疾全文閱讀 | 好馬不吼奮蹄疾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