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字聖賓,號東瀛子,縉雲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後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制。隨僖宗入蜀,後來追隨前蜀王建,任為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蔡國公等,賜號「傳真天師」、「廣成先生」。晚年辭官隱居青城山。
其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傳奇小說《虯髯客傳》便是他所作。
他還精于楷書,善于醫道,擅長武術技擊,仙鶴拳、白鶴單刀、**雙刀,為杜光庭等所創。
廣為傳頌的廣城韻。便是他所創,故以其道號「廣成」來命名。杜光庭在道教齋醮行道儀軌中,對道教樂器也予以規範化,以能更好配合道場靜壇與行壇的法事活動,達到娛神樂人、弘道宣教、祈福消災的效果。鼓板樂器有指揮行止、統一步伐、協調眾人的作用,在廣成韻有板有眼、聲調悠揚的伴奏中,唱步虛詞,誦經念唱,步罡踏斗、步虛旋繞、呼吸吐納、舞蹈散花等。杜光庭將樂聲、表演、指揮融為一體……。
一句話,杜光庭此人已不再是人,如果非要稱之為人,那也是神人。
「敢問仙長雲游到此,有何事見教于子青?」無忌待杜光庭先行落座之後,也坐下問道。
杜光庭撫了撫須,仔細地看了看無忌的臉,微微一笑︰「老道在青城山上听聞巴東縣令大德,使人從東海取了那稱之為番薯的奇物,讓天下百姓再不受饑餓之苦,便想來見見使君。不想使君竟如此年少。」
「仙長謬贊了,子青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仙長請勿再稱使君,子青怎敢在仙長面前托大,折煞子青了。仙長直呼我子青便是。」面對如此重量級的人物,百里無忌不禁心中發虛。
「哈哈哈……。」杜光庭一陣大笑,百里無忌驚訝于這八十有余的老頭怎能發出如此聲如洪鐘的笑聲。
杜光庭笑完,撫須道︰「未想,小友竟也是一個爽直之人,如此,老道便稱汝小友便是,汝也不必稱老道仙長,直呼老道,不知可否?」
百里無忌起身施禮道︰「但憑道長鈞意。」
杜光庭見無忌還是不肯直呼老道,不覺一曬,也不再勉強,說道︰「老道此來,一是替天下蒼生感謝小友做了如此功德無量之事,另有一事未明,便想來問問小友。」
無忌說道︰「道長但問無妨。」
「小友先施大功德于百姓,生其性命,未曾想,如今又縱兵攻蜀,施殺孽于百姓,害其性命,為何?」
百里無忌心中月復誹道,原來他不是聞听我玉樹臨風來報效投誠的,而是來砸場子的。
面上依然恭敬地答道︰「道長有所不知,時下藩鎮割據,各地戰亂不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子青若不攻人,人必攻我。敢問道長,若是你為巴東縣令,巴東和蜀地之間選誰?」
杜光庭臉色略有不虞,開口說道︰「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候,諸候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
這話出自《莊子?胠篋》,原意是那些偷了不值錢物品的小偷一旦被捉,便被處死,而竊奪了國家的人卻成了諸候,所謂的仁義都在諸候之中。這不是盜竊了仁義聖智嗎?高明的盜賊偷的不是尋常的東西,而是精神和意識。偷了這些東西,並且不為人所知,大盜就不像盜賊了,反而被百姓所推崇。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大盜的真實面目。
但無忌明白,這老頭是在諷刺他「無論怎麼樣的理由,還不是你自己在狡辨嗎?」
無忌解釋道︰「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這話同樣出自《莊子?逍遙游》,原意是能使手不皸裂的藥方只有一種,有的人以它來博取封賞,有的人用它卻仍免不了在水中漂洗絲絮,這便是在方法上對其中使用的不同了。所以任何思想、任何制度,都不一定可靠,在于人如何善于去運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無忌在這用這話回答杜光庭,意思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一樣,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杜光庭嘆道︰「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
這話出自《莊子?天道》原意是說上天無意于在產生什麼而萬物卻化生了,大地無意要長出什麼而萬物卻長成了,帝王能夠無為而天下自然就會治理得很好。
百里無忌明白,杜光庭是想告訴他,一切順其自然,但無忌卻不這麼認為。
百里無忌問答道︰「道長睿智,然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猿猴便是穿上周公時代的衣服,也必定會將其咬破或撕毀,觀如今天下的不同之處,與猿猴和周公的差別無異。不知道長如何用無為之道將猿猴變為如周公般知禮?」
杜光庭搖搖頭,問道︰「小友又有何方法使之守禮?」
「若施無為之道,順其自然,猿猴至死也不會象周公那麼知禮義。不如便用法度強制其守禮義。」
「天下猿猴何其多也,小友如何以法度強之?」
「那便將其全部捉來,關于籠中。待其守禮時再放其出來。若其死不守禮,則誅之。」一股霸氣噴薄欲出。
杜光庭聞之愕然,再次仔細盯著百里無忌細看,無忌亦坦然對視之。
良久,杜光庭問道︰「小友可知,天下百姓無辜,怎麼可為些許猿猴受戰亂之苦?」
百里無忌淡然說道︰「猿猴不關進籠子,為禍更甚,百姓受其苦便更甚。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已而為之。」
杜光庭心中驚詫萬分,來之前知其定非常人,卻未料到竟是異人,心中丘壑已成塊壘,已非自己所能說服,或此便是天命使然,何苦再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