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並不是漢末唯一的起義,事實上在黃巾起義前後,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起義,只不過沒有黃巾起義那麼大,那麼有名。但這其中卻涌現了許多我們熟悉的聲影,這一節,我們就簡單來介紹一下這些起義以及與之相關的事。
早在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前,交趾地區的烏滸蠻人就已經反叛很久了(順便說下交趾就是越南,說明越南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後來朝廷派朱駿去,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大約在光和四年十月鮮卑侵犯幽、並二州(河北、山西、甘肅一帶)。結果其首領和連在侵犯北地郡(今甘肅、寧夏一帶)時被當地人射死。這個鮮卑人後來可是大大有名啊,他們是五胡亂華的主犯,後來鮮卑人建立了很多國家,最有名的就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而以後要提到的烏桓,是與鮮卑同源的,都是上古的東胡部發展而來。
光和五年,板蠻人在巴郡(四川一帶)作亂,朝廷任命曹謙擔任巴郡太守,使用懷柔政策,搞定了這次叛亂。
三國時有名的黑山賊張燕大約也是在黃巾起義前後發家的。張燕原名叫褚燕,常山真定人(趙雲老鄉),強盜頭子,因為他英勇善戰、行動敏捷,人送外號飛燕(呂布外號飛將,差不多也是這意思)!後來他與另一個強盜頭子張牛角合兵(估計張牛角人多),張牛角戰死了,眾人就推褚燕做老大,他就改姓了張!後來黑山賊發展到百萬,朝廷平定不了,就招安張燕為平難中郎將。從此,張燕從一個盜賊,成長為一個地方割據的軍閥。後來他投靠曹*,拜將封侯,得了個善終,子孫也繼承了他的爵位。
還有漢中的米賊張魯張公祺,他的五斗米道和張角的太平道差不多,在我國道教的發展史上也寫下了很重要的一頁。現在我們說的張天師,基本就是以他為原型的!五斗米道由他祖父張陵創立,因為每個入道者要收五斗米,所以叫五斗米道。益州牧劉焉招安張魯為督義司馬,結果張魯殺了劉焉的別部司馬張修,吞並了張修的部隊,劉焉死後他兒子劉璋把張魯母親那面的親戚全殺了,從此張魯與劉璋結下了梁子。後來曹*征漢中,張魯降了曹*,把漢中的糧倉都留給了曹*(不愧是米賊),受到贊賞(他有意投降,不燒糧倉那是為了求封,有什麼好贊賞的),拜將封侯,他的五個兒子也都封了列侯,他有個女兒還做了曹*之子曹宇的妻子,可說是風光無限好啊。但裴松之評價︰「張魯雖有善心,要為敗而後降,今乃寵以萬戶,五子皆封侯,過矣。」我認為,張魯五子皆封侯是有原因的,他女兒是曹宇的妻子,曹宇與魏明帝曹睿特別友善,他兒子曹奐後來還做了皇帝(雖然是個傀儡),所以關鍵要看是什麼時候封的侯。
在東漢末,黃巾起義當然最有名,接下來最有名的那就是涼州之亂了。《三國志》說︰「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余萬,天下騷動。」那說明是邊章、韓遂是自己叛變,但《資治通鑒》上卻說︰「北地先零羌及罕、河關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群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那就是說明邊章、韓遂是被群盜誘騙去,脅迫他們叛亂的,還說後來︰「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余萬,進圍隴西。」這就于理不通啊,你說韓遂既然是被脅迫的,那北宮伯玉等自然對他有戒心啊,這麼能這麼輕易就被他殺了?即使真被他殺了,那他既然被脅迫,應當要歸順朝廷啊,為什麼在他擁兵十余萬後還要繼續叛亂啊!所以我認為,《資治通鑒》對這事的記載是有問題的,《三國志》的就比較可靠,而且據說邊章是病死的(我沒查到資料,網上記載)。
後來朝廷派了車騎將軍張溫、中郎將董卓等去鎮壓叛亂,開始大勝,後來被羌人打敗,董卓用計全身而退(後來他就是用這些人馬掀起了朝廷的血雨腥風)。打敗了朝廷征討的部隊後,反叛軍越來越囂張,他們殺了涼州刺史耿鄙,耿鄙的軍司馬馬騰(馬超的老爸)見勢不妙,就擁兵造反,與反叛軍聯合了起來。後來韓遂、馬騰名義上歸順了朝廷,但實際上割據一方,最後這股勢力被曹*平定(余部被馬超帶往蜀地)!
還有幽州的叛亂,那是在涼州之亂後,張溫征烏桓騎兵三千人去征討涼州賊軍,前中山國相、漁陽人張純請求統領這些烏桓騎兵,張溫不肯,而讓涿縣縣令,遼西人公孫瓚統領。部隊到薊縣時,烏桓騎兵因為糧餉拖欠不發,多數人叛逃,返回烏桓部落。張純因為沒有讓他統領烏桓兵而懷恨在心,便與同郡人、前泰山郡太守張舉和烏桓部落首領丘力居等聯盟,搶劫薊縣,並殺死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遼東郡太守陽終等人,部眾多達十余萬,駐扎在肥如縣。張舉稱皇帝,張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發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稱張舉將取代東漢政權,要求靈帝退位,命公卿奉迎張舉。靈帝下詔命騎都尉公孫瓚進行討伐,初時公孫瓚大勝,但公孫瓚過于深入,後援無以為繼,反為丘力居等圍于遼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公孫瓚糧盡,士兵潰散。後來朝廷派劉虞做了幽州牧(《三國演義》上說劉焉做過幽州太守,並招過劉備從軍,那純粹就是杜撰的了。幽州的長官要麼是刺史要麼是牧,郡的長官才叫太守,東漢末年,一州要轄數郡,看來羅貫中對這個不太了解),劉虞說降了丘力居,張舉、張純孤立了,後來張舉上吊,張純被殺,幽州之亂平定了!
劉虞對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是采取懷柔政策的,而公孫瓚對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是敵視的,他決心用武力消滅烏桓部落。《資治通鑒》上說正是因為這樣,兩人產生了矛盾,但《三國志》說兩人的矛盾是到「袁術事件」(以後會提到)後,這就有待考證了,我認為以《三國志》上的描述「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然烏丸、鮮卑稍更強盛,亦因漢末之亂,中國多事,不遑外討,故得擅(漢)﹝漠﹞南之地,寇暴城邑,殺略人民,北邊仍受其困。」來看要公孫瓚這個從小就看到「烏丸、鮮卑寇暴城邑,殺略人民」的遼西莽漢對烏丸、鮮卑產生好感是不太可能的,從這方面來說他們的矛盾從此產生是靠譜的!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十月,長沙盜賊區星叛亂,他自稱將軍,部眾有一萬多人,後來被孫堅平定了。孫堅為此還封了侯。
同年十二月,匈奴屠各胡部落反叛,來年三月,還殺了並州刺史張懿。
中平五年二月,黃巾余黨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進攻太原、河東等地。
同年三月,靈帝下詔征發南匈奴兵,分配給幽州牧劉虞,去征伐張純、張舉的叛亂。南匈奴單于羌渠派遣左賢王率領騎兵赴幽州听候調遣。匈奴人害怕以後不斷征發兵員,于是右部落反叛,與屠各胡部落聯合,共有十余萬人,進攻並殺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兒子右賢王於扶羅為持至尸逐侯單于。
在這里我們要說明一下,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一些古代游牧民族的統稱,大約在秦漢相交之際,冒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後來漢高祖劉邦險些被匈奴所滅,幸虧用陳平之計才月兌困。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漢朝都是用和親的方式與匈奴交好(像著名的昭君出塞),因為匈奴還保留了一些母系社會的傳統,所以有很多匈奴貴族後來跟母姓改姓了劉(五胡亂華時的漢趙就是南匈奴左賢王劉淵建立的)。後來匈奴逐漸衰弱,分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西遷,據說後來橫掃歐洲的匈人,就是北匈奴的後裔,而現在的匈牙利就是匈人建立的國家;而南匈奴後來則歸順了漢朝。左右賢王是匈奴貴族的封號,分統南匈奴左右兩部,一般左賢王位高于右賢王,由太子擔任。
同年六月益州人馬相、趙祗等在綿竹起兵,自稱為「黃巾」,殺死刺史,進攻巴郡、犍為,不過一個月,連破三郡,有部眾數萬人,馬相自稱天子。益州從事賈龍等率領官吏及百姓進攻馬相等,幾天後將他們打敗,馬相等逃跑,益州界內安寧(後來劉焉才到益州來補缺,做了益州牧)。
如此多的起義叛亂,讓漢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它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為了鎮壓叛亂,朝廷把重兵派往各地,由各地的地方官員統領。從此各地的軍閥勢力形成,造成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