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五章 戚宦之爭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留下個爛攤子給他的皇子們(他活下來的也就兩兒子,王美人生的劉協與何皇後生的劉辯)。當時朝廷掌實權的是何皇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再加上他妹妹是皇後,劉辯又比劉協年長,自然嫡長子劉辯登上了皇位,史稱少帝(要說明的是在漢代有四位少帝,短命鬼,可憐)。

《後漢書》說︰「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六年,帝疾篤,屬協于蹇碩。碩既受遣詔,且素輕忌于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

這不是人為引起混亂嘛!不知道靈帝怎麼想的,讓一宦官蹇碩為西園八校尉之首,把禁軍的統領權交給他,讓他可領導大將軍,還把劉協托付個他,那自然讓蹇碩與何進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由此漢末外戚與宦官之爭再次拉開序幕。

在這里我們要說明一下,《三國志》是沒有蹇碩這個人的記載的,《三國志》上對何進與宦官的斗爭只有一句話︰「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諸閹官,太後不從。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在曹*、袁紹、董卓等人的傳中都差不多是這句)。」但《三國志》上沒說不一定沒有,《三國志》本身就寫得很簡略!但蹇碩與何進的矛盾這事好像說得有點牽強,靈帝就兩兒子,即使他再糊涂吧,他也該知道他死之後這皇位就是大兒子劉辯的!如果他要劉辯繼位,那就不應該給蹇碩這麼大的權利,還把小兒子劉協交托給他;如果他要小兒子劉協繼位,那他當初在何皇後害死劉協生母王美人的時候就應該吧何皇後廢了,並減少何進的權利!要知道何進與竇武不一樣,竇武是貴族出身,而何進出身市井(據說還是個殺豬的!),他們兄妹是靠了宦官才有了如此高的權利(外戚靠宦官發家在中國歷史上倒是不太多見)!所以何進在官場沒有很深厚的根基,對他權利的削弱是完全可行的!但靈帝沒這麼做,而只加強了蹇碩的權利,難道只是因為他想看兩虎相爭(在陰間沒事干圖個樂)?所以對蹇碩與何進的斗爭這事,也是值得商榷的!

好,我們把話題轉回!話說,蹇碩與何進產生矛盾之後,蹇碩給中常侍趙忠、宋典等人寫信,商量一起謀誅何進,結果被親何的中常侍郭勝密告給何進,于是蹇碩被殺,禁軍的統領權到了何進手上,這時何進可說是權傾天下了!但事情還沒完,還有個驃騎將軍董重董國舅與何進作對(他是靈帝他媽——董太後的佷兒),于是他*死了董重,董太後也被他弄得憂病而死(《三國演義》說是被何進鴆殺,就是被毒死)!從此,在朝中他唯一的敵人只有十常侍他們了,外戚與宦官的戰爭終于到了*!

按照上文我引用的《三國志》上的那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何進與袁紹密謀殺宦官,太後不願意,是何進招董卓進京的,最後造成董卓之亂!但幾乎其它所有史書都說是袁紹勸何進招董卓入京!這關系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袁紹的智商問題!在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中,他把袁紹說得像個弱智一樣(《品三國》︰「這個時候袁紹就給何進出了一個主意,說既然如此我們乘勝追擊,把所有的太監統統殺個一干二淨,從此天下太平。這時候袁紹又給何進出了一個主意,說那就請董卓進京,讓董卓來嚇唬一下何太後。」),主要也是因為這件事!但我不明白的是,一個弱智何以在以後會成為雄霸北方的霸主,而曹*在官渡打敗一個弱智也就不足為奇了(關于袁紹的描述,我們以後會詳細說明)!

這里我還要糾正易教授的一個小錯誤,那就是關于宦官的稱謂。他把宦官稱為太監那是不正確的,太監這個稱謂是在隋唐後才有的,而且不是隨便哪個宦官就是太監,能做到太監說明這個宦官的官位已經相當大了,而太監成為宦官的專稱那是清朝的事了!

按照《資治通鑒》的描述,何進蹇碩是在189年三月,而進宮與何太後商量「盡誅諸常侍」是在八月戊辰(二十五日),前後相隔居然有近半年!而這近半年間,袁紹等多次提醒他要早做決斷,他都听不進去,猶猶豫豫,謀誅十常侍成了公開的秘密!于是在八月戊辰這天,十常侍謀刺何進于嘉德殿前!何進的部下吳匡、張璋,听到何進被殺害,于是與虎賁中郎將袁術等共同進攻皇宮,要求誅殺宦官。張讓、段珪等無計可施,只好挾持著少帝、陳留王劉協等人步行出宮(帶著皇帝跑,那能跑哪去,必死無疑),夜里,到達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顆御璽沒有隨身帶上(這是《資治通鑒》的記載,《三國志》沒說御璽的事,不過這御璽在《資治通鑒》中是頗重要的,以後會詳細提到)。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里到達黃河岸邊,張讓等被*無奈,投河而死,臨死前張讓還向少帝叩頭辭別讓少帝自己保重(搞不懂張讓此舉之用意,《資治通鑒》上的這些描述不知有無依據)。

閔貢等帶著少帝與陳留王劉協回宮。董卓率軍到顯陽苑,遠遠望見起火,知道發生變故,便統軍急速前進。天還沒亮,來到城西,听說少帝在北邊,就與大臣們一齊到北芒阪下奉迎少帝。少帝見董卓突然率大軍前來,嚇得哭泣。大臣們對董卓說︰「皇帝下詔,要軍隊後撤。」董卓說︰「你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為什麼要軍隊後撤!」董卓上前參見少帝,少帝說起話來語無倫次。于是董卓又與陳留王劉協交談問起事變經過,劉協一一回答,從始至終,毫無遺漏。董卓十分高興,覺得劉協賢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後養大的,他認為自己與董太後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廢黜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的念頭。

這是《資治通鑒》的記載,《三國演義》基本也按這個來。而《三國志》上就一句話︰「卓遂將其眾迎帝于北芒,還宮。」但裴注引《獻帝紀》曰︰「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乃有廢立意。」。也就是說,《三國志》沒說是因為劉協聰明董卓後來才立他做皇帝,但其它史書都基本相信這個說法!但我就有點不明白,董卓他既然要把持朝政,那皇帝要越蠢越好,他才好控制嘛!他弄個聰明的當皇帝,他不怕控制不了嗎?所以說這事于理不通嘛!我估計董卓所以立劉協為帝,主要是因為他年紀小,好控制(當時虛歲九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