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十一章 割席斷交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遼東王公孫度,可能有很多人知道後來他祖孫三代佔據遼東多年,但對公孫度的生平可能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公孫度字升濟,祖籍遼東襄平。後來他隨父親公孫延到了玄菟,並做了郡吏,玄菟太守公孫很看中他(主要是因為他小名叫公孫豹,跟公孫早死的倒霉兒子同名,而且他還跟那個公孫豹同歲!你看,巧吧,搞不好是公孫度為了討好公孫故意編的呢!)後來在公孫的幫助下,他一路高升,最後居然做到了冀州刺史,但好景不長,朝廷听信讒言免了他的官。董卓專政後,董卓手下的大將徐榮(打敗孫堅的那個)推薦他做了遼東太守(徐榮跟他是老鄉)。公孫度到遼東去上任,因為他最初是玄菟太守手下的一個小吏嘛(官都算不上),遼東的官員、名豪大姓們都看不起他,襄平令公孫昭居然召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為伍長(想羞辱公孫度)!此時,公孫度表現出他強悍的一面,他一到遼東,就果斷的殺了公孫昭,又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百余家,這事震動了全郡,從此公孫度在遼東站穩了腳根!

遼東郡是屬于幽州的管轄範圍,那就是說公孫度應該是當時的幽州牧劉虞的屬下,但劉虞根本管不了他(劉虞連公孫瓚都管不了,何況是遠在遼東的公孫度)!于是乎公孫度慢慢做大,他東征高句驪,西攻烏桓,又分割遼東郡的一部分,設置遼西郡、中遼郡,各設太守,並渡海去佔領東萊各縣,設置營州,委派營州刺史。他又自稱為遼東侯、平州牧,建立漢二祖廟,代表皇帝發號施令,在郊外祭祀天地,並舉行藉田之禮,以表示重視農業。他出入時乘坐皇帝使用的鸞車,設有旄頭、由羽林騎士護衛。(等于就是變相稱帝了,反正那時中原打來打去,也沒人管他)

公孫度是個明顯的亂臣賊子,但你不得不承認他的能力,在他的經營下,遼東郡日益強大、穩定,而他更是威行海外,中原地區人士為了躲避戰亂紛紛來遼東歸附于他,這之中就有一個著名的人物——管寧。管寧是北海朱虛(今山東省臨胊縣)人,管仲之後,字幼安,三國時的高士,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管寧現在之所以這麼有名,是因為一個成語——割席斷交。

說起割席斷交的故事,我應該都很熟悉,大家小時候語文課上都學過,但是我可以說這個故事毀了一個好官千年的清譽卻一點不為之過。而這個好官,就是割席斷交中另一個主人公——華歆。

割席斷交的故事出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南宋劉義慶及其門客所編撰的一部筆記小說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常常從中尋找素材。這里我們要重點注意,《世說新語》和《三國演義》那都是小說,是小說就是說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是虛構的。其實小說故事虛構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但好歹虛構的要有點譜啊,你不能把一個好官說成是奸臣,那好像就有點那個什麼了!而華歆就是那個倒霉鬼。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華歆和管寧是很好的朋友,倆人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還是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還有個故事是說華歆和管寧一起在園中鋤地種菜,看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看了看才扔掉。我不知道這兩個故事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能說明在世人心目中華歆的品德沒有管寧高尚!

去年,我听復旦的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說的《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里,也提到了這個故事,用來說明交友要交益友的道理。你看,像錢教授這樣有名的學者,也受《世說新語》的影響,認為華歆有品德缺陷,不適合做朋友!(這其實也沒什麼,從前兩個故事看,他的品德比一般人要好多了,可能管寧是近視眼,地上有金子他根本看不見)但他講完這個故事,來了句︰「後來因為華歆趨炎附勢被殺了!」這我就不知道他是從哪里得來的了。《三國志》上明明說︰「太和五年,歆薨,謚曰敬侯。」裴注引《魏書》說︰「歆時年七十五。」那就是說華歆活到七十五歲才死,死後魏朝廷還給他封了侯,後來他弟弟因為他的功勞也封了侯!你說要是跟錢文忠教授說的那樣他是被殺的,那他們兄弟能封侯嘛!再說他活到七十五歲容易嘛,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三國時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十多!

至于說他趨炎附勢那就更不知道是從那得來的了。《三國演義》上說華歆本來是豫章郡太守,孫策平定江東時投降孫策。後來孫權用顧雍之計,派他前往許都表奏劉備為荊州牧,此後華歆就一直留在曹*身邊。曹*廢伏皇後時,華歆親自帶領士兵進入皇後寢宮抓捕伏皇後。曹*死後,華歆又同王朗等曹氏舊臣威*漢獻帝讓位給曹丕。如果按照《三國演義》上的說他是個趨炎附勢的人那還有點道理,因為他威*漢獻帝讓位給曹丕嘛!

那我們就來看看華歆在歷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在《三國志》鐘繇華歆王朗傳中,陳壽寫道︰「拜歆豫章太守,以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說明華歆做太守時為官清廉,勤于政事,官民被他感動而愛戴他。)

「賓客舊人送之者千余人,贈遺數百金。歆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原賓客為之計。’眾乃各留所贈,而服其德。」(人家為他送行,他表面收下,後來一一奉還,他不當面駁他人面子,說明他一不貪財,二能為他人著想,考慮事情周到)

「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當時華歆官居司徒,他平素就很清貧,朝廷給他是俸祿和賞賜他都去救濟他的親戚、朋友了,家里一擔糧食的儲備也沒有。當時的俸祿那不是錢,就是糧食啊,司徒俸祿有兩千石,而且司徒是管人事的,相當于現在的人事部長,你說這官他要是貪,那有多少油水可撈!這充分說明他的清廉!)

「黃初中,詔公卿舉獨行君子,歆舉管寧,帝以安車徵之。明帝即位,進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戶,並前千三百戶,轉拜太尉。歆稱病乞退,讓位於寧。帝不許。」(他多次舉薦管寧,後來他做了太尉,還想把位子讓給管寧,但皇帝不許!太尉那就是三軍總司令啊,多大的官!你說要是那個割席斷交的故事事真的,管寧這麼對他,他卻反過來這麼對管寧。隨便換個人,有幾個能做到?這充分說明他不忘舊友,是個值得交的益友啊!)

《三國志》裴注引《華嶠譜敘》說︰「文帝受禪,朝臣三公已下並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時,徙為司徒,而不進爵。魏文帝久不懌,以問尚書令陳群曰︰‘我應天受禪,百闢群後,莫不人人悅喜,形于聲色,而相國及公獨有不怡者,何也?’群起離席長跪曰︰‘臣與相國曾臣漢朝,心雖悅喜,義形其色,亦懼陛下實應且憎。’帝大悅,遂重異之。」(在曹丕篡漢的時候,華歆和陳群不像其他大臣那樣面露喜色,曹丕問陳群怎麼回事,陳群用我與華歆都是漢舊臣心喜不行于色胡混過去了。說明華歆與陳群對曹丕篡漢也不是十分贊同的。而且裴松之在這里沒有提出異議,說明他也是贊同這個說法的,因為一般他要是覺得這個記載不合情理,他都會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通過《三國志》上的這些記載,我們知道了在歷史上華歆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歷史上的華歆和故事里的華歆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這我們就不得不從我國古代的忠君思想說起了。在中國古代,忠、孝是最重要的道德標準。特別是在漢代,漢代的選官制度叫征闢察舉制(科舉制是在隋朝才有的),征就是皇帝征召賢人,闢就是大臣推薦賢人,但征闢所得的賢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大多數人當官靠的就是地方的從下而上的推薦,而推薦的主要標準叫「孝廉」(主要看你這人對父母孝不孝,至于廉還沒當官這麼看得出。)。古代認為,一個人只有在家對父母孝順,做官後才能對皇帝忠誠。所以漢末時對這個忠、孝是看得非常重的。而我們的華歆,他起初在漢朝廷做官時,冀州刺史王芬想廢了靈帝,要拉華歆入伙,他沒同意(不是他不想,是他認為王芬這人不行,跟他一伙肯定倒霉,說明他不忠于漢室)。後來王芬的計劃果然失敗。靈帝死後,華歆先後在何進、董卓、袁術手下做過事,後來他投靠劉繇做了豫章太守,孫策進攻豫章時他又歸順了孫策。後來曹*想要華歆,曹*就問孫權要人(當時孫策已死),華歆糊弄了孫權兩句孫權就放他走了(說明他不忠于孫吳),後來華歆在曹魏官居太尉。雖然他主子換了一個又一個,但這在當時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君不見劉豫州?),和後世對他的評價並沒多大影響!

那又是什麼事是他名臭後世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巨著《資治通鑒》。《資治通鑒》中提到︰「(曹*)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收後璽綬,以尚書令華歆為副,勒兵入官,收後。後閉戶,藏壁中。歆壞戶發壁,就牽後出。」(曹*叫郗慮和華歆去捉漢獻帝的皇後伏皇後,華歆砸門破壁,把皇後拖了出來。)這件事因為《資治通鑒》中記錄了,所以在《資治通鑒》成書以後,華歆基本就被定性為奸臣了,《三國演義》也采用了這個說法,所以從此華歆的壞名聲就人人皆知了!但是在《三國志》以及裴注中都沒有這個說法,所以這種說法也就有待考證!希望有關專家考證後還華歆一個清白!

在《三國演義》中,像華歆這種冤案還有很多,比如魏延、王朗等等,以後我們會一一講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