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二十章 討伐張繡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驃騎將軍張濟從關中率軍進入荊州地界,攻穰城(今河南鄧縣),被流箭射中而死。荊州官員都向荊州牧劉表祝賀。劉表說︰「張濟因窮途潦倒而來,我作為主人,未盡到禮節,竟導致雙方交鋒,這並非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哀悼,不接受祝賀。」他派人去收容張濟的部隊,張濟部下知道後大喜,全都誠心歸附。張濟的族子、建忠將軍張繡接管部隊,駐守宛城。

一般來說認為,張繡是張濟的佷兒。但據《三國志》記載︰「張繡,驃騎將軍濟族子也。」那說明張繡肯定不是張濟的親佷子,據《朱子語類》卷八五記載︰「據禮,兄弟之子當稱從子為是,自曾祖而下三代稱從子,自高祖四世而上稱族子。」說明張繡是張濟同宗兄弟的兒子,血緣關系在三代以外了。(不過這考據學說起來沒什麼意思。)

說起張繡,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賈詡。宣威將軍賈詡在獻帝離開長安後,就到華陰去投靠了段煨。賈詡素有名望,段煨軍中將士很仰慕他,段煨對他禮遇十分周到。但賈詡卻暗中投奔了張繡,有人問他︰「段煨待您這麼優厚,您為何還要去投奔張繡?」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時間長了他肯定會嫉妒我的威望,雖然現在對我禮遇周到,但肯定不能長久,我不走將來肯定會有殺身之禍。我離開後,他一定很高興,又希望我在外給他爭取強援,必然會優待我的妻子兒女。張繡軍中沒有謀士,也願意得到我,這樣,我與家眷就必定都可以保全了。」賈詡就前往張繡軍中,張繡對他十分敬重,以晚輩自居。段煨也果然對賈詡的家眷十分優待。賈詡勸說張繡依附劉表,張繡同意。賈詡去見劉表,劉表用賓客的禮節招待他。賈詡與劉表接觸後,感慨說︰「太平盛世時,劉表為三公之才。但他看不清亂世的變化,又為人多疑,缺乏決斷,不會有所作為!」(賈詡最強的地方就是他能識人,不要說李傕、郭汜、段煨、張繡、劉表之流,就是號稱梟雄的曹*,他也看得透亮,所以後來他能在這樣的亂世中明哲保身,活到七十多得以善終。不過賈詡最大的缺點是他的德行,他做人最大的方針就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你看長安之亂時做的事,害了多少老百姓啊!所以雖然他聰明絕頂,但在講求仁義禮智信的古人看來,那賈詡算是個什麼東西啊!自然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就不高了)

建安二年春(公元197年),曹*討張繡,駐在水,張繡率眾降曹。曹*納張濟之妻為妾,張繡感到惱恨。曹*又送金銀給張繡部下的勇將胡車兒,張繡得知後,疑慮不安(怕曹*收買胡車兒對他不利),便襲擊曹軍,殺死曹*的長子曹昂。曹*被流箭射中,狼狽敗逃。校尉典韋同張繡奮力交戰,左右的衛士死傷將盡,他身上受傷數十處,張繡部下沖上前來,他雙手抓住兩個敵人奮力擊殺,最後,瞪起眼楮大罵張繡而死(真神勇啊)。曹*收集殘部,退回舞陰駐守。張繡率領騎兵前來追擊,被曹*擊敗,張繡退回穰城,再度與劉表聯合。

這時,曹*部下諸軍一片混亂,只有平虜校尉、泰山人于禁整頓部隊,有秩序地撤回。路上,于禁見到曹*屬下的青州軍搶掠百姓,便數說他們的罪狀,並派兵進行攻擊。青州兵逃走,去向曹*告狀。于禁到達以後,先安營扎寨,沒有立即去拜見曹*。有人對于禁說︰「青州兵已經先去告您的狀了,您應該快去向曹公解釋。」于禁說︰「如今敵人就在後面,隨時都會趕到,不先作好準備,怎麼迎敵!而且曹公英明,隨意誣告怎麼能行得通呢!」于是從容地挖好壕溝,安好營寨後,才進入拜見曹*,報告全部情況。曹*很高興,對于禁說︰「水之敗,連我也狼狽不堪,將軍在混亂中能整頓好自己的隊伍,討平暴亂,鞏固營壘,有不可動搖的氣節,即使是古代名將,也不會比你更好!」于是累計于禁的前後戰功,封為益壽亭侯。曹*率軍返回許都。(水是地名,我沒查到是在現在的那。益壽跟關羽的漢壽一樣,也是地名,所以關羽的漢壽亭侯不是說關羽是漢的壽亭侯,讀的時候漢壽要連起來讀。)

建安三年春正月(公元198年),曹*回到許都。三月,曹*準備再次進攻張繡,荀攸說︰「張繡與劉表互相依靠,力量強大。但張繡是外來的軍隊,完全依靠劉表供應糧草,劉表無力長期供給,最後勢必會鬧翻。不如暫緩出軍,等待變化,采用招誘的手段吸引張繡。如果進軍緊*,則他們必然互相救援。」曹*沒有采納,進軍包圍張繡駐軍的穰城。(荀攸是曹*的謀主。謀主即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在軍事方面謀劃較多,當然謀主不只一個!當時曹*要求荀彧推薦能出謀劃策的的人物,荀彧推薦了他佷子荀攸是很有針對性的,並不是任人唯親,荀攸確實有才!而荀彧一般在內政方面謀劃較多。)

這時正好袁紹部下有逃兵投奔曹*,說起田豐勸說袁紹襲擊許都一事(這事以後會提到),曹*便從穰縣解圍撤退。張繡率軍在後追趕。五月,劉表派軍去援救張繡,駐在安眾,據守險要,切斷曹軍退路。曹*給荀彧寫信說︰「我到了安眾(今河南鄧州東),一定可以擊敗張繡!」及至到達安眾,曹軍月復背受敵,曹*于是乘夜開鑿險道,假裝要逃跑。劉表、張繡率領全部軍隊前來追擊,曹*布下埋伏,命步兵與騎兵前後夾擊,大破劉表與張繡聯軍。後來,荀彧詢問曹*說︰「您以前料定敵軍必敗,是根據什麼?」曹*說︰「敵人阻擋我們退兵,是把我軍置于死地,我因此知道可以獲勝。」(置之死地而後生)

張繡追擊曹*時,賈詡阻止他說︰「不能去追,追則必敗!」張繡不听,進兵交戰,大敗而回。賈詡登上城牆,對張繡說︰「趕快再去追擊,再戰必勝!」張繡向他道歉說︰「沒有听您的話,以至落到如此地步,現已大敗,怎麼還要再追?」賈詡說︰「兵勢變化無常,趕快追擊!」張繡一向信服賈詡的話,就收拾殘兵敗將,再去追趕。交兵會戰,果然得勝而歸。于是問賈詡說︰「我用精兵去追趕退軍,而您說必敗;用敗兵去擊勝軍,而您說必勝。結果完全如您預料,原因在哪里?」賈詡說︰「這很容易明白。將軍雖善于用兵,但不是曹*的對手。曹*軍隊剛開始撤退,必然親自率軍斷後,所以知道將軍必敗。曹*進攻將軍,既沒有失策之處,又不是力量用盡,卻一下子率軍撤退,一定是他的後方發生了變故。他已擊敗將軍的追兵,必然輕裝速進,而留下其他將領斷後。其他將領雖然勇猛,卻不是將軍的對手,所以將軍雖然率敗兵去追擊,也必能獲勝。」張繡于是大為敬服。(賈詡真料事如神啊)

曹*奈何張繡不得,于是雙方僵持。到了建安四年秋九月(公元199年),袁紹派使者去拉攏張繡(當時曹袁官渡之戰即將爆發),並給張繡的謀士賈詡寫信,表示願與賈詡結交。張繡打算答應袁紹。賈詡在張繡招待袁紹使者時,高聲對使者說︰「請回去為我們謝謝袁紹的好意,他與兄弟袁術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的英雄豪杰嗎!」張繡又驚又怕,說︰「怎麼至于這樣!」他悄悄地對賈詡說︰「像現在這樣,咱們應當依靠誰?」賈詡說︰「不如依靠曹*。」張繡說︰「袁紹勢力雄厚,曹*勢單力孤,而且我們以前又與曹*結過怨仇,怎麼歸附他呢?」賈詡說︰「正因為如此,才應當歸附曹*。曹*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這是應該歸附的第一條理由。袁紹強盛,我們以不多的人馬去投靠他,必定不會受到重視;而曹*勢單力薄,得到我們必然十分高興,這是應該歸附的第二條理由。抱有稱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會拋棄私怨,以向四表明他的恩德,這是應該歸附的第三條理由。希望將軍不要疑慮。」冬十一月,張繡率部投降曹*。曹*握著張繡的手,與他一起歡宴,為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為妻。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上表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自此,曹*平定了呂布、張繡,穩定了後方,為官渡之戰的打響做好了準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