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二十六章 官渡之戰 下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上回我們說到,曹袁對峙,曹*見到運糧之人,安撫他們說︰「再過十五天,為你們擊敗袁紹,就不再辛苦你們運糧了。」袁紹的運糧車數千輛來到官渡,荀攸對曹*說︰「袁紹的運送輜重的車隊馬上就要來了,押運的大將韓猛勇敢而輕敵,進攻他,可以把他擊敗!」曹*說︰「派誰去合適?」荀攸說︰「徐晃最合適。」于是,曹*派遣偏將軍河東人徐晃與史渙在半路截擊韓猛,擊退韓猛,燒毀輜重。

冬季,十月,袁紹又派大批車輛運糧草,讓大將淳于瓊等率領一萬余人護送,停留在袁紹大營以北四十里處。沮授勸袁紹說︰「可派遣蔣奇率一支軍隊,在運糧隊的外圍巡邏,以防曹*派軍襲擊。」袁紹不听。(記得這是有記載的第幾次袁紹不听沮授的話了嗎?)

袁紹的謀士許攸說︰「曹*兵少,而集中全力來抵抗我軍,許都由剩下的人守衛,防備一定空虛,如果派一支隊伍輕裝前進,連夜奔襲,可以攻陷許都。佔領許都後,就奉迎天子以討伐曹*,必能捉住曹*。假如他未立刻潰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顧,疲于奔命,一定可將他擊敗。」袁紹不同意,說︰「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正在這時,許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後大怒,就投奔曹*。(不得不說許攸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了,「專而無謀」的審配在此時插上一腳,無疑把袁紹踢向了墳墓)

曹*听說許攸前來,等不及穿鞋,光著腳出來迎接他,拍手笑著說︰「許子卿,你遠道而來,我的大事可成功了!」入座以後,許攸對曹*說︰「袁軍勢大,你有什麼辦法對付他?現在還有多少糧草?」曹*說︰「還可以支持一年。」許攸說︰「沒有那麼多,再說一次。」曹*又說︰「可以支持半年。」許攸說︰「您不想擊破袁紹嗎?為什麼不說實話呢!」曹*說︰「剛才只是開玩笑罷了,其實只可應付一個月,怎麼辦呢?」許攸說︰「您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草已盡,這是危急的關頭。袁紹有一萬多輛輜重車,在故市、烏巢,守軍戒備不嚴密,如果派輕裝部隊襲擊,出其不意而來,焚毀他們的糧草與軍用物資,不出三天,袁紹大軍就會自行潰散。」曹*大喜,于是留下曹洪、荀攸防守大營,親自率領五千名步騎兵出擊。軍隊一律用袁軍的旗號,兵士嘴里餃著小木棍,把馬嘴綁上,以防發出聲音,夜里從小道出營,每人抱一捆柴草。經過的路上遇到有人盤問,就回答說︰「袁公恐怕曹*襲擊後方輜重,派兵去加強守備。」听的人信以為真,全都毫無戒備。到達烏巢後,圍住袁軍輜重,四面放火,袁軍營中大亂。正在這時,天已漸亮,淳于瓊等看到曹軍兵少,就在營外擺開陣勢,曹*進軍猛擊,淳于瓊等抵擋不住,退守營寨,于是曹軍開始進攻。

關于許攸的描述,《三國志》上很少,這一大段基本是裴注引《曹瞞傳》的說法(被《資治通鑒》所采用),至于說曹*見許攸來投,是否如此激動,《三國志》也未提及。事實上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許攸提出這個建議後,曹*應該是很猶豫的(《三國志》︰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會明至。)!他肯定是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去眾人共同討論後才作出了決定,所以才有了「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之說!曹*身邊的很多將領對此都是很疑慮的,一方面許攸的投靠真不真實還很難說,另一方面烏巢畢竟在袁軍後方,要偷襲的話難度很大,偷襲不成,極有可能被袁軍切斷而全軍覆沒(況且袁將淳于瓊也是袁紹的著名大將,《三國演義》對其的丑化請不要相信,其人很早的時候就與袁紹、曹*在朝廷里一起分任八校尉之職。史書記載淳于瓊很清楚︰當時是夜里曹軍趕到進行攻擊,由于無法判斷敵軍兵力,淳于瓊選擇防御大營,等到天亮後,發現曹軍兵力不多就出營與曹軍激戰,只不過在激戰中被曹軍殺死,其部隊在烏巢一直與曹*的精銳血戰,最後統兵的大將全部陣亡,至于《三國演義》寫的割鼻等也是出自《曹瞞傳》。)而且曹*兵少,偷襲烏巢帶兵過多則大營危險,帶兵過少則肯定攻不下來,這些都是曹*需要考慮的。

在荀攸、賈詡的勸說下,曹*終于下定決心,孤注一擲,留曹洪防守大營,親自率領五千名步騎兵出擊,一舉扭轉了官渡之戰的戰局,不得不說這里冒險的成分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從結果看來,這個險冒得值!

袁紹听到曹*襲擊淳于瓊的消息,對兒子袁譚說︰「就算曹*攻破淳于瓊,我去攻破他的大營,讓他無處可歸。」于是,派遣大將高覽、張去攻打曹軍大營。張說︰「曹*親率精兵前去襲擊,必能攻破淳于瓊等,他們一敗,輜重被毀,則大勢已去,請先去救援淳于瓊。」郭圖堅持要先攻曹*營寨。張說︰「曹*營寨堅固,一定不能攻克。如果淳于瓊等被捉,我們都將成為俘虜。」袁紹只是派輕兵去援救淳于瓊,而派重兵進攻曹軍大營,未能攻下。(袁紹肯定熟知「圍魏救趙」的道理,就是沒想到踫到了處處考慮周全的曹*)

袁紹增援的騎兵到達烏巢,曹*左右有人說︰「敵人的騎兵逐漸靠近,請分兵抵抗。」曹*怒喝道︰「敵人到了背後,再來報告!」(緊急關頭啊,充分表現了曹*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曹軍士兵都拼死作戰,于是大破袁軍,斬殺淳于瓊等,燒毀袁軍全部糧草。將一千余名袁軍士兵的鼻子全都割下,將所俘獲的牛馬的嘴唇、舌頭也割下,拿給袁紹軍隊看。袁軍將士看到後,大為恐懼。郭圖因自己的計策失敗,心中羞愧,就又去袁紹那里誣告張,說︰「張郃听說我軍失利,十分幸災樂禍。」張郃听說後,又恨又怕,就與高覽燒毀了攻營的器械,到曹營去投降。曹洪生怕中計,不敢接受他們投降。荀攸說︰「張郃因為計策不為袁紹采用,一怒之下來投奔,您有什麼可懷疑的!」于是接受張郃、高覽的投降。(袁紹有郭圖這等小人輔佐,安得不敗!)

于是,袁軍驚恐,全面崩潰。袁紹與袁譚等戴著頭巾,騎著快馬,率領八百名騎士渡過黃河而逃。曹軍追趕不及,但繳獲了袁紹的全部輜重、圖書和珍寶。袁軍殘部投降,全部被曹*坑殺。

裴注引張璠漢紀雲︰「殺紹卒凡八萬人。」,《資治通鑒》記載是七萬,曹公也太狠了點,就是真如《三國志袁紹傳》記載的是︰「余眾偽降,盡坑之」那也未免屠戮太盛了吧。

沮授來不及跟上袁紹渡河逃走,被曹軍俘虜,于是他大喊︰「我不是投降,只是被擒!」曹*和他是老相識,親自來迎接他,對他說︰「咱們處在不同的地區,一直被隔開不能相見,想不到今天你會被我捉住。」沮授說︰「袁紹失策,自取失敗。我的才智和能力全都無法施展,該當被擒。」曹*說︰「袁紹缺乏頭腦,不能采用你的計策,如今,天下戰亂未定,我要與你一同創立功業。」沮授說︰「我叔父與弟弟的性命,都控制在袁紹手中。如果蒙您看重,就請快些殺我,這才是我的福氣。」曹*嘆息說︰「我如果早就得到你,天下大事都不值得擔憂了。」于是,赦免沮授,並給予他優厚待遇。不久,沮授策劃逃回袁紹軍中,曹*這才將他殺死。(可悲的沮授啊,要是袁紹能稍微听他的一兩條建議也不會落地如此下場,沮授也不會身首異處啊!)

曹*收繳袁紹的往來書信,得到許都官員及自己軍中將領寫能袁紹的信,他將這些信全部燒掉,說︰「當袁紹強盛之時,連我都不能自保,何況眾人呢!」(收買人心的最佳手段)

冀州屬下的郡縣多投降曹*。袁紹逃到黎陽的黃河北岸,進入部將蔣義渠營中,握著他的手說︰「我把腦袋托付給你了。」蔣義渠把大帳讓給袁紹,讓他在內發號施令,袁軍殘部知道袁紹還在,又逐漸聚集起來。

有人對田豐說︰「您一定會受到重用。」田豐說︰「袁紹外貌寬厚而內心猜忌,不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而我屢次因直立相勸而觸怒了他,如果他因勝利而高興,或許能赦免我;現在因戰敗而憤恨,妒心將要發作,我不指望能活下去。」袁軍將士都捶胸痛哭,說︰「假如田豐在這里,一定不至于失敗。」袁紹對逢紀說︰「留在冀州的眾人,听到我軍失敗,都會掛念我;只有田豐以前曾經勸阻我出兵,與眾人不同,我也感到心中有愧。」逢紀說︰「田豐听說將軍失利,拍手大笑,慶幸他的預立實現了。」袁紹于是對僚屬說︰「我沒有用田豐的計策,果然被他取笑。」就下令把田豐處死。起初,曹*听說田豐沒有隨軍出征,高興地說︰「袁紹必敗無疑。」到袁紹大敗逃跑時,曹*又說︰「假如袁紹采用田豐的計策,勝敗還難以預料。」(剛直的田豐,未遇明主啊)

審配的兩個兒子被曹軍俘虜。袁紹部將孟岱對袁紹說︰「審配官居高位,專權獨斷,家族人丁旺盛,兵馬十分精銳,而且他兩個兒子都在曹*手中,一定會心生背叛之意。」郭圖、辛評也以為如此。袁紹就委任孟岱為監軍,代規審配鎮審鄴城。護軍逢紀一向與審配不和睦,袁紹去征詢逢紀的意見,逢紀說︰「審配天性剛直,經常仰慕古人的氣節,一定不會因為兩個兒子在敵人手中而作出不義的事來。希望您不要懷疑。」袁紹說︰「你不恨他嗎?」逢紀說︰「以前我與他爭執是私人小事,如今我所說的是國家大事。」袁紹說︰「好!」于是,沒有罷免審配的職務。自此以後,審配與逢紀的關系日益親近。冀州屬下一些背叛袁紹的城邑,袁紹逐漸收復平定。

自此官渡之戰終于完結,曹*以極少的兵力打敗了地跨四州,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雄霸天下的基礎,此次戰役也堪稱經典被載入史冊!在評價袁紹之所以失敗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如此說︰「紹為人寬雅,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從善,故至于敗。」(從善如流,確實是我們現代人也要牢記的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