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第一卷)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作者 ︰ 卿希泰

111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111

自從民間道教逐步演變為上層的士族道教以後,道教就一直受到封建統治者的崇奉和扶植,隋唐到北宋,道教便進入興盛時期。其主要特點表現在,這個時期道教的社會地位大為提高,道士人數大增,道教組織更為強大,道教宮觀不僅遍布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特別是由于這個時期國家基本上是統一的,雖然有過五代十國的分裂,但為時不久,中國封建時代的經濟,在唐宋時期也較為繁榮,這就為整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道教在經過南北朝與儒、釋之間的大辯論之後,進一步汲取儒釋各家的思想來充實其理論;道教內部的南北不同派別亦互相交融,再加上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使對道教的研究蔚然成風;道教學者輩出,道書數量益增,並匯編成藏,正式刊行;修持方法特別是道教在理論上的大發展,為唐宋道教的一大顯著特征。隋代佛道兼容下的道教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我國三百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重新獲得了統一。盡管它的統治時間很短,一共不到四十年,但其政治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政策多為唐所沿襲,為唐代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從道教發展史看,隋代道教正處于一個轉折點,為唐以後道教的興盛與理論大發展作了準備。這種轉折是道教自身發展的結果,也與隋代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持有關。隋代雖以崇佛為主,但對道教也甚為重視,實行道佛並容政策。隋文帝楊堅在奪取政權時,即利用道士為其大造輿論,即位後又對其加以重用。《隋書•來和傳》稱︰「道士張賓、焦子順、雁門人童子華,此三人,當高祖龍潛時,並私謂高祖曰︰‘公當為天子,善自愛。’及踐阼,以賓為華州刺史,子順為開府,子華為上儀司。」《隋書•律歷志》又稱︰「時高祖作輔,方行禪代之事,欲以符命曜于天下。道士張賓,揣知上意,自雲玄相,洞曉星歷,因盛言有代謝之征,又稱上儀表非人臣相。由是大被知遇,恆在幕府。及受禪之初,擢賓為華州刺史」。可見張賓等人正是因為向楊堅密告「符命」,才「大被知遇」而受到提拔重用的。焦子順也是如此。《唐會要》卷五十《尊崇道教》載︰「隋開皇八年(588),為焦子順能役使鬼神,告隋文受命之符,及立,隋授開府柱國,辭不受。常咨謀軍國,帝恐往來疲困,每遣近宮置觀,以五通為名,旌其神異也,號焦天師。」可見焦子順也是因曾向楊堅密告符命而受到重用,以至軍國大事常要和他商議。為避免其往來疲困,又特在皇宮附近建立五通觀供其居住,並尊之為天師,其恩遇之隆,可想而知。建國之初,不但重用焦子順、張賓等道士,還把他的開國年號命名為「開皇」,這個名稱即采自道教經典中所謂開劫的年號之一。楊堅又造道觀、度道士,以扶持道教發展。開皇元年(581),修復陝西周至縣的老子廟。「遷都龍首原」時,「乃于都下畿內造觀三十六所,名曰玄壇,度道士二千人」;1又下令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一百二十人,並親幸道場以表崇奉。特置玄都觀,以「田谷十老」之一的樓觀道士王延為觀主,並于開皇六年親自召見延于大興殿,以提高其聲望。開皇七年又為道士呂師立清虛觀和為道士孫昂立清都觀。八年征道士孟靜素至京師,居至德觀;又征魏郡道士仇岳至京都。楊堅晚年,更是「深信佛、道、鬼神」,開皇二十年,專門下詔禁止毀壞佛、道等神像,違者「以不道論」或「以惡逆論」,反映了他對佛道二教的關心和護持。綜上可知,道教在楊堅所建立的新政權中佔有重要地位,楊堅執政期間,道教宮觀及道士的數量都有所發展。煬帝楊廣與其父一樣,既篤信佛教,又利用和扶持道教,史稱「大業中,道士以術進者甚眾」。當其還在作晉王時,即對道士徐則甚為欽崇,請受道法,並想依靠徐則幫他奪取帝位。《隋書•徐則傳》載其召徐則的手書中,有對徐則以「商山四皓」和「淮南八公」相期之語,便是這種意圖的流露。同書又稱︰「時有建安宋玉泉、會稽孔道茂、丹陽王遠知等,亦行闢谷,以松水自給,皆為煬帝所重。」王遠知是茅山宗的宗師,楊廣即位之後,于大業七年(611)召見,並以帝王之尊,「親執弟子之禮」,敕令于都城起玉清玄壇以處之。楊廣的崇道之篤,可想而知。此外,又將道士薛頤「引入內道場,亟令章醮」。2將道士馬賾「引入玉清觀,每加恩禮,召令章醮」。3大業八年,他還詔請蔡天師法濤、李天師法超住衡岳觀焚修,興行道法,衡州府庫田疇什物,並賜觀用。4據《歷代崇道記》稱︰「煬帝遷都洛陽,復于城內及畿甸造觀二十四所,度道士一千一百人。」建立崇玄署,設令丞,加強對道、佛二教的管理;又于內道場集道、佛經,別撰目錄。史稱煬帝「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5迷信金丹,幻想長生不死。為使道士潘誕為他合煉金丹,便「為之作嵩陽觀,華屋數百間,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充給使,位視三品,常役數千人,所費巨萬」;「在兩都及巡游,常以僧尼道士女官(冠)自隨,謂之四道場」。並仿照「仙山瓊閣」在宮內興建西苑,「每日于苑中林亭間盛陳酒饌,敕燕王倓與鉅、皛及高祖嬪御為一席,僧、尼、道士、女官(冠)為一席,帝與諸寵姬為一席,略相連接,朝罷即從之宴飲,更相勸侑,酒酣殽亂,靡所不至,以是為常。楊氏婦女之美者,往往進御,白白白出入宮掖,不限門禁,至于妃嬪、公主皆有丑聲,帝亦不之罪也」。6隋的統一也促進道教的南北融匯,這種融匯以茅山宗為主流。在陶弘景之後,茅山宗傳往北方的上清經法,已經納入靈寶、三皇及召神劾鬼之類的道經,並與北方的樓觀道相結合。從茅山道士焦曠入居華山,樓觀道士王延前往師之,得其傳授三洞秘訣真經;樓觀道士侯楷「行三奔術,誦《大洞經》及《三皇內文》劾召之法」;以及王延「校讎三洞經法、科儀戒律飛符」、撰寫《三洞珠囊》等事觀之,不難發現當時南北融匯的蛛絲馬跡。王遠知在北方的積極傳道,加上受隋煬帝殊寵,對茅山宗在北方的傳播和發展具有極重要的意義。《隋書•經籍志》在談到隋代受道之法時稱︰「初受《五千文》,次受《三洞》,次受《洞玄》,次受《上清》。」表明上清經法在當時已被確認為上品道法。由于隋統治者道佛並重,獨輕儒生,隋末參加農民起義的儒生較多,道士較少。盡管如此,但在波瀾壯闊的隋末農民大起義中,有些道士眼看隋王朝行將覆滅,便拋棄舊的統治者,或者暫時躲進山林,坐以待變;或者在逐鹿中原的群雄中物色新的政治靠山,如東都道士桓法嗣認為王世充「當代隋為天子」,便投靠王世充;泰山道士徐洪客則寄希望于李密,向李密獻進取天下之策;道士魏徵亦「進十策以干密」,密「雖奇之而不能用」。及密敗,魏徵乃隨密歸唐,成為唐太宗時的名臣。在隋末道士中,比較多的人認為李淵父子能取得天下,故紛紛投其麾下,為建立李家王朝效勞。其中尤以樓觀道士歧暉和茅山宗領袖王遠知為甚。歧暉在大業七年即稱「天道將改,當有老君子孫治世,此後吾教大興」。大業十三年,當李淵起兵反隋至蒲津關時,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曰︰「此真君來也,必平定四方矣。」乃改名平定,發道士八十余人向關接應,盡以觀中糧資唐軍。唐代道教的勃興李淵稱帝後,認為歧暉資助興唐有功,遂于武德二年(619)五月,敕令樓觀鼎新修營老君殿、天尊堂及尹尊人廟,凡觀內屋宇務令寬博,稱其瞻仰,並以隋尚書蘇威莊田二百頃賜觀,仍于觀側立監,置官檢校修造,即以歧平定主觀事。三年春,又親詣老君于祠庭,召見平定及法師呂道濟、監齋趙道隆。乃降詔︰「改樓觀曰宗聖觀,賜白米二百石,帛一千匹,以供觀中修補。」7王遠知本和隋煬帝楊廣交往甚密,楊廣曾「親執弟子禮」,但在煬帝晚年,他眼見天下兵起之勢,便又自稱「奉老君之旨」,向李淵「預告受命之符」。故李淵登位後即拜授他為朝散大夫,並賜金縷冠、紫絲霞帔。王遠知不僅向李淵密告符命,同時還恭維李世民是「聖人」,預言他「方作太平天子」,要他「自惜」。在李世民與其長兄李建成爭奪皇位的斗爭中,佛教徒以法琳為首擁護李建成,而道教徒以王遠知為首擁護李世民,結果李世民取得勝利,故即位後十分器重王遠知。《舊唐書•王遠知傳》載︰「太宗登極,將加重位,固請還山。至貞觀九年(635),敕潤州于茅山置太受觀,並度道士二十七人。」又降璽書以褒獎之。王遠知歷經齊、隋、唐三朝更替而恩寵不衰,為茅山宗在唐代成為道教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礎。道士薛頤也是如此,武德(618∼626)初,當李世民作為秦王時,他即向其密告符命︰「德星守秦分,正當有天下,願王自愛。」李世民登基後便為他「置紫府觀于九山,拜頤中大夫,行紫府觀主事」。8唐代統治者之所以尊崇道教,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就是唐初門閥士族的傳統勢力還很強大,若非系出名門,就得不到社會的重視。李唐統治者為了提高其門第,神化其統治,乃利用道教所奉的教主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的關系,即尊老子敘為始祖,宣稱自己為「神仙苗裔」。這樣,既可借神權提高皇朝地位,又可借此宣稱李氏取代隋朝為「奉天承運」。因此,當歧暉、王遠知等道士宣稱奉老君之旨,向他們密告符命之時,便大肆渲染與贊賞。以後這類神話更是有增無已。據《舊唐書•高祖紀》《混元聖紀》《歷代崇道記》等書記載︰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與隋牙郎將宋老生交戰于霍邑,「會霖雨積旬,餽運不給」,在即將退兵時,忽有「霍山神稱奉太上老君命」告之曰︰「汝當來,必得天下」。于是李淵遂在太上老君的幫助下,「引師趨霍邑,斬宋老生,遂平霍邑」。與此同時,據稱老君又「降于終南山,語山人李淳風曰︰‘唐公當受天命’。淳風由是歸唐」。《唐會要》卷五十《尊崇道教》載稱︰「武德三年(620)五月,晉州人吉善行于(浮山縣)羊角山見一老叟,乘白馬朱鬣,儀形甚偉,曰︰‘為吾語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賊平後,子孫享國千歲。’」李淵即在羊角山建老君廟,祠祀其祖老子。宣稱自己和老君乃一脈相承。武德八年,李淵正式頒布《先老後釋詔》︰「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令老先、孔次、末後釋。」9明確規定道教在佛教之上,制定了有唐一代奉道教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次年五月,他又「以京師寺觀不甚清淨」為由,下詔沙汰僧尼道士。詔書一一歷數佛教徒的種種罪惡,對道教徒則輕描淡寫籠統謂之「馳驅世務,尤乖宗旨」;最後規定︰「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余天下諸州,各留一所,余悉罷之。」10表面上是道釋二教都要進行沙汰,實際卻是打擊佛教,扶持道教的。因為當時佛教徒和寺院數目遠較道教徒和道觀為多。按照詔書規定,就是要使道佛二教的教徒和廟宇大體相等,顯然是執行抑佛崇道的政策。詔書宣布後不久,即發生李世民誅殺其長兄李建成的「玄武門之變」,從此李世民掌握了政權,在宗教上按照其父李淵的既定政策,繼續大力扶持道教。唐雖承隋的道佛並容政策,但隋以崇佛為主,而唐則以崇道為主。道佛二教則互相排擠,彼此都想一教獨尊,而唐初社會上仍有重佛輕道的積習。李世民為使「尊祖之風,貽諸萬葉」,遂于貞觀十一年(637)繼李淵之後再次下詔,規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宣稱︰「大道之行,肇于邃古,源出無名之始,事高有外之形,邁兩儀而運行,包萬物而亭育,故能經邦致治,返樸還淳。至如佛法之興,基于西域,愛及東漢,方被中華。……泊乎近世,崇信滋深。……遂使殊俗之典,郁為眾妙之先;諸華之教,翻居一乘之後。流連忘返,于茲累代。朕夙夜寅畏,緬惟至道,思革前弊,納諸軌物。況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憑上德之慶;天下大定,亦賴無為之功。宜有改張,闡茲玄化。自今已後,齋供行立,至于稱謂,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學,暢于九天;尊祖之風,貽諸萬葉。」11這個詔書顯然是崇道抑佛的命令。因此,詔下之後,佛教徒智實、法琳並約集法常、慧淨等詣闕,上表力爭,李世民令岑文本宣敕嚴誡,眾僧飲氣而還。唯智實固執不奉詔,乃遭杖責于朝堂,次年病卒。這是唐代道佛二教互爭地位高低,道教在政治上得到李唐皇室支持,而取得第一次優勢的地位。貞觀十三年,道士秦世英又控告法琳毀謗皇宗老君,李世民派人嚴行勘問,將其流放益州而死于途中,再次給予佛教徒以沉重的打擊。高宗李治,昏庸無能。嗣位之初,政權執掌在長孫無忌、諸遂良等貞觀老臣之手,遵守貞觀遺規,繼續奉行崇道抑佛的政策。永徽五年(654),他從尼寺里召太宗時的才人武則天入宮為昭儀。次年廢皇後王氏,立武則天為皇後,並參預朝政,後稱天後。顯慶五年(660)以後,政權已全歸武則天掌握,她欲以周代唐,便依靠佛教大造篡權奪位的輿論。因之,佛道輕重關系逐漸發生變化。但李治為維護唐王朝的統治,仍采取了以下一些崇道措施︰(一)據《舊唐書•高宗本紀》下載︰乾封元年(666)二月,他親到亳州拜謁老君廟,追號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立祠堂;其廟置令、丞各一員,並改陽谷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免除徭役一年。(二)以《老子》為上經,令王公百僚皆習,並將其列為科舉取士的考試內容。上元元年(674)十二月,天後上表,以為國家聖緒出自玄元皇帝,請令王公百僚皆習《老子》,每歲明經一準《孝經》《論語》例試于有司。儀鳳三年(678)五月,高宗下詔︰「自今已後,《道德經》並為上經,貢舉人皆須兼通。」12(三)提高道士地位和優寵道士。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九載︰儀鳳三年(678),高宗李治令道士隸宗正寺,班在諸王之次。唐代的宗正寺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務機構,將道士歸它管理,即視男女道士為自己的本家。高宗對王遠知的弟子潘師正甚為崇敬,不僅親切召問「山中有何所須」,還在他隱居的嵩山逍遙谷造崇唐觀一所,嶺上別起精思觀以處之。又在谷口特為之開一門,號游仙門,于苑北置尋真門。時太常奏新造樂曲,高宗又令以《祈仙》《望仙》《翹仙》為名。前後贈詩凡數十首。其對道士的恩寵之隆,可見一斑。(四)興建道觀。高宗時,各地興建道觀較多。如顯慶元年(656)立「昊天觀」和「東明觀」;顯慶二年(657)立「宏道觀」;乾封元年(666)于兗州界置紫雲、仙鶴、萬歲觀,天下諸州皆置觀一所。直到臨死前,還于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四日下詔︰「朕之綿系,兆自元元。常欲遠葉先親,光宣道化,變率土于壽域,濟蒼生于福林。……可大赦天下,改永淳二年為宏道元年,仍令天下諸州置道士觀,上州三所,中州二所,下州一所,每觀度道士七人,以彰清靜之風,佇洽無為之化。主者施行,是則奉先尊祖,復樸還淳之旨也。」13據說他在宣詔時,已經「氣逆不能上馬」,是夕,即「崩于真觀殿。」14可見至死不忘尊奉老君,扶持道教,以維護李唐「綿系」。但武則天為欲依靠佛教勢力,取李唐而代之,並且掌握了實權,故高宗李治已不能像太宗李世民那樣給道教以強有力的支持。顯慶元年(656)五月,以玄奘為首的佛教徒要求調整道先佛後的關系,李治于次年六月召集二教代表對此進行辯論,朝中大臣也有附和佛教者。到上元元年(674)八月,李治只好下詔宣布︰「公私齋會及參集之處,道士女冠在東,僧尼在西,不須更為先後。」15道佛二教平起平坐。武則天上台後,一面對佛教徒厚加賞賜,大肆營造佛堂、佛像,盡力扶持佛教;一面又毅然改變高祖李淵以來的崇道政策,下令削去太上老君的「太上玄元皇帝」尊號,規定「釋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接著又罷貢舉人習《老子》的規定,自制《臣軌》兩卷,令貢舉人為業。神龍元年(705)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崔玄暐、敬暉等以恢復李唐為號召,誅殺武則天的嬖臣張易之、張昌宗,迎立中宗李顯復位。中宗復位後,立即于同年二月「復國號,依舊為唐。……老君依舊為玄元皇帝。……令貢舉人停習《臣軌》,依舊習《老子》。」16但中宗李顯也是庸懦無能之輩,即位不久,皇後韋氏干預朝政。韋氏復仿效武則天,依靠佛教勢力,並與武氏集團相勾結,陰謀篡奪政權。于景龍四年(710)六月,毒死中宗李顯,臨朝稱制。道士馮道力「善于佔兆」,向李隆基密布「誠款」,李隆基帥兵「斬關而進」,盡誅韋、武黨羽,擁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睿宗在位不久,即傳位李隆基。玄宗李隆基鑒于武氏、韋氏均依靠佛教勢力篡奪李家王朝的事實,自即位之日起,便大力推進開國以來的崇道政策,以提高道教地位,促進道教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時期,這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玄宗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盡量神化「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狂熱。首先,他本人多次親到玄元皇帝廟謁拜,並不斷提高老子封號。天寶二年(743)追尊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天寶八載又尊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寶十三載再次尊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同時並為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加「大聖皇帝」之字,太穆、文德、則天、和思、昭成皇後加「順聖皇後」之字。這樣,使唐代開國以來的帝、後均和「大聖祖」老子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借以維護李唐王朝的統治。其次,一再令天下諸州普遍建立玄元皇帝廟,並給其廟改名。開元十年(722),下詔令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每年依道法齋醮。開元十九年五月,令五岳各置老君廟,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又詔令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在玄宗的一再詔令之下,全國各地都興建了玄元廟,其建築也極其富麗堂皇。又多次下令給玄元廟更改名稱,加西京改太清宮,東京改太微宮,諸州改紫極宮,並為之選配道士,賜贈莊園和奴婢等。再次,大肆制作玄元皇帝神像,分布天下。據《唐鑒》卷九記載,開元二十九年正月,玄宗自稱夢見玄元皇帝,並告之曰︰「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玄宗遂遣使求得于周至樓觀山間,閏四月,迎置興慶宮。五月,令圖寫玄元真容,分送諸州開元觀安置,並詔令所在道士女冠等皆具威儀法事迎候,像到七日夜,設齋行道,仁各賜錢用,充齋慶之費;自今以後,常令講習道經,以暢微旨;所置道學,須加倍敦勸,使有成益。詔書又令︰「今者真容應見,古所未聞,福雖始于邦家,慶宜均于士庶,其親王、公主、郡主、縣主及內外文武官等,並量賜錢,至休假之辰,宜以酒食,用申慶樂,諸道節度使及將士等亦且準此。」17他不僅圖寫「真容」,而且還于天寶三載三月,令兩京及天下諸州于開元觀以金銅鑄玄元等身天尊各一軀。太清宮成,又命于太白山采白玉為玄元聖容,又以白玉作玄宗聖容侍立于玄元之右。天寶八載又于太清、太微宮聖祖前,更立孔子及「四真人」像以列左右;並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之像作為玄元的陪祀,從而樹立了老君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天寶元年正月,陳王府參軍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見于丹鳳門之通衢,告賜靈符在尹喜之故宅。」18玄宗即派人就函谷關尹喜台西發得之,乃置玄元廟于大靈坊,並以函谷寶符潛應年號,改元「天寶」,又改桃林縣為「靈寶縣」,晉升田同秀為朝散大夫。時人皆疑寶符為同秀所作,而玄宗卻大加贊賞。此後,人稱親見玄元皇帝者不絕。正如範祖禹《唐鑒》所稱︰「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矣。明皇崇老喜仙,故其大臣諛,小臣欺,蓋度其可為而為之也。不惟信而惑之,又嘗以勸之,則小人孰不欲為奸罔哉?」第二,盡量提高道士的社會地位。首先,他于開元二十五年(737)七月,再次下令重申︰「道士女冠宜隸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檢校。」並規定︰凡道士女冠有犯法者,須按道格處分,州縣官吏一律不得擅行決罰,違者處罪,借以維護道教的尊嚴。其次,他經常召見道士,拜官賜物,甚至親受法,以道士為師。開元九年,玄宗遣使迎天台道士司馬承禎入京,親受法,前後賞賜甚厚。及還山,玄宗賦詩相贈。十五年又召至都,並令其于王屋山自選形勝,為之建陽台觀,玄宗親自題額,並賜絹三百匹,以充藥餌之需。又令玉真公主及光祿卿韋韜至其所居修金齋,復加贈賜。對其弟子李含光也甚尊寵。天寶四載十二月,玄宗命中使齎璽書征之入京,館于禁中,每欲咨詢,必先齋沐。含光還山,乃敕楊、許故宅紫陽觀居之,並明令禁止樵采。天寶七年三月十八日,玄宗受《上清經》于大同殿,先遣使至茅山告含光受經之期,遙禮度師,賜號玄靜先生,並賜法衣,以伸師資之禮。第三,規定天下諸州均須遵守道教節日制度。開元二十二年十月十三日,玄宗下令︰「道家三元,誠有科戒……今月十五日是下元齋日,禁都城內屠宰,自今已後,兩都及天下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並宜禁斷屠宰。」19開元二十五年又下令規定︰每年道教教主玄元降生日,天下諸州皆須設祭祀。天寶七載又下令規定︰「自今已後,天下每月十齋日,不得輒有屠殺。」並且對道教代表人物和各地的靈山仙跡,都規定了崇禮醮祭制度。第四,設置崇玄館,規定道舉制度,以「四子真經」開科取士,並設置玄學博士。開元二十一年正月,制令士庶家均須藏《老子》一本,每歲貢舉人量減《尚書》《論語》兩條策,加《老子》策。開元二十五年正月,初置玄學博士,每歲依明經舉。二十九年正月,制令兩京及諸州各置崇玄學,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每年準明經例考試,稱為「道舉」。另外又「降制」︰「諸色人有能明《道德經》及《莊子》《列子》《文子》者,委所由長官訪擇具以名聞,朕當親試,別加甄獎」。20天寶元年二月又規定將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列子、庚桑子分別號為通玄真人、沖虛真人和洞虛真人,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崇玄學置博士、助教各一員,學生一百人。次年正月,又將崇玄學改為崇玄館,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更置大學士員。並規定大學士以宰相為之,領兩京玄元宮及道觀。第五,規定以《道德經》為諸經之首,親自為之作注,頒示天下。開元二十一年,玄宗親注《道德經》,二十三年又修《義疏》。天寶二年,詔令崇玄館學士于三元日講《道德》《南華》諸經,群公百闢,咸就觀禮。為了突出《道德經》的地位,天寶四載十月下詔規定︰其墳籍中有載玄元皇帝、南華等真人猶稱舊號者,並宜改正;宜以《道德經》列諸經之首,其《南華真經》等,不宜編在子書。天寶十四載十月,頒示《御注老子》並《義疏》于天下,令學者習之。第六,搜集天下道書並進行整理和傳播。玄宗在即位之初,即先天元年至二年(712∼713),命太清觀主史崇玄及昭文館、崇文館學士崔」,湜,盧藏用、沈佺期、員半千、薛稷等修《一切道經音義》及《妙門由起》等共約150卷,玄宗親自為《一切道經音義》作序。開元中,又發使搜求道經,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總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謂五千七百卷),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編纂的《道藏》。為了使道經廣為流布,天寶八載下敕︰今內出《一切道經》,宜令崇玄館即繕寫,分送諸道采訪使,令館內諸郡轉寫,其官本便留采訪郡太一觀持誦。天寶十載又命寫《一切道經》五本(部),頒賜諸觀。第七,大力倡導齋醮和道教樂曲。《舊唐書•禮儀志》稱,玄宗御極多年,尚長生輕舉之術,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興,焚香頂禮。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煉醮祭,相繼于路。投龍奠玉,造精舍,采藥餌,真訣仙跡,滋于歲月。因為玄宗崇尚齋醮,故特別愛好各種齋醮樂曲,並組織創作。據《新唐書•禮樂志》載,開元九年,玄宗命司馬承禎制《玄真道曲》,李含光制《大羅天曲》,賀知章制《紫清上聖道曲》。開元二十九年及天寶四載,他還先後自制《霓裳羽衣曲》《紫微送仙之曲》等奏于太清宮。天寶十載還在內道場親自教諸道士步虛聲韻。由于玄宗的崇道,當時一些公主妃嬪,多有入道為女真者,楊貴妃也被度為太真宮女道士。朝臣中如宰相李林甫等,皆請舍宅為觀,太子賓客賀知章清為道士,詩人李白也加入道教。僅長安城中的道觀就有三十所之多。王公大臣對他的「尊道教」,「表賀無虛月」,道士升官進爵者頗不乏人。安史之亂一度波及「仙山瓊閣」,遂使「正教凌遲,兩京秘藏,多遇焚燒」。d許多「洞天福地」,也被侵佔。盡管如此,唐代的崇道政策並未根本動搖。在肅宗李亨平息了安史之亂後,直到僖宗李儇,無不繼續「尊祖」、「崇本」,采取許多崇道措施,使道教在中唐以後逐步恢復並繼續發展。其中,尤以武宗李炎在位時最為突出。武宗李炎是繼玄宗之後又一個熱烈崇道者。他「在藩時」即「頗好道術修攝之事」。開成五年(840)正月,剛即位便下敕規定︰二月十五日大聖祖玄元皇帝降生日為降聖節,令兩京及天下諸州府設齋行道作樂,賜大酺三日,軍期急速亦不在此限,永為常式。是年秋,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道場,武宗親至三殿于九天玄壇受法,以歸真為師。會昌元年(841)六月,又以衡山道士劉玄靖(一作靜)為銀青光祿大夫,充崇玄館學士,賜號廣成先生,令與道士趙歸真于禁中修法。會昌三年夏,作望仙觀于禁中。四年三月,以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五年又迎羅浮道士鄧元起(一作超),復造望仙樓于禁中,同時還建降真台,均極盡奢侈豪華。由于武宗的崇道,道士趙歸真、劉元靖、鄧元起等人的慫恿排佛,加以宰相李德裕的贊同,遂釀成會昌滅佛事件。武宗下令檢括天下寺院及僧尼人數,並省天下佛寺,以「懲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將使**黔黎,同歸皇化」。表明他的廢佛,是為了扶持道教。結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e時五台僧人多亡奔幽州,李德裕命人封鎖居庸關,凡有游僧入境則斬之。這是唐代開國以來對佛教最大的一次打擊。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日益嚴重,與盛唐時期相比,道教也相對由盛而衰。但唐玄宗以後的統治者仍然奉行崇道政策,繼續扶植道教,不斷給道教上層人士封官晉爵,饋贈財帛,乃至延入宮闈侍奉,親受法,並不斷興建宮觀,發展道徒,促使道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繼續得以恢復和發展。據杜光庭于中和四年(884)十二月十五日的記載,唐代從開國以來,「所造宮觀約一千九百余,所度道士計一萬五千余人,其親王貴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莊為觀並不在其數」。f在道教理論建設方面,唐代許多道教學者汲取儒釋的一些思想,對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作了全面的發展,它不僅為宋元道教理論的拓展創造了條件,而且在中國思想史和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個時期,涌現了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王玄覽、李榮、司馬承禎、吳筠、李筌、張萬福等,特別是以成玄英、李榮為代表的重玄派,對當時和以後道教理論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自曹魏時道士孫登「以重玄為宗」解釋《道德經》以來,道教中逐漸形成一個重玄派。發展到唐初,經成、李等人的系統論述並汲取佛教中觀思想,遂成為當時《老子》學中最有影響的流派。該派闡釋《老子》有兩大特征︰一是援《莊子》入《老子》,二是援佛學入《老子》。因此,重玄派也給佛教思想以影響,如佛教三論宗著作中即多次提到「重玄」的概念。唐玄宗注疏《老子》吸收了重玄派的某些觀點;王玄覽的《玄珠錄》明顯受重玄派思想方法影響;孟安排《道教義樞》集道教教義之大成,其中多為重玄派闡說的義理;重玄派闡釋《老子》的一些哲學範疇如「理」、「心」、「性」等對宋明理學的形成具有相當的影響。經重玄派和其他道教思想家的闡發,唐代道教思想更為思辨化,更富哲理性。道教科儀,在唐代也有較系統的發展。隨著大量宮觀的興建和道士人數的增多,對齋醮儀式和科律的需求日增,《全唐文》中所收名目繁多的各種齋詞、醮詞、青詞、嘆道文、懺文等,正是當時道教科儀繁榮的記錄。唐玄宗時,道士張萬福編撰科儀經文《傳授三洞經戒法略說》《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靈寶道士受三洞經戒法擇日歷》《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立成儀》等,是繼陸修靜之後的進一步發展。與張萬福大致同時的玉清觀道士朱法滿則編《要修科儀戒律抄》十六卷,摘抄五十余種道書,實為當時道教科儀戒律的縮影。唐末五代的杜光庭著《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將道教主要道派的齋醮儀式加以統一並使之規範化,集唐代道教齋醮科儀之大全,他制定的道門科範,至今仍為道教所沿用。當時道教界十分注重宗教戒律的傳授,齋醮儀式也更趨完備和規範化。唐代對宮觀經濟也予以扶持。按唐制,「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g可見唐初道士可分得口分田。朝廷先曾規定︰「道士通《三皇經》者,給地三十畝」,後改為「道士通《道德經》者,給地三十畝」。h除口分田外,對一些著名宮觀還別有賞賜。武德二年(619)賜樓觀台土田十頃及仙游監地充莊。弘道元年(683),詔葉法善天師,封岳地方四十里,充觀長生之地,禁樵采,斷田獵。唐玄宗賜西京太清宮、東京太微宮近城莊園各一所,並量賜奴婢等,使宮觀佔有了一定量的田產。另外,宮觀還通過繼承遺產、購置、「官人百姓將莊田宅舍布施」等方式獲得田莊。賀知章記述龍瑞宮周圍方圓幾十里都為其所管山界,表明某些大的道教宮觀擁有的田產十分可觀。但當局對于限外佔田,也有所限制,對多佔的土地,則予以收回。宮觀除經營田莊而外,還通過營構宮觀建置房產。有的以敕賜財物造宮觀,如中和三年(883)郭遵泰監在青羊宮,土木之工並用內庫宣賜;有的將香燈齋醮所得財施崇葺觀宇,興置像設。這些房地產成為宮觀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宮觀對社會經濟也產生一定影響,出現了圍繞宮觀開展的經濟活動,如生產、販賣道教法事所需的器物,專業的寫經、鑄像等。如唐末五代四川成都的「蠶市」,就是道教節日或重**事活動時在道觀周圍形成的臨時集市。據杜光庭《道教靈驗記》記述,蠶市一般是三月三日在宮觀周圍進行,並有受活動等。實為近代廟會經濟之雛形。唐代道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亦不容忽視,社會各階層都有信仰道教的。除唐皇室崇道外,大臣百官中也有不少人信奉道教,向往神仙。有的自願棄官為道士,有的則居官學道,有的與道流過從甚密。由于向往神仙長生,上層社會中服食道教丹藥蔚然成風。尉遲敬德晚年篤信仙方,飛煉金石,服食雲母粉;李德裕好服藥,有道士李終南授以丹砂丸;李抱真晚年好方士,以冀長生,有孫季長為之煉金丹。高處廟堂之上者如此熱衷道教,退居山林的隱士更與道教有不解之緣。當時不少著名隱士實為「道隱」,雖未正式隸身道流,實則行徑與道士無異,多以道教思想、方術自慰自娛。文人學士將崇尚道教、與高道作方外游視為風雅。陳子昂「早愛赤松游」,顏真卿「德慚好道」;李白、賀知章干脆受入道。在尋常百姓日常民情風俗中道教的影響更是比比皆是。在廣泛表現社會生活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更能感受到道教的深遠影響。唐詩中有許多以宮觀、道士為素材的題詠,詠嘆神仙世界的奇譎瑰麗,渴望飛升入仙班成為唐詩的一大主題。唐人傳奇小說中亦充滿道教神仙故事。唐代文人畫多取材于道教神仙人物。吳道子在洛陽老君廟畫「老子化胡經變相」等壁畫。憲宗時曾刻板印行《老子化胡八十一化圖》。道教對神仙世界的想象,啟發了唐代宮廷建築的設計,道教音樂不絕于皇宮之中。可見,道教對唐代文學藝術的發展也頗具影響力。道教的影響還遠播海外。高祖李淵曾派使臣到高麗送天尊像,又派道士到高麗宣講《老子》。道教還傳入真臘,當地人「尤信道士」。i日本也傳入道教經書,故王維在《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並序》中有「金簡玉字,傳道經于絕域之人」。唐太宗令道士成玄英等與玄奘合作將《道德經》譯為梵文,王玄策在印度建碑文宣傳道教自然無為思想。這些都表現出盛唐時代道教的興盛景象。承唐余緒的五代道教五代十國是晚唐藩鎮割據的繼續和進一步發展。在五代的「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不過十余歲,甚者三四歲而亡」。j出現「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k的局面,各國各代王朝統治的時間都很短促。但帝王中仍有不少因襲唐代風氣,崇信道教者。如後唐明宗李嗣源,鑒于「天下宮觀,久失崇修」,為了「復我真宗」、「期上玄之福佑」,于天成(926∼929)中曾大力修復道教宮觀,四方凡有玄元皇帝宮殿處,均整飾一新,並給上清宮崇道觀重制牌額。長興四年(933),又召道士二十人于中興殿修金醮,七日而罷。後晉高祖石敬塘也「素尚玄元」,即位之初,曾屢召道士張薦明,問以治國之道,請其宣講《道德經》,並拜他為師。天福五年(940)十一月,又「令以道德二經雕上印板,命學士和凝別撰新序冠于卷首,俾頒行天下」。l後周世宗柴榮,大力推行崇道抑佛政策,在毀佛的同時,又親切召見華山道士陳摶,問以黃白、飛升之術,賜號「白雲先生」。閩主王瞞(原名延鈞),頗好神仙之術,對道士陳守元極為信任,造寶皇宮,以守元為宮主,並拜之為師,親自受,取道名玄錫。其子昶即位後,拜道士譚紫霄為正一先生;又拜陳守元為天師,賜號洞真先生,對其更為寵信,「乃至更易將相,刑罰選舉,皆與之議。守元受賂請托,言無不從,其門如市」。n天福二年(937)四月,造作紫微宮,飾以水晶,土木之盛,倍于皇宮。天福四年(939)四月,又作三清殿于禁中,以黃金數千斤鑄寶皇大帝、天尊、老君像,晝夜作樂,焚香禱祀,求神丹,政無大小,皆由寶皇命決之。前蜀王建,拜道士杜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號廣成先生。其子王衍繼位後,更是大修宮殿,仿效李唐尊老子為聖祖,于乾德五年(923)「起上清宮,塑王子晉像,尊以為聖祖至道玉宸皇帝,又塑建及衍像侍立于其左右;又于正殿塑玄元皇帝及唐諸帝,備法駕而朝之」。nd其他如吳王楊行密,寵信道士聶師道,尊為「問政先生」。卒後,追贈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吳越王錢霮,親往余杭大滌洞拜訪道士閭丘方遠,並為其築室宇居住。廣順二年(952),吳越錢弘俶在位,為道士朱霄外修建天台桐柏崇道觀,築室于上清閣西北用以收藏道經,並賜金銀字經二百函及三清銅像。南唐李癉對道士王犧霞,李煜對道士譚紫霄,均甚表崇敬。李煜曾召譚紫霄至建康,賜以道號,階以金紫,紫霄皆讓而不受。燕主劉守光曾以道士劉哲(即劉海蟾)為相。事實說明,五代十國的封建統治者在兵荒馬亂之中盡管自顧不暇,但不少人對道教仍然崇奉和扶持。他們尊寵道徒,興修宮觀,收集散失的道書,命道士宣講道經等,這對道教的繼續維系和發展,不能不產生一定的影響。北宋的崇道經過五代十國的動亂和分裂,北宋王朝建立後,又歸于統一。北宋的封建統治者繼承唐代儒道佛兼容和對道教的崇奉扶持政策。真宗和徽宗時期是前後兩個**,然而這一政策的奠基者,乃是開國君主太祖和太宗兩兄弟。太祖趙匡胤在未作皇帝之前,便與道士有所交往。他在奪取後周政權時,也曾利用「符命」為其制造輿論。特別是華山道士陳摶,曾以此幫助他積極爭取群眾。稱帝以後,盡管尚在戎馬倥傯之際,即對發展道教給予極大的關注。他親自召見道士蘇澄(一作蘇澄隱)、王昭素等人,並登門請教「治世養生之術」,賜贈封號財物。他還集京師道士對其學業進行考核,並斥退品學不良者,以提高道教的素質;又對張陵以後道教的「寄褐」等陋習作了整頓,這些對道教本身的發展都大有好處。太宗趙光義召見道徒的活動更為頻繁,並對黃白等術頗感興趣。在他統治時期,陳摶、丁少微、王懷隱、陳利用、郭恕先、張契真、趙自然、柴通玄等人均曾受到尊寵。他還不斷地興建宮觀,又積極搜集道書,命散騎常侍徐鉉、知制誥王禹偁等校正,刪去重復部分,共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寫演分賜宮觀。本來由于五代之亂,造成「道教微弱,星弁霓襟,逃難解散,經籍亡逸,宮宇摧毀」ne的衰敗局面,經過宋初太祖和太宗的大力扶持之後,遂使道教得以逐漸恢復,並為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到真宗趙恆時,便把這種崇道政策推向了一個**。真宗時,趙宋王朝的統治已日益鞏固,社會經濟也比較繁榮。「澶淵之盟」以後,外部威脅暫告緩和,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來扶持道教。他欲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作法,但因自己姓趙,不便奉老子為聖祖,于是從道教中另立一位趙姓者作為聖祖,由此天神降臨並賜語以維護趙宋王朝統治之類的神話故事迭出。據《續資治通鑒》卷二十七載,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真宗于崇政殿之西序,告訴宰臣王旦、知樞密院事王欽若等人說︰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將半,他忽見神人星冠絳袍來告之曰︰「來月三日,當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此後,他接到皇城司的報告︰左承天門屋之南角,有黃帛曳于鴟吻之上。他遣中使往視,其帛長二丈許,緘一物如書卷,纏以青縷三周,封處隱隱有字,蓋神人所謂之天書。王旦等听後,皆再拜稱萬歲;並同步至承天門,焚香望拜,命內侍周懷政、皇甫繼明升屋取書,由王旦跪奉進。真宗再拜受書,置輿上,復與王旦等步導至道場,授知樞密院陳堯叟啟封。上有文曰︰「趙受命,興于宋,付于恆,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既去帛啟緘,命堯叟讀之,其書黃字三幅,詞類《尚書•洪範》、老子《道德經》,始言真宗能以至孝至道治世,次諭以清淨簡儉,終述世祚延永之意。讀訖,藏以金匱。群臣入賀,于崇政殿賜宴。遣吏部尚書張齊賢等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及京城祠廟。大赦改元,百官並加恩,改左承天門為左承天祥符門。同年四月,又稱天書復降于大內之功德閣;六月八日,又有天書下降于泰山。真宗備法駕詣殿拜受之後,仍授陳堯叟啟封宣讀,其文曰︰「汝崇孝奉吾,育民廣福。錫爾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國祚延永,壽歷遐歲。」史稱︰「自天書議起,四方貢諛者日多,帝好之彌篤。」nf以至「一國君臣如病狂然。」ng大中祥符五年十月,真宗趙恆又告訴輔臣︰他夢見原先降臨的那位神人傳玉皇之命雲︰「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令再見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翌日,復夢神傳天尊言︰「吾坐西,斜設六位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設道場。五鼓一籌,睹靈仙儀衛天尊至。天尊就坐後,命真宗前,語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趙之始祖,……後唐時,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總治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言罷,即離坐乘雲而去。nh真宗講完之後,立即召王旦等至延恩殿,指示他們參觀天尊降臨之所,並以此布告天下。閏十月,真宗遂上聖祖號曰︰「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聖母號曰︰「元天大聖後」,並下詔︰「聖祖名︰上曰‘元’(玄),下曰‘朗’,不得斥犯。」ni于是一個道教神人、趙氏始祖便這樣有名有姓地產生了。為了避趙玄朗之諱,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又將老子的太上玄元皇帝稱號改封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七年九月,尊上玉皇大帝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就此將道教與趙宋王室緊密地連在一起。由于「天書下降」,真宗更熱衷于興建宮觀。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便決定修建玉清昭應宮以供奉「天書」,並任命丁謂為修宮使,林特為副使,專總其事。每天役使的軍民工匠達數萬人,大中祥符七年十月建成,總二千六百一十區。令宰相王旦為玉清昭應宮使。此外,大中祥符二年十月(一說七月)又昭令天下並建天慶觀。七年十二月,又于京城左承天門天書下降處建元符觀。至于所謂趙氏「聖祖」,除了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已決定以玉清昭應宮玉皇後殿為聖祖正殿和天下州府軍監天慶觀並增置聖祖殿之外,同時還改兗州曲阜縣為仙源縣,蓮景靈宮、太極觀于壽丘,以奉聖祖及聖祖母。同年十二月又決定在京城擇地再新建景靈宮以奉聖祖,以參知政事丁謂為修景靈宮使,權三司使林特副之,並以宰相向中敏為景靈宮使。天禧二年(1018)閏四月,奏稱皇城拱聖營西南真武祠側出「靈泉」,病者飲之多愈。真宗即命于其地建祥源觀。在大興宮觀的同時,又鑄造玉皇、聖祖等「聖像」,並制定許多節日︰(一)正月三日為天慶節。即托稱天書下降于左承天門之日。規定休假五天,兩京及諸路州、府、軍監前七日建道場設醮,斷屠宰,節日中,士庶特令宴樂,京師燃燈。(二)六月六日為天貺節。即托稱天書下降于泰山之日,令兗州及其余諸州皆建道場設醮,京師斷屠宰,百官行香上清宮。(三)四月一日為天禎節。即托稱天書下降于大內功德閣之日,其慶祝活動的規定與天貺節同。宋仁宗後因避仁宗趙禎之諱而改稱「天祥節」或「天祺節」。(四)七月一日為先天節。即托稱「聖祖」趙玄朗下降日。(五)十月二十四日為降聖節。即托稱「聖祖」降臨延恩殿之日。此外,真宗還親自制定了有關朝拜聖祖、玉清昭應宮、景靈宮等敬神樂章,造作道書。真宗召見道流的活動也特別多,或贈詩,或贈送錢物,或賜名封號,或授以官爵,或為之興建道觀,諸如此類,史不絕書。如趙自然、秦辨、趙抱一、賀蘭棲真、柴通玄、鄭榮、張無夢、王鼎、張正隨等,均曾受到他的恩寵。天禧三年八月,他還大會道、釋于天安殿,建道場,參加者達一萬三千余人。他非常重視對道書的收集和整理,命王欽若領校道經,任張君房為著作佐郎,專修《道藏》。到天禧三年編成《大宋天宮寶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張君房又撮其精要,輯成《雲笈七?》一百二十二卷。大中祥符二年二月,詔令道士不得以親屬住宮觀,犯者將加嚴懲,即對道教繼續進行整頓。由于真宗興修宮觀,大搞崇道活動,遠近不堪其擾,加以天禧以來,日侈一日,已成「國用不足」的原因之一。當時朝臣如孫奭即對真宗提出批評︰「天何言哉?豈有書也?」以後仁宗繼位,將「天書」陪葬真宗,在崇道活動上稍有節制,但對開國以來的崇道政策並無根本改變。宮觀的興建與道場齋醮仍甚頻繁;寵信道士如故,封官賜號不絕。神宗趙頊于熙寧(1068∼1077)中,更增神仙封號,初真人,次真君。又補道職,差官考試,以《道德經》《靈寶度人經》《南華真經》等命題,仍試齋醮科儀祝讀。徽宗趙佶即位後,是北宋第二個崇道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他和真宗一樣,也托稱「天神下降」而興道。據《續資治通鑒》卷九十一記載︰徽宗還在藩邸時,即自稱曾夢見老君面諭︰「汝以宿命,當興吾教」。政和三年(1113)十一月,又宣稱他看見玉津園東有天神降臨,並親自作《天真降臨示現記》頒示天下。道士林靈素迎合旨意,于政和七年二月,稱青華帝君夜降宣和殿及火龍神夜降內宮,「假帝誥、天書、雲篆」。徽宗乃會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寶宮,俾靈素宣諭其事。林靈素又宣稱︰「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號青華帝君者,主東方,攝領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nj于是,徽宗便以道教教主自居,同年四月授意道錄院正式冊封他為「教主道君皇帝」,「令天下歸于正道」,道教幾成國教。(二)為了發展道教,徽宗不顧國家財力的匱乏,大興宮觀。崇寧元年(1102)七月,建長生宮于京師,以祠熒惑。大觀元年(1107)九月,在趙匡胤舉兵反周的陳橋建顯烈觀。政和三年四月,在他出生地福寧殿東建玉清和陽宮,後因他自稱為神霄玉清王下凡,于政和七年五月又改名玉清神霄宮。政和五年四月,于京師建葆真觀。六年四月又在皇宮附近建上清寶宮,並于城上作復道使與皇宮相通,以便他經常前往作齋醮和授等事。又鑄神霄九鼎,以奉安于該宮之神霄殿。同年九月,又令天下洞天福地普遍修建宮觀,塑造聖像。七年,又令將全國天寧萬壽觀改建為神霄玉清萬壽宮,仍于殿上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帝君神像。凡改建「不虔」或執行不力者,均先後受到懲處。宣和元年(1119)八月,京師神霄宮建成,徽宗親自撰文並書寫《神霄玉清萬壽宮記》,令京師神霄宮刻于碑,以碑本賜天下摹勒立石。于是神霄玉清之祠遍天下。在崇寧、大觀年間,還于茅出建元符萬寧宮,龍虎山遷建上清觀,增建靖通閹、靈寶觀等。繼唐代之後,宮觀又盛極一時。(三)為神仙人物加封賜號。政和六年九月,加封玉皇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仁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次年五月,又上地*徽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宣和元年六月,又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為「致虛觀妙真君」,配享混元皇帝。此外,對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張道陵、陸修靜、陶弘景、翊聖、真武、關羽等或賜「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並對岳瀆、城隍、山神、龍神以及江河神等神也大加封賜。(四)仿照朝廷官吏的品秩,設立道官道職。據《宋史•徽宗本紀》載,重和元年(1118)十月,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有諸殿侍晨、校籍、授經等,相當于朝廷的待制、修撰、直閣等官吏。其中職位最高者為「金門羽客」,身帶金牌,出入禁闥。(五)徽宗多次下詔令天下郡縣搜訪知道法、有道術的道士。當時如劉混康、魏漢津、徐神翁、王仔昔、王老志、張虛白、王文卿、張繼先、王允誠等均受到徽宗的親切召問與封賜,其中尤以林靈素權勢最為顯赫,以至「出入呵引,至與諸王爭道」,他與王允誠被稱為「道家兩府」。nk為提高道士的社會地位,除了給道士以各種封賜之外,大觀元年(1107)二月,徽宗還下詔規定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政和三年十月,下詔規定凡冬祀大禮及朝景靈宮,並以道士百人執威儀為前導。政和七年正月,令天下道士免階墀迎接衙府,與郡官監司相見,依長老法。宣和元年三月,又詔令天下知道觀道士與監司、郡縣官以客禮相見。徽宗本人在接見道士時,也常以客禮相待。當時一些道教首領的實際地位已超出一般大臣之上。許多道士不僅授有道官道職,均享有傣祿,而且每一齋施,動輒數十萬,每一觀給田亦不下數百千頃。(六)提倡學習道經,並設立道學制度和道學博士。政和七年八月,徽宗根據宣和殿大學士蔡攸建議,將《亢桑子》《文子》列入國子學,與《莊子》《列子》並行。又親自為《道德經》作注。重和元年因知兗州王純奏請,令學者治《御注道德經》,間于其中出題。同時又下詔規定︰「自今學道之士,許入州縣學教養,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經,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nl凡初入學者稱為道徒,以後每年進行考試,根據其考試的成績分別授以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隱士、逸士、志士等名號,按五品到九品撥放。又依儒學貢士法,學道之士可通過考試升為貢士,到京入闢雍(北宋末年太學之預備學校,或稱「外學」)學習,然後每三年參加「大比」,殿試合格者即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職。為了普及道經的學習,又令道錄院選擇道經數十部,鏤板頒之州郡。同年九月,又下詔規定︰太學、闢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後又規定「諸州添置道學博士,擇本州官兼充。」通過以上措施,促使道、儒合一。到宣和二年正月,遂下令「罷道學,以儒、道合而為一,不必別置道學也。」d(七)編修道教歷史。據《宋史•徽宗本紀》載︰重和元年九月,「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為紀、志,賜名《道史》。」其體制仿照《史記》《漢書》分為紀、志、傳三部分。據《混元聖紀》卷九記載︰「道紀斷自天地始分,以三清為首,三皇而下,帝王之得道者,以世次先後列于紀。以天地、宮府、品秩、輿服、符、儀範、禁律、修煉、丹石、靈文、寶書等為十二志。男真自風後、力牧而下,女真自九靈元君而下,及臣庶之得道者,各以世次先後為傳。」又謂《道史》起自龍漢(道教年號),止于五代,宋代部分則稱為《道典》。這當是我國官修的第一部全面敘述道教歷史的巨著。今已失傳。(八)訪求道經和編修《道藏》。崇寧(1102∼1106)中,徽宗即詔令天下搜訪道教遺書,令道士校定,至崇、觀間,大藏已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政和三年十二月,又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編修《萬壽道藏》,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鏤板完畢,即進板于東京。將全藏刊板刷印,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北宋統治者的崇道,原為鞏固趙宋王朝的統治。但正當崇道之事方興未艾之際,金人已經兵臨城下。徽宗這位自稱天神下凡的教主道君皇帝連同他的兒子欽宗趙桓以及全家婦孺,被金人「悉虜以去」,成為金人階下囚。但他猶常身穿紫道袍,頭戴逍遙巾,保持道士裝束,表明他的崇道思想始終未變。綜上表明,隋唐至北宋,道教受到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大力扶持,道教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是道教史上的興盛時期。南北道派在互相交融的基礎上,茅山宗一直處于主流的地位。樓觀道在隋唐之際也有較大的發展,而其教義方術亦頗受茅山宗的影響。這一時期,道教在理論方面的發展尤其突出。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如唐之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筌,五代十國時的杜光庭、彭曉、譚峭、閭丘方遠,北宋時的陳摶、張伯端、陳景元、賈善翔等,都是道教史上或學術史上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大多出自茅山宗。他們或著書立論以闡述自己的學說,或通過整理注釋道經以發揮自己的思想,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在道教的教理、歷史、修持方法和醫學、藥物學、養生學以及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軍事思想等許多方面,都作出了貢獻。其中許多著作不僅對當時道教思想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且對中國古代學術文化也有相當的影響。特別是道教的「重玄」之學,經過隋唐諸多道教學者的闡發,建立了一套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形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學派,對于推進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作用。隋唐時代,道教的外丹術特別興盛,著名的煉丹術士和創作的外丹經訣特別多,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也特別大,故被稱為道教外丹術的「黃金時期」。但在晚唐、五代以後,以鐘呂為代表的內丹思想有了較大發展,為南宋金元金丹道派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注︰147dfne《道藏》第11冊1頁,第6冊862頁,第17冊855頁,第9冊346頁,第11冊7頁,第32冊16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281012141618e《舊唐書》第16冊5089頁、5089頁,第1冊17頁,第3冊918頁,第1冊112頁,136、137頁,214頁,第2冊606頁,中華書局1976年3l《冊府元龜》第10冊9768頁,第1冊609頁,中華書局,1960年5i《隋書》第1冊94頁,第6冊1837頁,中華書局,1973年6n《資治通鑒》第12冊5650頁,第19冊9137頁,中華書局,1956年9《續高僧傳•釋慧乘傳》11《唐大詔令集•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詔》13《全唐文•改元宏道大赦詔》15《唐會要•僧道主位》1720《唐大詔令集•玄元皇帝臨降制》19《唐會要•雜記》g《唐六典》卷三h《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j《歐陽文忠公全集》卷五十九︰《本論》k《二十五史》第6冊507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nd《新五代史》第3冊792頁,中華書局,1974年nfninld《續資治通鑒》第2冊677頁,678頁,第5冊2401頁,2403頁,2417頁,中華書局,1957年ngnhnjnk《宋史》第1冊172頁,第8冊2541∼2542頁,第39冊13528頁,13529頁,中華書局,1977年

__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道教(第一卷)最新章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文閱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