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第一卷) 潘師正

作者 ︰ 卿希泰

(如果您覺得這個小說好看,推薦給朋友們吧,這里是,好書多多,,力求全文字,爭取全txt)

潘師正(586∼684)為唐代著名道士。字子真。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師。貝州宗城(一說趙州贊皇,均屬河北)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熟讀六經,並得母口授《道德經》。年十三喪母,廬于墓側,以至孝名于世。隋大業(605∼618)中,道士劉愛道見而器之,謂之曰︰「三清之驥,非爾誰乘之?」1時王遠知為煬帝所尊禮,劉愛道勸其師事王遠知,遠知盡以道門隱訣及符授之。未幾,隨遠知至茅山。後又與劉愛道遷居于嵩山雙泉頂,最後隱于逍遙谷,潛心修煉,清靜寡欲,邈與世絕。據傳,他隱居山中二十余年,唯以薛荔繩床為寢,青松澗水為食而已。上元三年(676),高宗巡洛陽,禮嵩岳,對其甚為禮重。請作符書,辭以不解;問其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須,此中不乏」。高宗甚為嘆異。調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復召見,並以車輿迎送。又詔于逍遙谷建崇唐觀,嶺上別起精思院以處之。前後賜詩數十首。潘師正雖受高宗尊寵,數應召對,但仍以山野之人自處,嘗謂弟子曰︰「吾實無用,接見帝王,驚擾靈岳。汝等學道,不厭深眇,則無累矣。」2卒于永淳元年,享年九十八歲。卒贈太中大夫,謚體玄先生。有弟子多人,以韋法昭、司馬承禎、郭嵩真為最著。南北朝之際,佛教諸家討論最為熱烈的是所謂「佛性」問題。當時道教受佛性說的影響,也提出了「道性」的概念,以與佛教佛性說相頡頏。所謂道性,指眾生稟賦于道或與道同一的不變之性,謂其為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據和可能性。潘師正在《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中答唐高宗問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實源于佛教眾生皆有佛性。他極為重視道教戒律的研究,並將道教戒目分為「有得戒」和「無得戒」兩種︰「所言戒者,法有二種,一者有得戒,二者無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經》所謂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無得戒者,即謂上機之人,靈識惠解,業行精微,離諸有心,不嬰塵染,體入空界,跡蹈真源。不求常樂而眾善自臻,不厭人間而諸惡自息,本自無持,今即不犯,無犯,是名無得。既其無得,亦復無失無得,故謂為真。上機之人,其戒如此。」3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于其悟性有早、遲之分,故其修道階次亦有快、慢之別。對于聰穎信徒(上機之人)不必拘泥于文字戒條,只用點悟的辦法,即可得道成真。對于一般信徒,按道門階次,經法淺深,循序漸進地給以開導疏通,也可位登上乘。其所謂「有得戒」,即有文字可尋持的戒目;「無得戒」,即沒有文字可把持,純靠道性的悟解,此劃分理論,與佛教頓悟,漸修的佛法思想有相類之處。據今人陳國符考證,《正統道藏》收《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三卷,內有唐天皇于中岳逍遙谷與潘師正之問答,即唐高宗與潘師正的對話錄。注︰123《道藏》第5冊245頁,601頁,第24冊78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道教(第一卷)最新章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文閱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