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第一卷) 吳筠

作者 ︰ 卿希泰

##這里是,歡迎加入友大家庭,我們一起翱翔在文字的海洋里面,享受閱讀的無上樂趣##

吳筠(?∼778)為唐代著名道士。字貞節(一作「正節」)。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少通經,善屬文。性高潔,不隨流俗。因舉進士不第,乃入嵩山,師事潘師正為道士,傳上清經法。開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訪道茅山。後又游天台,觀滄海,與名士相娛樂,文辭傳頌京師。玄宗聞其名,遣使召見于大同殿,令待詔翰林。問以道法,答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又問神仙修煉之事,答以「此野人之事,當以歲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適意」。天寶(742∼750)中,李林甫、楊國忠用事,綱紀日紊,知天下之將亂,乃堅求還嵩山,屢請不許,乃詔于岳觀別立道院。不久,安祿山欲稱兵,又求還茅山,玄宗許之。既而中原大亂,筠乃東游會稽,隱于剡中,逍遙泉石,與李白、孔巢父等相酬和。代宗大歷十三年(778),卒于越中。弟子邵冀元等私謚為「宗玄先生」。吳筠對道教基本理論多所闡發。所著《玄綱論》,上篇明道德;中篇辯教法;下篇析凝滯。自謂因「重玄深而難賾其奧,三洞秘而罕窺其門,使向風之流,浩蕩而無據,遂總括樞要,謂之《玄綱》」。1他將「道」解釋為「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而「德」則為「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咸暢共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他又以「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來闡發「道」與「德」的關系;以「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探奧索隱,莫歸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聯,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2來表述「道」、「德」、「自然」三者的關系。他繼承和發揮了老莊自然無為的哲學,認為「道」為宇宙萬物之根源,稱「道」生成宇宙萬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進而認為道德、天地、帝王三位一體。「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萬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則,道德、天地、帝王一也」。3他把社會治亂的原因,歸結為「天地之道,陰陽之數」和人情世風是否淳樸,主張加強封建道德教育。強調「父不可不教于子,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義方,治人在乎道德」。在修煉方術方面,吳筠認為,人依靠自身體內的精氣、神而生存,若要長生成仙,就必須注意精、氣、神的修煉。認為修煉精、氣、神,應當「守靜去躁」,把「躁動」的原因歸結于「**」,故去躁又當去除**。聲言「欲不可縱,縱之必亡」,「但能止嗜欲,戒荒yin,則百骸理,則萬化安」。4在其所著《神仙可學論》中,謂「遠于仙道」者有七,「近于仙道」者亦有七,認為只要采其「七近」,避其「七遠」,「懲忿窒欲,齊毀譽,處林嶺,修清真」,「以攝生為務」,「虛凝淡泊怡其性,吐故納新和其神,高虛保定之,良藥匡補之」,表里兼濟,形神俱超,就能「揮翼于丹霄之上」,成為神仙。其守靜去躁思想,與司馬承禎「收心離境」,守靜去欲的理論基本一致。他提出的懲忿窒欲、遷善改過等主張,對宋代理學有一定的影響。其主要著作有《玄綱論》和《神仙可學論》。此外,《通志》卷六十七又載其所著《心目論》《復淳論》《形神可固論》《坐忘論》《明真辯偽論》《輔正除邪論》《契真刊謬論》《道釋優劣論》《辯方正惑論》各一卷。今《宗玄先生文集》分為上中下三卷,收有《神仙可學論》《心目論》《形神可固論》等。《玄綱論》則單獨成篇,亦分為上中下三卷,凡三十三章。注︰1234《道藏》第23冊673頁,674頁,676頁,664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道教(第一卷)最新章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文閱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