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第一卷) 張伯端

作者 ︰ 卿希泰

##這里是,歡迎加入友大家庭,我們一起翱翔在文字的海洋里面,享受閱讀的無上樂趣##

張伯端(?∼1082)為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一名用成(或謂得道後改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今屬浙江)人。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亦有稱其「號紫陽」,因尊為「紫陽真人」。據翁葆光《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稱,他享年九十六歲,由其卒年上推,當生于北宋雍熙四年(987)。而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張伯端傳》「住世九十九歲」一語,又當生于太平興國八年(984)。自謂「僕幼親善道,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筭、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惟金丹一法,閱盡群經及諸家歌詩論契」。1少業進士後為府吏,因觸犯「火燒文書律」而被遣戍嶺南。2治平(1064∼1067)中,在他謫嶺南期間,龍圖閣學士陸詵鎮桂林,取置帳下典機事。陸後移鎮他地,伯端皆隨行。據張伯端自述,熙寧二年(10),因隨陸詵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誠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其言甚簡,其要不繁」,「校之仙經,若合符契」。于是在熙寧八年之前,「罄所得成律詩九九八十一首,號曰《悟真篇》」。3熙寧二年,陸詵死,張伯端轉徙秦隴,又去河東依隨扶風人馬默,後轉往南方。據《佛祖統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書記載,馬默漕廣南,張復從之游。然陸彥孚(陸詵之孫)所撰《悟真篇記》則說,馬默被召,臨行,張以《悟真篇》授之,曰︰「生平所學,盡在是矣,願公流布,當有因書而會意者。」又似未隨其南游。在張伯端元豐元年(1078)所撰《悟真篇後序》中稱,自陸詵死後,「三傳非人,三遭禍患,皆不逾兩旬。近方追憶師之所戒雲︰‘異日有為汝解韁月兌鎖者,當直授之,余皆不許爾。’後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之信,遂撰此《悟真篇》,敘丹藥之本末,既成而求學者輳集而來」,「乃釋而援之」。然所授非人而「罹禍患」,乃三省前過。「自今以往,當鉗口結舌,雖鼎鑊在前,刀劍加項,亦無復敢言矣」。「倘好事者夙有仙骨,睹之則智慮自明,可以尋文解義,豈須僕區區授之矣」。據此序,張伯端似有人所未知的難言之隱。此序所言,與陸記「因書會意」說相合,並可確定授書于馬默在元豐元年之後。又據張弟子所編《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稱︰「張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歸于故山,……且夫奔涉山川、逾越險阻者,于茲十年而貌不衰、形不疲者」,可以斷定張晚年確返回江南活動。元豐五年卒。張伯端以內丹為修仙途徑,其丹道思想比較突出的有兩大相互關聯的方面︰第一,高倡三教歸一,尤推崇禪宗「明性」為最高境界。他認為︰「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4又稱︰「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奈何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矣。」5《佛祖統紀》卷四十六稱其「嘗遍參禪門,大有省發。後讀雪竇《祖英集》,頓明心地,作歌偈以申其旨;且言獨修金丹而不悟佛理者,即同楞嚴十仙,散入諸趣之報」。他自謂,《悟真篇》成後,感覺「于本源真覺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書及《傳燈錄》,至于祖師有擊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頌詩曲雜言三十二首」;6並且聲稱「僕得達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7第二,與內丹煉精氣神相適應,引禪宗心性之說入內丹,其丹法以先修命、後修性為基本特征。他繼承鐘呂一派觀點,認為道自虛無生萬物是順生過程,內丹修煉則反此,當復歸虛無,與道合一︰「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運兮五行分。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死,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存。」8他將道教修煉形氣作為修命,又將禪宗「明心見性」同內丹中的「煉神返虛」調和起來而當作修性,主張︰「先以神仙命脈誘其修煉,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幻妄,而歸于究竟空寂之本源。」9其著作除《悟真篇》(又名《通玄秘要悟真篇》《金液還丹悟真篇》)外,《正統道藏》還收入署名張伯端撰的《金丹四百字》一卷(可能為白玉蟾托名之作,考白玉蟾乩筆《謝張紫陽書》可知)和《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三卷(其弟子所編)。有馬默、張履、陸師閔和劉永年、翁葆光等人傳其道,相傳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一系得其正宗。注︰13456789《道藏》第2冊914頁,914頁,914頁,914頁,914頁,968頁,第3冊30頁,第2冊1030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2《臨海縣志》

σ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道教(第一卷)最新章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文閱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