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第一卷) 陳景元

作者 ︰ 卿希泰

歡迎來看書,我們竭力為您推薦精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我們的努力更新在于您的熱情參與

陳景元(1024或1025∼1094)為北宋著名道士。字太初(一說字太虛),自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父陳正擢進士第,解胊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母貧不能歸。有子四人,陳景元為季子。才除服,而長兄、次兄繼夭,乃有方外志。慶歷二年(1042),拜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次年,試經為道士。辭別其師,負笈雲游,入天台山閱三洞道經,遇鴻濛先生張無夢,遂得其《老子》《莊子》微旨。後隱逸于江淮間,以琴書自娛。大約在此時期,始精研《老子》,為其作解。1久之,為開闊眼界,欲觀光京輦,禮部侍郎王琪推薦于翰林承旨王岐,使隸籍東京道流。初居醴泉觀,眾請開講《道德經》與《南華經》,于是公卿士夫無不願與之交識。醴泉觀提總特奏請朝廷,令其充本觀修撰。遇邳王謁真君祠,召問道教事,服其該通,奏賜紫衣。宋神宗聞其名,詔設普天大醮,命撰青詞,復令預修奉同天節齋醮,得旨召對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熙寧五年(1072),進所注《道德經》,神宗極為贊賞,謂陳景元所進經,剖玄析微,貫穿百氏,厥旨詳備。任命其為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謁告還高郵葬親,神宗詔命中使賜白金三十鎰為助。及還京,令選舉精潔道士同焚修于太一宮。熙寧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神宗詣宮朝謁,于延祺殿召見,特轉額外右街副道錄,並度弟子三人,命本宮每歲許度弟子一人,月給齋糧米及緡錢,給莊田以贍眾。熙寧八年,以事累稠遝,乞歸廬山,不允,有旨令官吏不干預其本宮事,每歲增賜度牒二道。續奉敕旨,以九等齋科訛舛,普天醮位升降無序,令有司置局,選道士三人備檢討,使陳景元考校。據傳他曾奏請在京道官補員,乞試《道德》《南華》《靈寶度人》三經十道義,神宗準其奏。此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記在元豐三年(1080)十月十六日︰「右街道錄張居善等乞自今補道職,試《道德經》《靈寶度人經》《南華真經》等義,並宣讀齋醮科儀祝讀等為兼經,依遷補僧職差官考試。從之。」或許是由他建議,與張居善等人一道奏請。元豐六年,罷本宮事,歸隱茅山,刊正三洞經法。後游嵩少,卜煉丹之所。元皊三年(1088),過京師。不久,朝廷復其右街道錄職。陳景元雖數任道官,卻頗厭身為官事所累。乞歸隱廬山時,行李無他物,百擔皆經史之書。臨別時,王安石問其乞歸之意,答曰︰「本野人,而今為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不若歸廬山為佳。」王安石韻其語,書于太一宮壁間︰「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野性豈堪此,廬山歸去來。」2由于他學問淵博,大臣王安石、王珪皆喜與共游,自吳奎、蒲宗孟、王岐而下碩儒大夫,與之唱酬詩歌者甚眾。至垂暮之年,右僕射蘇頌曾感喟地對他說︰「真靖當以所業授門弟子,不爾,則恐陶、葛之學不傳于來世。」3陳景元自幼好學,至老不倦,所藏內外書數千卷,皆素所校正。居處以道、儒、醫書各為齋館而藏,四方學者從其游,則隨類校讎,于是人人得盡其學。又喜作正楷,祖述王羲之《樂毅論》《黃庭論》,下逮歐陽詢《化度寺碑》。其著述甚多,僅《正統道藏》即收載其《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章句余事》一卷,《余事雜錄》二卷,《沖虛至德真經釋文補遺》二卷,《西升經集注》六卷,《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一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四卷。近人蒙文通將其有關《老》《莊》的注解加以校勘、整理,撰《陳景元〈老子〉〈莊子〉注校記》。陳景元對道教學術頗有貢獻,時人即稱他兼有司馬承禎之坐忘、吳筠之文章和杜光庭之扶教。他在《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敘》中自稱︰「景元……欲誦洞經,詎敢開韞,于是澡雪身心,靜務恭潔,廣求古本,先自考詳,沉默披尋,反復研構,一句一字,未嘗越略。」其信仰之虔誠、為學之認真,于此可見一斑。陳景元的道論主重玄宗說,特別強調人的名言的局限性,認為「常道」「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耳」。4他又在《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序》中指出,讀《老》《莊》經書,「斯乃道家之業務,在長生久視、毀譽兩忘,而自信于道」。其修道論主于清靜說,以「順從自然之道」,「忘緣無累」,「歸于虛靜」為旨要。注︰1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諸家姓氏》于「陳碧虛」下小注雲「乙未造解」,則當至和二年(1055),見《道藏》第14冊60頁2《臨川文集》卷二十六︰《代陳景元書于太乙宮道院壁》34《道藏》第13冊731頁,65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道教(第一卷)最新章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文閱讀 | 中國道教(第一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