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睡功八識論
在一部功中,我們講意識四態時,將意識類分為表層意識與潛層意識兩個層次,這還只是
從大略的角度上來說的,不夠精細,這里我們作比較詳細地做進一步的闡述。
有些同志要問,我們是練氣功的,又不是研究心理學的,為什麼要研究意識呢?
事實上,氣功的基本三要素是意、氣、形,也就是意念、呼吸、姿勢,意念,意念放在第一位,如果搞不清楚意識的機制,就練不好氣功,意念可以說是氣功中最重要的東西,你可以不管呼吸,也不管形體姿式,但如果丟掉了意念,就不稱之為氣功。
傳統的佛家氣功把意識劃分為八個層次,可以說是對意識研究最深透的,象佛家里的唯識宗,不僅對這八個層次分析得很透,而且更細微對心理的活動也層層分類,粗的有五六十種,細的有百種那多這樣深入細致的研究,而且大多是通過自身的練功,禪定體驗來研究,水平是相當高的,可以說即使是最先進的現代心理學與之相比,也還是遠遠不如了。只是現在研究心理學的人,大多對宗教或氣功的理論不屑一顧,所以心理學的研究總是難以更深一步。其實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榮格,包括較早期的叔本華、尼采,都從佛教理論中吸取了寶貴的營養。
所有所氣功修習,所有佛、道修行的方法,歸結到一點,都與「心意」密切相關。古代佛家功有句話叫「達摩西來無一家,全憑心意用功夫。」這句話氣功界用得很普遍,但研究什麼是「心意」兩字的真正內涵,搞懂的不多。實際上「心意」兩字,不簡簡單單是意念,使勁想,加強意念等等的做法並不是氣功中真正的心意。在一部功中,我們已概述了意識的兩個層次,在本部功法中,進一步將意念(意識)看成八個層次來討論。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前五識,所謂眼只是由眼根(眼識)引發的意識,耳識是由耳根(耳朵)听聞到聲音引發識的作用,鼻識亦由鼻嗅到氣味引發的識,舌識是嘗到味道以後引起的識,身識是身體觸角引起的識。實際上這五識都可以歸到第六識意識的大範疇里。第六識意識就是一部功中所提到的表層意識。
第七識,稱作「我識」也就是執著于自我的那個意識,西方心理學所講的潛意識與此相近,但不完全一樣。比如我們練功時,有時入靜比較好時,化作虛空,什麼都空無了,這時猛然心頭一驚「我」到那里去了?這個意念一起,虛空境界就掉丟了,這個執善于「我」的念頭就是第七識在作怪,所以練功要破我執,要破除這個執著于我的念頭。那麼第七識執著什麼為自我呢?主要是認定第八識為自我,第七識本身不具備記憶功能,是起傳遞信息作用,所以也叫「傳送識」。
那麼什麼是第八識呢?第八識是歸藏識,這是根本識,前七識如枝干花葉,第八識為樹根。
第八識是人所經歷的記憶庫,包括每一個思想,行為無不進入歸藏識儲存起來。按佛、道氣功的說法,這里的記憶不但包括今生今世,也包括無數的前生前世的記憶,當然這是宗教中的說法,按照現代科學的說法是史前記憶。
第八識是不分善惡,其中儲存的每個信息都可稱為種子。第八識就好象一個大倉庫,把人所有經歷都收進庫中,儲存起來。
人的命運是這樣決定的︰首先是外緣,也就是現實中的人和事,以及因此形成的觀念。這是外在條件。這些外在條件就好象陽光、水分和養料,如果一切合適,第八識中的種子就成熟了
然後引導著人按種子發出的信息指令行動。
你對別人所做的一切善惡之事都會成為種子。第八識不分善惡,它只是依據成熟程度把種子輸送出去,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依據這個原理。
但種子的成熟有快有慢,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就是這個道理。
種子必須與外緣結合,所以它由于外緣的作用,產生的後果可大可小。
這也是人改變自身命運的依據。在佛道兩家看來,「我命由我不由天」,通過一定的方法,可以促使善的種子早點成熟,結的果實更多,可使惡的種子盡量晚熟甚至消滅掉,或使它結出果實小之又小。
所謂行善積德,練功修行,自我激勵等等,都有這方面的作用。但作用最大的是練功,而且練功要練到高層次。
練到較高層次,練到虛空境界、入定的境界。為什麼要練到虛空境界,道家功講「虛空粉碎」,佛經里講︰「一念虛空,十方世界粉碎」實際這里面的意思是講︰一念虛空,許多惡的種子就消滅掉了。一念虛空就是轉識成智。所以練功為什麼要講入靜,入靜了念頭空了,治病、強身、改變命運的效應就出來了。這就是改運的根本原理。
人在入睡狀態下,前五識的功用基本減到最低的程度,第六意識也弱了,此時,第七、第八識就開始活躍起來,象做夢就屬于第七、八識的活動範疇里,具體內容可參看《夢之五態》章節。
過去練功界講「食、色、財、名、睡」,是「地獄五條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些東西很容易影響妨礙練功與修道,但這些東西又是人生最根本的「**」,單純靠思想去克服很困難。但以毒攻毒,借此修行,反而可化煩惱為菩提。象借食可修「內火供」(藏密借食修行之法),借色可修「雙修法」,借財可修「財神法」以財濟世度人,借名可修「天身法」與「本尊佛慢」(即道、密中借觀想自己為仙,為佛修行之法),借睡可修習睡功,修夢**,修夢可轉變第七識。所以睡眠本身雖然是練功中一魔,但正象古人說的「火中種紅蓮」,越是這種地方越容易出功夫。這里,提醒一下,越是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越是出功夫、出功能的地方,這句話大家慢慢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