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它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皆溯源于斯;儒道法墨、文武韜略盡染其質。儒家的仁愛來源于易學,道家的自由傳承于大易,陰陽家的陰陽五行亦來自《周易》……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這一時期出現了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不同學派,可謂「學派紛呈,學說多彩」,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我們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對于先秦的諸子百家而言,《周易》影響了諸子百家的思想;而對于《周易》來說,諸子百家則促進了易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以下,我們便簡要敘述一下先秦諸子與《周易》︰
孔子與《周易》
孔子學習過《周易》,並且以《周易》教育學生。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這說明孔子到了晚年,特別喜歡《周易》,反復學習、,以至簡冊的繩子斷了三次。
那麼,孔子為什麼如此喜歡《周易》呢?
關于這個問題,從《論語》中可以找到一些信息。《論語•述而》說︰「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為什麼要到五十歲才學易呢?聯系到他在總結自己一生修養過程時所說的話,「五十而知天命」就會知道,五十歲是孔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即「知天命」之年。這兩句話是在不同時期說的。前一句話是五十歲以前說的,後一句話是五十歲以後說的,但兩句話都以五十歲為一個重要時期。古人活到五十歲,就算是老年了,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這說明一個人活到五十歲很不容易。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顯然將學習《周易》看成是一種很嚴肅的事情,認為只有到了人生閱歷和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學習和解讀《周易》。「五十」只取其整數,代表一個階段,並不是只有等到五十歲這一年才開始「學易」。他在總結其一生修養過程時所說的話也應如此理解。
問題是,這兩句話都提到「五十」,而前一句話是講「學易」,後一句話是講「知天命」,二者究竟有沒有聯系?如果有的話,是一種什麼樣的聯系?
事實上,二者有非常重要的聯系,其關鍵便是「知天命」的問題。所謂「學易」而後「無大過」,其實際意義就是「知天命」之後可以「無大過」,因此,「知天命」才是關鍵。在孔子看來,《周易》正是講「天命」與「知天命」之學,也就是「天人之際」的學問。
《周易》本是佔筮之書,其中便有天人關系問題。原始易經中的天人關系,主要是人神關系,人類的吉凶禍福,由天神決定,筮者起溝通人神的作用。但是,經過孔子的解讀,天的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他的言論中,雖然還保留著宗教神學的內容,但在更重要的問題上,已經將天解釋成有生命的自然界,而不是至上神。這同當時天道觀的演變有密切關系。
《論語•述而》記載︰「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古人遇到各種事情,都要祈禱,這是很尋常的事。孔子病重,學生子路請求祈禱,這也是很平常的。但是,孔子竟然問道︰「有這回事嗎?」這就有些不尋常了。這是以一種懷疑的口氣問話,實際上正是對傳統宗教觀的懷疑。當子路回答說,有這回事,並引用誄文「禱爾于上下神祗」來證明時,孔子又說︰「我祈禱已經很久了。」這究竟是相信有神還是不相信有神?從這句話很難找出直接的結論。如果說有神,為什麼不通過正式的儀式去祈禱呢?如果說無神,為什麼又說「我祈禱已經很久了」呢?但是在這兩句話中,有一點是清楚的,即孔子並不主張舉行祈禱儀式,而儀式是宗教神學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如果再聯系到孔子開始的問話「有諸?」,問題就更大了。
總之,從這兩句能夠看出孔子思想的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即對天神從懷疑到否定的轉變。這個轉變與他對《周易》的解讀是分不開的。這也正是孔子何以將「五十讀易」與「知天命」聯系起來,並以「無大過」為其訴求的真正原因。
此外,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將佔筮與德性聯系起來,並且非常重視後者。
《論語•子路》中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這是現有文獻中關于孔子直接讀到佔筮問題的唯一的一條材料,涉及到《周易》中的《恆卦》。孔子先引用南方人的一句話,人而沒有恆心,是不能作巫醫的」,接著說道,「這話說得好啊!」最後,他又引用恆卦九三爻辭的話,「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即不能保持恆久的德性,則可能受到羞辱,接著斷然作出結論說,這樣的人,是用不著佔筮就能知其結果的。這雖然是僅有的一條材料,但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視「德」的,他認為,有些事情不用去佔筮,只要看看一個人的「德」如何,就能夠知道結果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受《周易》的影響之大,而《周易》的言論與思想亦為孔子繼承、發展和創新。
孟子與《周易》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對《周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其特點是不講卦爻,不拘泥文字,不分義理象數,只注重它的精神實質,而又能融會貫通,運用于實際。在整部《孟子》中無一處提及《周易》,更無一處引用《周易》,而其言論卻處處充滿了《周易》思想,處處閃耀著易理的光輝。
1、人性本善
《周易》《乾卦》的主旨在善。《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元者始也,天地之始是什麼性質的呢?
《易傳•文言》說︰「元者善之長也。」
《易傳•系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文言》說「善之長也」,《系辭》說「繼之者善也」。《文言》說善是就既成的天地而言的,所以說「善之長」;《系辭》說善是指未成的天地而言的,所以說繼之者善也。都是說的天地的本質是善,其具體表現是能覆載萬物,生成萬物,一片仁慈之心,所以說「天地之大德曰生」。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思想。孟子認為,人之性善,是先天的,而不是後天的,是「我固有之」的,而不是來自外部的。
何以見得是我固有而非外來呢?孟子舉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孟子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何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舉出了上述的例子,一個小孩眼看就要掉進水井了,凡是看到了當時情景或是聞到哭聲的人沒有不十分緊張恐懼,擔心害怕的,惟恐小孩掉了下去,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孟子排除了各種外來的因素,認為是生來俱有的不忍人之心,這就叫本性。于是據以推斷︰「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美德,都是善,可知人的本性是善。
孟子不僅認為善的本性是人固有的,由善引伸擴展的仁義禮智也是固有的。孟子據此推論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不把仁義禮智看成是一種教化的結果,而視為是人本身固有的良知良能。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知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孩提」指一歲左右的小孩,能孩孩發笑,故叫「孩」;知道要人提抱,故叫「提」。人在「孩提」之際,應該說還未曾受到社會的影響,卻知道親自己的親人,由此可知良能良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才有的。
2、乾道剛健
剛健是《周易》一個至為重要的思想,它貫穿于全書,更集中反映在《乾卦》。
乾是天,天就是剛,就是健,就是高明,就是博大。剛健是天的本質特點,也是乾道的本質特點。惟其剛健,故能為勿用之龍,能作在田之龍。惟其剛健,才能「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也惟其有不斷的奮發進取,而且知進知退,才能躍于田,才能飛于天,才能不作有悔的亢龍。故《易傳•大象》概括《乾卦》的主旨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剛健之氣。
孟子一生,最注重這種剛健氣質的修養,也最看重自己的這種氣質。一次,告子問他,什麼是他所長。孟子回答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告子又問︰「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回答說︰「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浩然之氣是什麼氣呢?
孟子作過許多解釋,概括起來,就是至大至剛。至大是至為廣大,至剛是無比剛健。但這至大至剛的氣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需要培養的,「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一直培養而不加損害,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間,這和《彖傳》說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的氣勢是一致的,與《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以及《象傳》「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老子與《周易》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今河南周口鹿邑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史(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最後不知所終。
綜觀《道德經》,我們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經》中流露出《周易》的思想,老子的陰陽理論和辨證思想與《周易》基本是一致的。
老子雲︰「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貣。恆德不貣,復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本章共計用了6次「恆德」。古今均按字面將「恆」解釋為「永恆」等。將「恆德」解釋為「永恆之德」等。這種略顯浮淺,與老子6次使用「恆德」和「三知、三守、三為」重要而深遠的意境很不相稱。如果我們認真研究一下《周易》中的「恆」卦,就不難發現「恆德」的出處和重要而深遠的意境。
《恆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處于第32卦的中心位置,居于東方震宮。
《易辭》雲︰「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彖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
「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從卦象來看,雷風相與,巽順震動,乃震男巽女,和諧愉悅之象。故和諧為易辭遺漏。
「恆」之「雷」,為長男,為陽剛,為雄強,又居外、居上而處「震宮」。正應《道德經》之「其雄」、「其榮」、「其白」。
「恆」之「巽」,為次女,為,為雌弱,又居內、居下而處「震宮」。正應《道德經》第28章之「其雌」、「其辱」、「其黑」。
震雷向下,親巽守巽,正應「知雄守雌」、「知榮守辱」、「知白守黑」而為「天下溪」、「天下谷」、「天下式」。
綜上所述,長久之道、和諧之道,守此之道則為長久和諧之德。
老子雲︰「其正閔閔,其民屯屯。」這句話是老子借用了《周易》中的屯卦。其政治含意十分尖銳而深刻。
《易辭》將《屯卦》解釋為「屯難」。老子對《屯卦》的解釋與孔子有相同之處,都有「屯難」之意。但是老子更為深刻。老子的意思是︰只有政冶上憂懼寬厚,在國家遇到困難和動蕩時,民眾才能夠團結聚攏,共渡國難。
老子雲︰「其正察察,其民夬夬。」這句話是老子借用了《周易》中的「夬」卦。其政治含意十分尖銳而深刻。
「夬」四《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序卦傳》︰「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周易•夬》︰「象曰︰澤上于天,夬。」象辭說︰澤水上升到天上(兌上乾下),很快就會決堤,所以卦名為「夬」。
老子借用夬卦警告侯王們︰政治上嚴密苛刻,人民就會像決堤的洪水一樣,起來造反,勢不可擋。
老子雲︰「益之而損。」又雲︰「損之而益」。這是借用了《周易》中的損卦和益卦。
《損卦》概而言之︰「剝民奉君」;「損不足而奉有余」,故于民于君,均為損。老子「益之而損」即指此卦。低澤乃高山之基。故益末而損本,雖益而損。
老子雲︰「為學者日益。」亦指損卦「損下而益上」之益。又雲︰「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亦與損卦之義相同。
《益卦》概而言之︰「剝君奉民」;「損有余而益不足」,故于民于君,均為益。老子「損之而益」即指此卦。損己而固根,故為益。
老子雲︰「聞道者日損。」亦指益卦「損上而益下」之損。又雲︰「天之道,損有余而益不足。」亦與益卦之義相同。
莊子與《周易》
莊子,名周,字子休,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一說是今河南商丘縣東北,另一說是今安徽蒙城縣)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研究莊子的著作,我們可以發現,莊子的思想中有諸多《周易》的影子。
有學者研究認為,莊子所提出的「道數」概念源于《周易》的象數模式。
該學者指出,在《莊子•知北游》中,莊子提出了「道數」這一概念。如下︰
于是泰清問乎無窮曰︰「子知道乎?」
無窮曰︰「吾不知。」
又問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
曰︰「有。」
曰︰「其數若何?」
無為曰︰「吾知道之可以貴,可以,可以約,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數也。」
該學者說,無為所說的「道之數」,就是「道數」。無為論「道可以貴,可以,可以約,可以散」,就是用「貴」、「約散」兩組相反相成的範疇來說明「道數」的根本特征。以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說法推之,所謂「道數」就是用來表示宇宙萬物陰陽互動、相反相成的變化規律的周期數。如《莊子》書中「七日而渾沌死」、「七日而後能外物」、「七日不火食」、「七年而天成」、「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等話語中的「7」,「九日而後能外生」、「淵有九名」、「九年而大妙」、「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等話語中的「9」,「寓言十九,重言十七」中的「19」和「17」,「奸者七十二君」、「七十二鑽而無遺英」等話語中的「72」,就是「道數」。
該學者經過研究後,得出以下結論︰
原本《莊子》49篇之數源于《周易》筮法所用大衍之數49。
《莊子》內篇篇數7以及書中作為「道數」出現的7數源于《周易》的宇宙模式——卦象和《復》卦卦辭「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所揭示的「道」運行變化的周期7。
《寓言》篇第一節文字「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兩句話暗含的「道數」36源于伏羲八卦方位排列序數之和;第四節文字中出現的1、2、3、4、5、6、7、8等八個數分別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圖八個卦象的排列序數;9數則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圖上兩兩相對之卦的序數之和。
《寓言》篇第三節文字用「三釜三千鐘」隱含的「道數」384與一個閏年384天之數相合,源于《周易》六十四卦384爻。
《莊子》書中出現的「道數」72乃36的倍數。從《周易》筮佔取用「後天」八卦方位,卻用伏羲八卦序數來推論,「後天」八卦方位圖中不連續的八個卦象的序數之和也為36。伏羲八卦有順次的排列序數與「後天」八卦所用序數之和為72。由此推斷,《莊子》書中出現的「道數」72即源于伏羲「先天」八卦排列序數與「後天」八卦所用序數之和。
又有學者研究認為,無論剖析《莊子》內篇的哪一篇,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按照六段成篇的模式構制的。當然,作者在具體運用這一基本原則時,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
該學者指出,《莊子》以前的先秦典籍中,按六段成篇的原則編纂的典型之作是《周易》本經,「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莊子》內篇也以六段成章,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效法《周易》本經而來。這不是一種偶然的巧合,而是二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莊子》內篇借鑒了《周易》本經六位成章的結構方式,是在文體形式上對《周易》本經的繼承,這種繼承是有意識的、自覺的。
此外,該學者還認為,《莊子》內篇所以由七篇組成,這七篇論述內容的確定、先後順序的排列,都是借鑒《坤卦》七爻而來。《坤卦》七爻是《莊子》內篇的骨架,《莊子》內篇是在《坤卦》七爻基礎上展開的,是成體系的精心之作。
最後,學者指出,《莊子》內篇並不是《坤卦》七爻的正解。莊子在借鑒坤卦七爻的過程中,有時是從爻辭得到啟示,創構與爻辭相關的意念,然後根據意念去組織故事、展開論述;有時基本是從爻辭出發,但對爻辭的思想進行了加工、改造;還有的是從當時傳統的易學出發,立足點是建立在對爻辭的誤解上。正因為如此,《莊子》內篇雖然是借鑒坤卦七爻而來,但二者又存在著較大差別。
墨子與《周易》
墨子,名翟,山東滕州人,漢族,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子與《周易》相合,最明顯的要數節儉思想。
《周易》蘊涵了豐富的節儉思想,如有「儉德闢難」的訓導,還專設了一個《節》卦,很重視節儉。
《墨子》則有「儉節則昌,yin佚則亡」之論。
可以說,《周易》節卦是墨家節儉、節用、節財思想的最早源頭,這一點,無論從卦象,還是卦辭都可得到說明。
就卦象來看,節卦為下兌上坎。兌為澤,坎為水。水入澤中,澤滿則溢,故應予以節制。
孔穎達曰︰「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以義,制事以節,其道乃亨,故曰節亨。」
《程氏易傳》雲︰「事既有節,則能致亨通,故節有亨義。」
朱熹《周易本義》則雲︰「節,有限而止也。為卦下兌上坎,澤上有水,其容有限,故為節。」
因此,「節」在《易經》中,不僅僅是一種節儉之德,也是一種社會制度和規範,還是一種體現宇宙天地變化的原理和法則。
同時,節之內卦兌為一陰二陽,上坎二陰一陽,故為三陰三陽卦。按照朱熹的說法,「凡三陰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故節當自泰來。
虞翻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故‘節亨’也。」
意謂《泰卦》下乾上坤,下乾的九三爻上升到上坤之中位,與其互易而成節卦。因《泰卦》乃「小往大來,吉,亨」之卦,且成節之後,節之內卦兌外卦坎皆為剛柔得中,故節有亨通之義。
正因為節有亨通之義,因此,《彖傳》贊美「節」曰︰「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天地宇宙因為有了節,才使得四季井然有序,生生不已。聖人效法天地之節德,建立制度以規範人們的言行,如此則不傷財,不害民。相反,如果不按照「節」的規範和要求去做事,甚至以節為苦,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單是從卦辭上就不難看出,在《易經》中,節無論是作為一種道德規範,還是作為一種社會制度,還是作為天地宇宙的原理法則,同後來墨家所講的「節用」、「節葬」、「節財」、「利民」思想都是相貫通的。這一點從《節》卦的爻辭中,亦可得到驗證。
初九爻曰︰「不出戶庭,無咎。」
《象傳》釋此爻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象》曰︰知通塞,言二阻塞也。
因此,從爻象上看,此爻意在告誡人們在做事情時,一開始就應當謹言慎行,節制自己,見通則行,見阻則止。
金人王申子在解釋《節》之初爻時說︰「陽剛在下,居得其正。當《節》之初,知其時未可行,故謹言謹行。至于不出戶外之庭,是知節而能止者,故無咎。」
明人徐在漢曰︰「坎變下一畫為兌,象止坎。戶以節人之出入,澤以節水之出入。初︰不出戶庭,以極其縝密為不出,此其所以無咎。」。
從以上所釋,可以看出,在初九爻中,「節」不僅是一種人倫道德,而且也是一種社會制度,也是一種自然之理。把這一原理落實到人,就是要求人們做任何事情,一開始就有節有度,謹言慎行,進退有止。
總之,《墨子》節儉思想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蛛絲馬跡,尤其是尚節、尚用、興利等,在《周易》中皆可見其端緒。
鬼谷子與《周易》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春秋時衛國朝歌人。常入雲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是先秦諸子之一。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杰出的兩個弟子。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楚國人,相傳祖籍朝歌(今淇縣)城南。鬼谷子精通周易八卦、數學星緯、兵學韜略、游學勢理、養性保身及縱橫術,周游四方,廣交朋友。曾到過扶鳳池陽(今陝西省涇陽)、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告城)、太白山(今寧波勤縣東)等處,後在雲夢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簾洞隱居講學,創建中國古代第一座軍事學校——「戰庠」。培養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著有《鬼谷子》一書,被當時和後世廣泛地運用到政治、外交、軍事等領域。
傳說鬼谷子還收仙道家茅漾、徐福及計然等為徒,分別傳授長生術、經商術、佔卜術等,使他們成為一代歷史名人。所以,歷史上不僅縱橫家們侍奉他為祖師爺,兵家們崇尚他的謀略,即便是民間佔卜之流也都推尊他為師爺,甚至那些修鞋、配眼鏡的也都推崇他為自己的先烈先祖。
至今張家界市,仍然流傳著許多鬼谷子的傳說。《直隸澧州志》載︰「鬼谷子。隱居天門山學《易》。石室幽邃,下有清流。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相傳鬼谷子還在天門山創造出一種健身硬氣功,俗名「鬼谷神功」。
鬼谷所創的縱橫學的基本觀念就是「陰陽對峙」。這正是源于易學的陰消陽長的辯證原理。鬼谷子的軍事思想也是源于中國最古老的文化之學——《易經》八卦,鬼谷子的兵學思想是宇宙化的一切方法、技術、原則、原理,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大無其外,細無其內。鬼谷子的兵法是宇宙觀的,包含甚廣,不單對軍事、政治、外交、社會、經濟、人事,實乃包含宇宙一切。
此外,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一書,是一本策略書籍,它將《周易》的變易之法用到了極致。鬼谷子獨得《周易》之窮通變易之理,指出了政治權謀家,顛倒黑白,偷天換日之術。更指出了民心乃社會之基。也導人修身養性之法,教人識命之數,陰陽五行之理。
鄒衍與《周易》
鄒衍,戰國時期齊國人,活動的時代後于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是陰陽家的主要代表。據說做過燕昭王師,死于長平之戰以後。
《周易》講陰陽,在《周易》的啟發下,鄒衍首次將陰陽與五行合和而論。陰陽是樸素的辨證法,五行是樸素的唯物論。至鄒衍混合兩種思想,並且改造成唯心論,大大加強它們的神秘性,創立起陰陽五行家。
齊宣王時,鄒衍就學于稷下學宮,先學儒術,改攻陰陽五行學說。
《鹽鐵論•論儒第十一》雲︰「鄒衍以儒術干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鄒子之作變化之術,亦歸于仁義」。
《鹽鐵論•論鄒第五十三》雲︰「鄒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方圓也。于是,推大聖終始之運,以喻王公列士……」
可見,學儒術也好,攻陰陽也罷,鄒衍的目的是在尋求經世致用之學,充分體現了他匡世濟民的入世精神。對此,司馬遷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他說︰「鄒衍睹有國者益yin侈,不能尚德……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余萬言……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斷行之……鄒衍其言雖不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
後人不察其大道,而學其小術,故封建迷信興,這不是鄒衍的錯誤。「鄒衍以陰陽主運顯于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然而鄒衍不是為談天而談天,他以談天為手段,以服務于當時的政治需要為目的。建立于陰陽五行基礎上的「五德終始」說才是他學說的核心所在。
鄒衍認為,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海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
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
《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七略》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呂氏春秋•應同》講得更具體︰「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于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餃丹書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上述引文據近代學者考證,應屬于鄒衍的佚文,至少體現了鄒衍的學說精神。鄒衍的這種學說為齊閔王稱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受到他們的禮遇和重用是不難理解的。這種學說後來被秦始皇接了去,為他的稱帝及其統治服務。
《史記•封禪書》說︰「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說︰「東萊呂氏曰︰方鄒衍推五德之運,人視之,特陰陽末術耳,若無預于治亂之數也。及至始皇始采用之,定為水德。以為水德之治,剛毅戾深,事皆決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則其所系豈小哉!」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認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來解釋,就陷入了機械論。至于秦始皇的「水德之治」,錯不在鄒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