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學世界 第四節 魏晉玄學與易學

作者 ︰ 書凡

魏晉時期易學從兩漢經學轉為魏晉玄學,這是古代學術史、思想史以及哲學史上的一大轉變。魏晉時期,玄學是以老莊學說為核心的哲學流派。老莊學說提倡清靜、無為和簡易,以解釋古代典籍,清除了漢代經學的繁煩之風,打破了以儒家思想解經的傳統,並以道家的虛無觀念,聖人無情說、無為說解釋儒家思想。這種解釋儒家典籍的學風,是一種新的傾向,使觀點更抽象、邏輯化。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兩漢易學則轉向以老莊玄學解易的道路,以力求文字簡明、不講象數、注重義理的特點成為易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概括而言,魏晉時其去學易學的代表人物有︰

1、王弼

王弼(226∼249年),字輔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金鄉一帶)人,玄學派易學的創始人。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和《論語釋疑》。

王弼人生短暫,但學術成就卓著。其解《易》,繼承了古文經學派解《易》的學風,以思辨哲學的方式注釋《易經》。注重義理,文字力求簡明,而拋開漢易中的象數之學,不講求互體、卦氣、卦變、納甲和陰陽災變等,從而創立了義理學派。從哲學史上看,義理學派易學又把《周易》經傳納入玄學領域,成為魏晉玄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王弼注《易》,亦注《老子》,並以老莊玄學觀點解釋《周易》的卦爻辭,或通過對《周易》的解釋,引出玄學理論。如以「自然無為」、「歸根曰靜」說解釋《彖》文,以「有生于無」的理論解釋「乾坤二元」,以「虛無」解釋「太極」等。其總的傾向是,追求《周易》經傳中的抽象的原則,並將對《周易》原理的理解進一步抽象化和邏輯化,表現了其易學的理性主義特色。

總之,王弼以言簡意賅的論證代替前人的繁瑣注釋,以抽象思維和義理分摒棄象數之學與易緯迷信,在經學上開創了一代新風。清代「四庫館」學者評論道︰「《易》本卜筮之書,故末派浸流于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

2、韓康伯

韓康伯(332∼380年),名伯,字康伯,東晉玄學思想家,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著有《系辭傳》。

韓康伯是繼王弼之後,玄學派易學的又一代表人物。王弼注《易》,未及《系辭》、《說卦》、《序卦》、《雜卦》等傳,韓康伯補之。唐孔穎達將王韓二注合在一起,收入《周易正義》中,成為王弼派易學的代表作。其學風同王弼一樣,揉合易老,其《系辭》注可以說是王弼易學的發展。韓氏注《系辭》等傳,不僅引王弼《周易注》和《周易略例》文,而且在理論上也有新的闡發。他進一步排斥漢易中的象數之學,依筮法中的取義說,從義理的角度說明《周易》原理,對王弼的易學觀從易理的高度作了概括和闡發,進而將易理玄學化,使《周易》成為「三玄」之一。

總的來說,韓康伯在哲學本體論上繼承了何晏、王弼虛無論的思想,在實踐論上則又揉進了道家「坐忘」、「自造」以及郭象「獨化」的思想,正是在這一點上,豐富和完美了虛無論,把玄學推進到了東晉應有的水準,顯示了玄學在東晉進一步融合的特色。他的思想理當是玄學必然的組成部分,在玄學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王弼和韓康伯的易學,乃玄學派易學的代表,並且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易學發展的主流。但玄學派的易學,不僅限于王韓二人。從曹魏時期開始,還有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荀粲、梁武帝肖衍以及周弘正、張譏等,他們的著作皆已佚失。由于玄學的流行,也出現了一批以漢易傳統的象數學派的反對。反玄學的思想家,不滿以老莊玄學觀點解易,同玄學派的易學展開了爭論。魏晉南北朝時期易學學派的斗爭很尖銳。這一時期的象數學派,雖在理論上並無建樹,但對玄學派易學卻是很大的威脅。玄學派易學也正是在這斗爭中得到發展和傳播的。南北朝時期,此兩大流派雖仍有斗爭,但同時又出現了互相吸收融合的趨勢,從而給唐代易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學世界最新章節 | 帶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學世界全文閱讀 | 帶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學世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