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 卷二, 引来金凤凰 126、扩张

作者 : 5妹

直到年底我才知道,黄伯娘是觉得自己冒了我的功,因而心存愧疚;也为京城黄家的人有些气愤。不过,这些个奖赏还带来了一个于她而言的实质性的好处,这就是,她的夫人可以到京芷来了。她们终于可以夫妻团聚了。

水稻种植事关民生,利人不损己,我愿意与所有人共享。但我也并不是大方到所有的技术都愿意与人分享。

例如这酿酒的技术。以及其他陈家产业的技术。

这个时代的酒并不同于现代的米酒或白酒,还只能称之为水酒,酒里面还有米残存的颗粒,酒精浓度也不高,类似于超市所卖的甜酒,只是甜酒是用糯米蒸的,而水酒就没那样的讲究,只要是大米就成。

前世小的时候,父亲偶然也酿酒,因而我也有一些印象,特别是蒸馏提纯的过程,印象还很深,因为那是一件需要两个人配合的事(说白了就是要一个人专门烧火,而且火还不能猛),所以父亲只能和我一起来做。

我和哥哥在家里尝试了多次,终于把印象中的水酒提纯技术基本还原了出来。我们先在灶台上架一口大锅,用来装料(水酒);又在这口大锅上安上一个比锅的直径稍小一些的木甑(类似于没底的大水桶),用来容纳酒精蒸汽;又在一侧安一个向下倾斜的管子,在木甑内的那一截特地做成敞开的半窝形,以收集和导出酒液;最后,我们在木甑上再放上一口大锅,里面放满冷水,用来做冷凝器。水酒在下面的锅里受热,酒精蒸发形成汽体上升,遇到上面的冷锅又凝成酒液,滴落到半窝形的导管里,再流出来到酒缸里。

我记得做这个工作有两个重要的地方,一是上面的锅里面的水要经常更换,以使锅底保持较低的温度;二是火不能过猛,否则把水酒里面的水也烧得翻滚,也会有水蒸汽,就会冲淡酒精浓度。

这酒——我暂时只叫它陈家白酒,一面世就受到热烈的欢迎。我家父亲经常和大姑她们对饮,连黄伯娘都成了半个酒鬼。果然是酒鬼古今都有呀

而且她还写信向司马将军吹嘘,搞得我又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密封的、方便运输的酒桶做了出来,经常往紫山大营里送。因为把他**也培养成了一个准酒鬼,后来还招致司马略同学很多的埋怨。

但我和哥哥俩人的生产能力小,又没打算请外人帮忙,所以即算是父亲和弟弟也帮一下手,但产量实在有限。除自家人限量供应外,只供陈家厨房——又使得陈家厨房的生意越发地好了。

陈家厨房的生意好了,其他的各项工作就好办啦——又有了钱,又有了最初的人脉其他的事业的开展,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而且也很少让**心——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让我想起前世父亲总是跟我碎碎念的一句话:操心的不赚钱,能赚的不操心

其实新年一过,我的兜里就没只啥钱了:外婆不断地买地,父亲他们不断的买东买西,新年时的拜年红包以及走亲串友的花费等等,钱真的是如流水般哗哗地用地出去。

正月一过,最初的两万两银票,只剩下两千两。

有些亲可能要说,两千两也很多呀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上百年了。这么看确实也是的,但是,抵不过现在我这个家比较大呀而且现在大家都想做些什么,更何况,他们要做的事所需要的钱,可不是三五几两银子能对付得了的

所幸陈家厨房上下两层,大堂连包厢共可容纳五十桌,中、晚餐都几乎没有空过,又是产销一条龙(基本以陈家各田庄的产出为主),不需要太多成本,加上不时推出新菜,再加上金芷的早稻晚稻吸引了王朝全境这样那样的人的眼球,不时有外来的客人,而那个时候的出行,亲们看我家祖母的出行就知道,没有个一桌以上的人,是很难以开动的——所以,陈家厨房赢利不说日进斗金,日进百把两银子那也是没有蛮大的问题的。

有了钱,产业的事情就一步一步地办起来了。

二月,我一气买下与“陈宅”相邻的三栋民宅——再过去就是陈家厨房的位置,准备修建商铺。有两栋是原本就有出售意向的,另一栋是一田庄主在县城的别院,使用频律也不太高,听说陈师傅有用,欣然出让——不过她也没吃亏就是,我许诺若是她来购买成衣,一律九折(那时候一律明码标价,折扣也不低了),她那女儿后来因此做起了我的成衣代销生意,所赚也是不少。

后来,我积极地参与了各地区的房地产生意。特别是在金芷县城,只要有房子卖,我就去买,金芷县人甚至流传这么一句:卖给陈师傅,绝对不吃亏再后来,金芷县城里,到处都有陈家的房子,有时一条街上,半数都是陈宅。

三月,春插之后,号称陈家总部的新“陈宅”动工修建。连陈家厨房与陈宅在内,总面积达三十亩,及餐饮、住宿、购物于一体,各功能区既相互照应,又彼此分开。除陈家厨房因要继续营业未改建之外,连陈宅在内,所有的房子全部推倒重建,而且加入了很多现代的手笔——可惜我前世逛街购物不多呀,否则可以更现代一些,虽然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已经够耳目一新的了。

五月,主体建筑完工,所有建筑工人移师县城较为偏僻的西南角(靠近力市的地方),在那里修建木工等的制造业厂房;所有木工进入新“陈宅”,开始打制各种家俱、工具。

六月,陈家绣庄、陈家成衣同时开张。由外公亲自坐镇掌门(他有这个热情呀,幸好他还稍有自知之明,一应接待、设计等事宜,全由总管出面,他只管抱着册子要我对帐)。

不仅是这两家店,后来诸如木工、甜品等,所有陈家的店铺,全是高端经营,只赚有钱人的钱。因为在那样普通民众自给自足、一年三五两银子的消费的情况下,走大众路线的经营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陈家绣庄与陈家成衣开张的时候,正值早稻抢收的时节,正有各地赶来金芷看热闹的许多人,虽然所标的价格比较高,前虽然面也积攒了几个月的活计,又新招聘了大量的工人赶工,但是两抵不住两家店的东西式样新颖、美观呀特别是外地过来的,一进店就这件那样都舍不得放手,大有把店子搬空之势——店里的成品,以非常快的速度被买走,甚至于几乎被清空,只能预定。

紧接在陈家绣庄与陈家成衣之后的,是陈家甜品和陈家客栈。暂时先由小舅担纲。此时春季已过,不过山上繁花仍似锦,蜜蜂的工作也很忙,小武士非常喜欢蜂蜜这种东西,成日里总缠着我往山上跑,也为陈家甜品店作了一点点小小的贡献——当然靠他所采下的那一点蜂蜜也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陈家木器也由黄师傅领衔开张。

几家店同时赚钱,我终于有了日进斗金的感觉。

年底的时候,日后最赚钱的、几乎成垄断之势的、也是唯一一家挂了我的名字掌门的——陈家饰品终于有了本钱,隆重地开了起来。至此,陈家的主要产业都基本开了起来,并在金芷县稳打稳扎,慢慢地形成了走出去的能力。

需要特别交待一下的是,所有田庄出产的一切,我都不专门开门店卖,除了自家吃以外,要么供给陈家厨房与陈家甜品,要么,以工资福利的形式,发给工人,余下的全都存起来。

再后来,全王朝的人都知道,陈家有三多:一是所辖雇工多(而且雇工还特别以能在陈家做工为荣);二是房子多;三呢,就是粮食多。

看文的亲可能要疑惑,这么多店子,怎的前面青草还能不操心呢?这就得益于5妹曾经在人事部门工作过几年,熟知绩效的那一套——用绩效做激励,雇工们努力想事,做事,这个东家不就少操心了吗?

在所有店子开张之初,我就与雇工们约定:所有陈家产业所得的利润,一律按3:4:3分配,即30的劳务工资,归总管(掌门是家族成员的除外)或掌门拿分配方案,与雇工一同享受;40的发展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总管以上的人参与决策这笔钱如何使用,且扩大再生产所获得的利润也按同样的比例分配;剩下的30才归我这个东家所有。

这30的劳务费已经很不少啦,例如陈家厨房,一天赢利100两的话,就有30两银子的劳务费,所雇工人不过50人,人均就有600文,相当于一个短工一个月的工资。当然,并不是每人都拿那么多,总管会多些,厨师长和厨师们会多些,前台的主管会也多些,但即便是洗盘子的,也不会太少就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山里人家最新章节 | 山里人家全文阅读 | 山里人家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