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 卷二, 引来金凤凰 95、途中?明白(三)

作者 : 5妹

“便如今年荒年,有粮的不用缴纳赋税,无粮的,也无法缴纳赋税,加之去年军粮调得多,又无归还的可能——县衙,还有什么存粮”赵英无可奈何地说。

“那可怎么办?”

“学生确实无计可施。现在一日仅施一粥,尚且只能维持数日。如果再无法维持,也只有学师妹当年……否则,真的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唉要是早能按师妹所说的去做,早些向这些富户征收赋税,早些建立王朝的储备粮,何致如此被动、艰难的境地?”

老太君听了,半晌无话。

虽然赵英反复保证今晚一定再施一次粥,但她的脸上,也不见得偿所愿的笑容。

她的心理也很沉重,脑子里,不断回响着赵英的话。——当年,难道她也错了吗?不当年若依女儿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触及所有的处于当时社会上层的人的利益,如此一来,就可能会动摇王朝的根基

但是,王朝的根基在哪里?一路所见的灾民难道不也是王朝的根基所在?站在她们的立场来看,站在最多普通也最为多数的百姓的立场上来看,女儿好像也是有理的

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明白自己的女儿了。女儿曾跟随她的武艺师傅走南闯北,一定是比自己看得更远一些吧或者,她真的是有些来历的?

随后的几天,她们日日紧着赶路。然而,由于雪正在融化,路上泥泞不堪,行走极为缓慢。加之路上偶然有一两具触目精心的、来不及掩埋的尸体,若让老太君瞧见,必不肯漠视,只得停停走走。一连几日,都是天微亮就出发,天黑才得以进客栈。

“路有冻死骨”这给老大君的震撼可谓是巨大这几日,她仿佛忘记了女儿,忘记了寻亲的事,也忘记了自己的咳嗽,不时就要撩起车帘看看外面的情况,一颗心,全被灾民牵挂着。

每日早晨,老太君总是吩咐,“买馒头多多的买”——一个馒头,有时就能救一个人的命。

“准备些铜板”路上也许会有需要去看病的人,能帮些就帮一些。

虽然一开始陈子纯也好,陈子俊也好,都是抱着“穷家富路”的心理,多多地准备了路费;虽然一路走来,她们都是节俭行事,从不肯多浪费一分,但是此时,回程还没开始,去的路也还仅走了一半,她们的路费,就已经花了整个路费的一半了每天的开支都尽可能地压缩,在客栈,房间是能少开一间就少开一间;饭菜是能用包子馒头代替就用包子馒头代替,但银子,还是慢慢地花出去了。

她们的队伍,一开始是十个人,后来,十三个,现在,已经有十五个了——这还大家狠下心来拒绝了许多人的结果。

一对兄妹,大概都只十来岁的年纪,自从接过陈若莹的一个馒头后,就固执地跟在她们的队伍后。哪怕是他们一再劝说,不准她们跟着,她们也依然跟着;哪怕是开始她们投宿时,没给她们安排房间,她们就等在客栈大堂,第二天一早,继续跟着她们走。如此走了两天,陈老太君也只好默许了她们的跟随。——别说,这两个孩子加入以后,可能由于她们年纪小精力好,也可能是生存的希望鼓励了她们,她们一路跑前跑后,精力十足,倒是成为了陈若莹的好帮手。

一路就这样马不停蹄地走,十二天之后,陈子俊终于宣布,今晚,就可以到达金芷县了。

一行人都为之一振行走的速度也加地快了起来。

近了,靠近了中午过后,老太君的心情渐渐地激动起来——她终于,靠近自己的女儿了。

“那个就是金芷山了吧?。”老太君掀起车帘,指着远处的山问。

“是吧?。”陈子俊也有些拿不定。

“去问问,去问问看看那个山是不是幺儿打猎的山?”

“好我就去您坐好咯”

陈子俊跳下马车,去询问路人。老太君见了,又要他把路人带过来,她要亲自问。

所见当然是金芷山。

“你们这里,打猎的人多不多?”老太君还想知道更多。

“不多哪里谁都能进山打猎呢?”路人回答。

老太君倒是没有再问哪些人才能进山打猎,而是问起了她们此行目的地的位置。

“您这是要进城去吧?能不能,跟您打听个事?听说,您这儿有个王家庄——就是种植了秋粮的那个王家庄,怎么走呢?”

“哟您也去王家庄呀得穿过县城呢,在县城的那边。您不是……不像呀?您不像是去找短工做的吧?。”路人反复打量了老太君几眼,又看了看她乘坐的马车。

“我们去寻亲您这是……去王家庄做短工吗?这冰天雪地的,有什么短工可做?”老太君也疑惑了。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路人看了看跟随着的随从,凑近马车,一边跟着马车走一边对老太君说,“我只告诉您,您可别跟别人说去——我的妻弟的妻弟呀,嫁在王家庄附近的肖家庄,前天特地派他儿子来告诉我,说种植秋粮的那个王家庄,正大量招短工呢?昨天我妻子就去了,我们约好咯,要是她今天上午还没返回,那肯定就是做上工了,那我也去呢”

那路人很高兴的样子,“我们也不指望工钱,能填饱肚子也是好事呀,也能把口粮省下来给老的少的吃不是?家里大儿子也能干,也能打点,我们也能放心地出来”

“这大冬天的……连农闲都说不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可不就是好事?说是管的饭是干饭叫我不要声张呢怕人去多了安不下我看您也不像是去打短工的,才告诉您老人家。”

“那您知道是去干什么吗?。”

“好像是……挖塘?又说是,巩什么水利?他儿子不大,说不清楚干什么。不过不管去干什么,只要她肯招咱,咱庄户人家,舍得花力气”

一行人又走了一会儿,突然,这个路人看到前面有个一身泥一身水拄着双拐的人——很显然不知跌了多少跤了。路人先是大声地喊,“小花?小花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呆着,去哪呢?”然后又跟老太君解释,“我们同庄的呢,今年才从紫山大营遣回来的。”

“山大哥啊我就是出去,找点儿事做”那个叫小花的人避到了一边。

“你这……”那个山大哥可能是想说你这样怎能找到事做之类,不过一看小花,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改口说,“你母亲要你出来的?你快回去你嫂子和我都找到了事做,你要是困难,就上我家去,大不了往粥里再加一瓢水”

“不是,山大哥。我娘对我好着呢是我真的找着了事做我走得慢——你先走吧”那女子显然不愿意再就这个问题和他多说话,虽然她娘对她,确实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行你要到哪里去?去干啥呢?我送你去路不好走,你这个样子走路,摔倒了有人扶你一把也好”

“山大哥,真的谢谢你啦不过,还真不担误你实话跟你说吧是别人帮我找了事做啦”女子心情很好的样子,“是我们勤务营的一个战友呢,专门托人给我带了口讯,说,他自己找到了事情做,而且,他还帮我们问了东家,看能不能再招些我们勤务营的人。东家说了,只要是我们勤务营的,一律许给事情做呢”

那个小花又让开了一点点,“所以,山大哥,真的非常感谢你,不过,你还是先走吧我今天只要进城就行了,他还告诉我东家在城里的住处呢,还说了,根据我的情况,东家要我在城里干活”

老太君一听,也感兴趣了,就问那个小花,“冒昧地问一下,你的那个战友是在哪里干活呢?”

“就在那个种植了秋粮的王家庄不是,现在要叫陈家庄”

“哦?”那山大哥听了也高兴地惊叹,“你的东家,莫不也是陈青草吧?。”

“可不就是?现在她在我们金芷县,可是名人呢?”

“唉呀我也是去她家干活呢你嫂子昨天就去了这可真巧呀顺路顺路,咱一起走”那个山大哥向老太君告辞,“您老人家先走一步,先走一步”

想不到老太君一听这位也是去给陈青草干活的,倒是让马车停了下来,说,“反正我们也是进城的,那个小花,你就上来搭一段便车吧”

“那怎行?瞧我这一身,又是泥又是水的,还不把您的车给弄脏了?我走得动,走得动,谢谢您老人家”

“真的顺路我们也是去金芷县,出门在外的,哪顾得了干不干净的”老太君一面说,一面招呼陈若莹,“你去把她扶上来”

于是又一翻恳请与推辞。小花平日最是见不得人可怜她,但此时见她邀得心诚,于是高兴地坐到马车上来。

这个十七人的大队伍,又往目的地走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山里人家最新章节 | 山里人家全文阅读 | 山里人家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