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5

作者 : 福字驾驭

省的名字,一半被苏州占有,因为江苏就是江宁和苏州的合称。

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面,孕育了很多的文化名人以及历史故事。

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将苏州定名为白发。是因为这座城市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其间有多少闪耀着中华文明和古老文化的积淀呢。

虽然苏州在人们眼中是被视之为“缺少金陵王气”,但是也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作者为我们讲了西施与夫差、勾践的故事,讲了唐伯虎的故事,讲了金圣叹的故事,也讲了五人墓碑记的主人公反抗魏忠贤的故事。作者想从这一些古代先贤的身上,寻找着中国的文化精神与不绝的脉传,讲了他们对于中国古老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今人的作用和意义。

他认为,这一些古老文化的作用往往比一个国家还要重要,王朝可以更替,国家可以兴亡,但是这一些闪烁着文化精神的人,以及他们身上所焕发出了文化精神则永垂不朽,流芳万代。

他也有所惶惑,惶惑什么呢,如今的这种竞争,会不会掩埋这种文化以及精神呢?

作者在寻觅中不断地思考。

与焕赫的城市不同,在中国大地上,还有一些无名的小镇,但是也很有名。

作者的足迹踏上了这样的地方,寻觅着在这里所隐现的文化的根。

《江南小镇》是作者《文化苦旅》中一篇写小地方的文章。

但是,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一些小镇,因为出了几个极其著名的,在中国历史上发出过声响的人,所以就不同寻常了。

“与显赫对峙的是常态,与官场对峙的是平民,比山林间的衰草茂树更有隐蔽力量的是消失在某个小镇的平民百姓的常态生活中。山林间的隐蔽还保留和标榜着一种孤傲,而孤傲的隐蔽终究是不诚恳的;小镇街市间的隐蔽不仅不必故意地折磨和摧残生命,反而可以把日子过得十分舒适,让生命熨贴在既清净又方便的角落,几乎能够把自卑由外到里融化掉,因此也就成了隐蔽的最高形式。说隐蔽也许是过于狭隘了,反正在我心目中,小桥流水人家,莼鲈之思,都是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江南小镇》)

周庄的沈万山与同里的退思园任兰生,是两个生活着的“大隐隐于市”的不同寻常的人。前者以富足天下的财富与朱洪武做买卖,结果被卖得血本无亏。后者从大官的位置上退居下来,痛定思痛,不再乞求发迹。这是一种什么文化心理呢?

作者揭示了前者的愚昧而后者聪明,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在这种散发着悠闲气息的村庄里面,可以供给后代人什么启示呢?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希望经历平淡,而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希望经历不平淡。

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蕴在这种看似平淡的地方,却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作者的足迹行走在这里的时候,不能不为中国古代的文人以及生存现状而感慨不已。平淡,究竟是不是人的最初的追求呢?还是人们不得已的回归。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轰轰烈烈,而拒绝平淡,也许只有那些看破了红尘的人,没有了儒家思想做动力的人才回归到道家的本然之中。平淡,也许就是道家在接受着那一些精神疲惫者的最好的场所。平淡就是他们的最后的归隐之地。

这也许就是作者的思想和感触。

佛家文化则彻底化解了人的雄心与不平。

天柱山,也是一座山,作者在这里历数了历史上许多文人想在这里安家的想法。

它是汉武帝时被封为南岳的地方。

这里风景独特,一柱高山如同擎天之柱,吸引了很多文化者盘桓,李白想在这里安家,苏东坡也想在这里栖息,连王安石也想在这里“抱有终身性的迷恋”,更不要说,黄庭坚了,这里还有张献忠与明军的战斗遗迹。

作者写到最后,竟然是想着这样的话:“是的,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复想到的一个远远超出社会范畴的哲学命题:家。”(《寂寞天柱山》)。

为什么作者感到天柱山寂寞呢?是这里安静呢?还是人们不能理解它的寂寞,还是许多文化大家感到了自己的寂寞?这里出现过周瑜这样的“羽扇纶巾,强橹灰飞湮灭”的英雄,而且也出过大乔小乔那样的美女。这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富有奇趣的文化现象,越是李白,越是要在这里居住,越是王安石,越是离不开这里,越是苏东坡,越是要以此为家,难道仅仅是这里风景好吗?

“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让这样的文人能产生终老之计的山水,总应该增加一些而不是减少下去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寂寞天柱山》)

实际上,为什么这一些文化使者,对天柱山产生这样的情感,就是因为这一些在社会决斗场上拼杀很久的大师们,感到了心灵的疲惫;感到世界之中,自己的孤独。

从而感到只有自然可以吸纳他们,拥抱他们,对他们构不成伤害,不需要他们去防备什么。正如我在《另一种眼光解读朱自清》里面谈到的:“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会寄情山水?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因为,山水之中,没有欺诈,没有阴谋,没有压迫,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能给予一颗敏感、脆弱心灵的安全感、放松感和陶醉满足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想,当今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八极,除了陶醉于人文现象,考察文化以求达观以外,是否也是寄情山水、钟情风景呢?”实际上,这也是这一些古代的文化名人们,在儒家思想所包裹的现实战争之中,一种心灵的厌倦,而去昄依属于道、佛文化构成的自然之中。依然回归到老子的清净无为,依然是想寻求物我两忘,依然是想在这种极其清净的境界中了此余生,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桃花源和乌托邦,只要自己的心中还有着世界,那么自己的灵魂永远不能安静,永远感到孤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