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形式发表了感慨。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书写工具的演变,语言也在产生着变化。
文言文而变为现代文。这也是语言变化的一个过程。
有时候,人们面对这种变化,不仅从心理上,也从精神上产生了一些痛苦。
在作者看来,中国古老文化形式之一——书法,是一种很美的形式,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这种文化形式,缺乏了社会氛围和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不得不渐渐被大多数人所抛弃,而只能成为极少部分人欣赏的一种文化样式。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值得祭奠的美。
语言形式也是这样,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古老的语言记录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它的形式就显得很美,很精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语言形式,无论它过去显得多么优美,多么精粹,但是已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已经阻碍的中国古老文化向新的文化的进步,所以不得不被淘汰,成为历史的遗迹,供人们观赏,有时候是被人们凭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带着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那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但是在我们看来,在探讨这种心理习惯的时候,所表达的乃是中国文化形式的演变。形式变了,也许,文化精神会跟着变化。“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擅长此道,但良知告诉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酸楚的纪念。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无论有多么大的痛苦,这种变化而导致的失去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民族需要进步,文化需要进步,人的精神更需要进步。
也许,有时候,进步并不仅仅是喜剧!
在作者探询历史遗迹,来探索中国文化发展曲线的时候,作者的笔触,也涉及到了他自己所生活的场所,也许,这是作者通过对自己行踪的另一种形式——自己成长的居住地的考察和探究,来从另一个角度探询中国历史文化的足迹。
《上海人》是一篇既写上海地域特点,也写上海人的文字。文章中特别对上海人的心理以及性格,和处于这种地域之中的文化心理做了深刻的剖析。
由此来探询由上海文化构成的上海文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明。
这个处在海洋边沿的城市,里面的人的生活特点和个人性格,有时候,我们觉得好象失去了地域特色。上海人的“精明、傲慢、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团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等等特点,如果说是一种文明的文化熏陶,则大大委屈了上海文明作为中国文化一分子的位置。海洋的特点应该不是精致的精打细算,而是有着浩瀚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以及包纳百川的吞容能力;而不是限于斤斤计较的小家子气。正如作者所讲的:“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我们觉得,这也应该是中国文化所散发出来的一种魅力。
尽管,中国还有很多的土壤远离海洋还远。“上海人人格结构的合理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上海人》)也许,这是作者在上海居住很久以后才得出的结论,也许,世界的目光开拓了他的视野。《家住龙华》则道出了作者写作本书的宗旨:“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在这个地方,作者思考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人格结构和海派特征”。作者通过一位叫陈旭麓的教授的生活经历,探询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可贵的操守。也许,他的身上也代表了那一些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一种固有的情结和安贫乐道、风骨清廉的类型。也许,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古老的文化的基石。他们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另一种精髓。龙华塔本来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筑,由三国时代的孙权建于公元二四七年。也许,作者应该从它的历史演变之中感悟很多。“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留下了塔寺,留下了钟梵,留下了衣钵;而对于文化学者们来说,则是留下了一个特定方域的远年标帜,一个长江下游民众精神昄依的佐证,一个长久的属于海边的希望,一个不息地祈祷昌盛的记忆。”“是无数的历史寂寞,铸就了强悍的历史承传。”(《家住龙华》)。
实际上,这种古老的中华文化被新文化的剥蚀,也是文化的一种发展规律。也许正是体现了中国新文化吐故纳新的能力。
《三十年的重量》实际上讲了“我”(余秋雨)的老师与“我”和一位中学生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是三十年前——“我”就等于是这位学生,也许三十年后,“我”就成了“我”的老师。
自己将自己立足在中青年的位置,尽管,他其时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在这篇文章里面,余秋雨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他与老师的故事,讲了他与一位中学生的故事。其中都通到了文化传承的问题。作者的一位老师丢失了三十年前学生送给他的贺年片,请求学生给他补写补画一张。一位素不相识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在书上阅读了作者学生时代写的一篇获奖作文,来信要求与作者交换“老师不喜欢而自己喜欢”的作文的故事。
而我的这一篇作文曾经获得一位大学老师的赞扬,现在,这一位老师又成了我为他评定职称的对象。这种角色的转变,有时候不仅仅是由于时间的变化,而是由于时间造成了人的社会阅历的殊异以及所承受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熏陶。
作者说:“人生就是这样,年少时怨恨自己年少,年迈时怨恨自己年迈。”中年人的作用就在于“这双向疏离和双向抚慰吧”。
中年人“他们还余留着告别天真岁月的伤感,又迟早会产生暮岁将至的预感。”“他们置身于人生的涡旋的中心点,环视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万千。”“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学都是在中年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的。”(《三十年的重量》)。
实际上,我们觉得,作者在这里,并不是谈由于岁月流逝而产生的感喟,而是讲中年人在传承中国文化上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