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有朱子,还有管子,还有孙子,还有老子、庄子等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从那个时代来的。
试想,这么多思想家的出现,产生了这么多的文化财富,尽管到秦始皇时代,他们的著作被焚烧了,但是并没有全部烧完,也不可能完全烧完,即使全部烧掉了,继承这种思想的人还在,让这么多思想流派的持有者以及后裔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统治之下,怎么能够不发出自由的呼声?怎么能不感到愤愤不平,怎么会不产生怨恨?
中国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奇特的文化混杂中发展着,延续着。
余秋雨先生讲: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流放者的土地》)。
我们再反过头来看,在这种流放中间,也有不少文人,他们虽然忍受着**以及精神的痛苦,但是,心中的一点昌明的火苗并没有熄灭,这就是活在他们心灵中间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让他们体会到在这种不够尊严的时候享受到文化带给他们的尊严和荣耀。
于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默默地将自己的一切文化思想贡献给了流放地。如,方拱乾写出了《宁古塔志》、吴振臣著有《宁古塔山水记》、张缙彦著有《柳边记略》、英和所著《龙沙物产咏》、《龙江记事》等。
余秋雨先生说:“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和遭遇可以一变再变,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消融。”(〈流放者的土地〉)
柳宗元也好,苏东坡也好,他们在贬谪地以及流放地,所受到的待遇和做出的贡献正说明了这一些道理,同样,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的一些清代官员,有的人在苦难之中消除了政见,化敌为友,同舟共济,则是文化使他们闪现出了温暖的人性光辉。
也许,他们的贡献还不能与柳宗元与苏东坡相比,余秋雨先生认为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流人才可以受尽磨难,却不能受到超越基本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的最严重侵袭。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决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却决不肯定*。”(《被流放者的土地》)
我们认为,这恐怕不是主要原因,这可能与这一些人的学识与才华有关。
象苏东坡与李纲都是宋朝人,都被流放海南,但是为什么李纲的文学成就不能与苏东坡相比呢?
脆弱的都城
我们记得,在前面《流放者的土地》里面讲到了,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文化基础以及模式,同中国文化思想多元化之间形成的冲突,这种冲突,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崩溃。尽管在过去的书中,人们经常说,是肚皮引起了革命,实际上造反(农民起义)都是由中国的文化驱使的。由怀有这种文化的秀才们编织的。尽管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是,如果没有秀才,反是造不成的,也许只能维持几天,就烟消云散了。
中国**的领袖**,实际上也是一种农民起义的领袖,不过,这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已经开拓了眼界,他已经掌握了异域文化和思想——这就是来自德国的*主义,俄罗斯的列宁主义这一些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和理论。
不过,**的思想,在军事上有一个很简洁的观点,就是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思想。他成功了。
这里面就提出了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
余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里面,以我国古老的渤海国消亡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古老的城市文化这一个命题。
在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上,他认为,“辽阔的华夏大地从根子上所浸润的是一种散落的农业文明,城市的出现是一种高度集中的非农业社会运动,因此是这块土地的反叛物。”“从一时一地看,城市远比农村优越;但从更广阔的视野上看,中国的农村要强大得多。”
其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由于中国城市的寄生性。
因为,“城市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又必须吸纳大量的农产品。它离不开农村,而农村却又未必需要它。”“中国的城市可说是一种难以巍然自立的存在,很难对农村保持长久的优势。”(《脆弱的城市》)
这种寄生性的存在,也就难以塑造出了中国城市的文化构架。
古代的中国人,一直对城市是怀有羡慕之心,但是根本上并怎么瞧得起城市中人。他引用了宋代张俞的一首诗: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我们知道,中国古老的城市,或者说,城市的形成,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由农耕文化发展起来。
往往在大江大河流域,首先是发展了农业,有了农产品。
生活在这一些河流区域的人们,组建并形成了村庄。
居住在村庄的人们,手上的农产品,彼此之间,并不相同,或者各有欠缺,所以他们为了互通有无,便进行交换。但是这种交换,并不是无偿的。
有时候,形成了差异。而交换的这种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商品的萌芽。
后来发展到,有的人需要这种商品,但是他没有对方需要的商品与之交换,因此,便拿出一些极其珍贵的东西(替代物),来与对方交换,这种替代物,就是货币的雏形(后来演变成了货币),商品、货币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产生的萌芽。
不过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照样交换。在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氓》中有这样的句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这个布,就是一种货币雏形,丝,则是商品。
人们之间进行商品交换,需要场所。
于是就有了交换商品的地方,同时,也就有了一些专门从事这种商品运送和交换的专业人士,这就是商贩的出现。商贩们在固定的场所里面进行着交换,这个场所,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就有了一定的供这一些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吸引了远远近近的人在这个场所附近居住,逐渐发展成了城市的雏形。
这就是中国城市渐渐发展的过程,中国渐渐由农耕文化向城市文化过渡。
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面,人们一直是轻视经商人士的,在汉代,商人再有钱,但是不允许做官。
所以,这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城市文化的一种鄙视。
在中国古代语言中,有这样的词语都可以佐证,见利忘义,利欲熏心,势利小人,等等,在某重程度上讲,就是对于古代商品经济和从事商品经济的人一种间接的否定。尽管人们都期望过上有钱有势的生活。杜甫不是有一首诗吗?其中讲,朱门酒肉臭。虽然是表达了对官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