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30

作者 : 福字驾驭

在嵇康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是写信回绝山涛举荐他接替自己作官,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让嵇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反响,如同当年的孔稚圭的《北山移文》。

要知道,他回绝的不仅仅是山涛,而是整个司马氏政权,是当时的官僚体系。

还有,为朋友吕安两肋插刀,对其受到其兄长强加给弟弟的“不孝”罪名,而喊冤,最后被陷进对方的诬告之中,终于被钟会抓住机会,在司马氏面前告上一状,使嵇康成为不孝者的同党。

于是被绑赴刑场。

尽管当时惊动了朝野,三千名太学生景慕嵇康,一起来到刑场为他请愿,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但是嵇康的所行所为,已经深深激怒了司马氏政权。这个人既然不为朝廷所用,还在外面藐视礼法,那就狠狠惩罚他这个大胆妄为的家伙。于是派官员来到刑场,宣判:宫廷旨意,维持原判!

面对死亡,嵇叔夜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演绎了最漂亮和最强健的生命乐章:

这就是弹奏《广陵散》。

使之成为遥远的绝响。

我们今天看来,阮籍和嵇康,都是那个时代,最讲究性情的真君子。

他们在那种黑暗的时代里面,面对魏晋过渡之际的政治*,以及礼教大防,敢于眄视一切封建的压抑和束缚人性的不合理的规范。

面对千万人营营以求的高官厚禄,视之如粪土。

他们追求着自己个人的自由与性情的解放。

可以说,他们是在那种极其黑暗的时代,别人都不敢大声喘息的情况下,他们昂扬自在,肆意潇洒,活出了自己的一片人生的乐章。

他们是中国男人在封建时代追求个性自由的先声。

我们知道,在欧洲十一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的先声,那是但丁的《神曲》,后来的文艺复兴,以后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文学,都是在赞颂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人性,在十四世纪发生早欧洲大陆的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了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他们追寻的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回复自然,以人为本。宣扬自由幸福平等。

应该说,在中国最黑暗的三、四世纪时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这样的一批敢于藐视封建礼法以及严重压抑个性尊严的做法的人,确实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作者所赞扬的嵇康演奏的《广陵散》,不仅唱响了这样一些充满英雄锐气的颂歌,而且在浓重黑暗的夜空,点亮了一盏照彻古今的人生的明灯。

在这样的眼光下,什么刘邦项羽、秦皇汉武,能与之相提并论吗?

这就是真性情,真英雄。

惟其不要命,惟其不顾及,惟其如此,才在天地间留下了一片自由的人生与英雄的乐章。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英雄文化。

在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里面,最后一篇是论述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小人文化。

在《历史的暗角》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开篇就谈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最后被小人打败,对小人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愤恨。

其实,作者将这一种人群所划入的范围,并且定义道:“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荒唐。……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浊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将君子与小人并列。

孔子也曾经这样讲了一句让后世不少人颇有争议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可见,在这一些先贤的目光中,对于小人是多么的鄙视与痛恨。

那么,究竟什么是小人,谁是小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余秋雨说:他们的地位也可能很高,也可能是学者。

这样讲,就把小人的文化层次和阶级地位做了很清楚的界定。

同时,也让人们觉得,这个小人,有时候,并不是仅仅指穷斯滥矣的人,也不仅仅是指目不识丁的。当然,更不仅仅指岁数小的人。岁数小的人往往还不具备小人之心,赤子之心丹。

在作者的文章中,他向我们列举了历史上的以及外国的一些例子,述说了小人的种种恶行,以及卑劣的心态。

他认为:小人见不得美好。并不是小人不懂美好,而是小人往往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成丑闻。因此,小人容不得美好,不愿意看到美好。也许,在他的心灵中,一切都应该是如同他(她)的心灵一样,那样污浊,那么不堪,要不然,如果世间存在了美好,他不是更显得污浊和委琐了吗?就象法国作家左拉小说中的《陪衬人》一样,当然,该小说中的陪衬人不是小人的典型。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

小人懂得权力的重要,但是小人并不是惧怕权力,而是惧怕权利落在一些品行高尚的人手里,如果这样,小人还有生存的空间吗?其实,在君子的眼里,即使小人也不过是一堆不值得自己花脑筋的对象,根本不会算计小人。反而只有小人往往会算计君子,所以在历史上,被算计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小人。

所以,小人要千方百计地得到权力。有了权力,他们往往就会置君子于死地。因为,在他们眼里,如同容不下美好一样,容不得君子的存在。往往要构筑极大的贬损,让君子成为不堪,这样,小人在心理上会有一些平衡和得意。原来君子也是这样的平常呢,也是可以蹂躏呢,在天底下,还有谁想做君子吗?

当人们在践踏君子的时候,也就是小人最快乐的时候。这个时候,小人会想,什么君子,原来也是一堆狗屎呢!这样,他的心理会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平衡。

第三,小人不怕麻烦。

小人有时候,为了办成一件事情,可以费尽心机,可以克服极端烦琐的困难。只要做成小人,打倒敌人,小人可以无所不为。

第四,小人办事效率高。

小人可以能够左右逢源,上下里手,可以将君子办不成的事情,都搞得滑滑滴滴的。

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里面,韦小宝,可以说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第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

这一点,使小人具有着一种天生的胆怯心理和阴暗心理。

因为,他们害怕,一旦自己曾经伤害过谁,就会将这一笔帐记载在自己的脑海里面,生怕将来会遭到被伤害者的报复(其实,有一些被伤害者,也许根本把这不当成一回事,认为不值一提,但是,小人不这样看,他们时时担心被自己伤害的人有还手的力量和机会,因此,小人会千方百计制造机会,将被伤害者一直*到不能动弹为止,还要踏上一只脚,叫被伤害者永世不得翻身。这样小人才会放下心来。我们不是经常这样讲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复。

就是,小人永远不会放过君子,他认为,君子也象他一样记得自己的一切,

随时会报仇。

“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

实际上,小人是最感到没有力量的人,是最自卑的人。如果一个感到自己很有力量的人,很自信的人,还会担心来对自己怎么样吗?因此,小人整天生活在算计里面,生活在阴暗的角落,小人的心灵永远不会有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和灿烂的笑容,因为,小人从来不相信自己和别人。

第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

小人有时候是灾难的制造者,但是有时候还要装成是灾难的受害者,好象他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他是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是天底下最需要怜悯的人。

第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

小人的嘴巴特别尖,他们可以很快将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他们可以在极短时间里面控制局面,散布谣言。让人们混淆是非。

只有在谣言里面,他们才可以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第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面。

小人由于他的本性和禀赋,由于他的作为,迟早会被人识破。

他不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问题,不可能怀有很大的抱负,不可能将天下为己任,不可能具有大慈大悲的胸怀,所以,他的最终不能成就真正的局面。他所成就的也只不过是一阵烟雾和飘絮。

记得,鲁迅先生在捣鬼心传里面讲,古往今来一切捣鬼的人,“人的捣鬼,虽胜于天,而实际上本领也有限。”

对于小人的类型,余秋雨先生做了细致的观摩和刻画,有如下这样的集中类型:

恶奴型。

“有些人,成了奴仆便依仗主子的声名欺侮别人,主子失势后却对主子本人恶眼相报,甚至平日在对主子低眉顺眼之时也不时窥测着掀翻和吞没主子的各种可能,这便是恶奴了,而恶怒则是很典型的一种小人。”

我们觉得,象《水浒传》里面的卢俊义家人李固就是一个。

乞丐性小人。

“乞丐性小人的心目中没有明确的所有权观念,他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只要舍得牺牲自己的人格形象来获得人们的怜悯,不是自己的东西有时可能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他们的脚永远踩踏在转换所有权的滑轮上,获得前,语调诚恳让人流泪,获得后,立即翻脸不认人。”

流氓性小人。

“当恶奴型小人终于被最后一位主子所驱赶,当乞丐型小人终于有一天不愿再扮可怜相,当这些人完全失去社会定位,失去哪怕是假装的价值原则之后,他们便成为对社会秩序最放肆的骚扰者,这便是流氓性小人。”

“他们象玩杂耍一样在手上交替着玩弄着诬陷、造谣、离间、偷听、恫吓、欺诈、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引蛇出洞、声东击西等等技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