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中年是一条河
在余秋雨先生的第三部散文集《霜冷长河》中,在自序部分,讲了一个奇怪的故事。
说,他在北京遇到一位异人,这位异人讲道,他与余秋雨曾经在一条长河边上,比邻而坐,有十步之遥。
实际上,我们所有人与河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就是黄河,我们所有中华儿女,都是来源于华夏文明。是黄河与长江的儿女。
很有趣的是,本人在《相逢》中的写余秋雨的开始文字中,安排了冯育华与余秋雨以及马兰在高水河边的见面。那也是一条河。
我过去,也曾经喜欢写一些短诗,其中就有名字叫《芦柴花》的作品,里面也提到了河。
“在滚滚东流的大河边,谁能料到,还能看见您的潇洒?”
芦柴花,是一种轻薄的花,又名芦荻。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有这样的几句:
“西晋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深秋季节的芦柴花,很是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情。
我记得,如今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音乐作品中,也收入了一首我们这里音乐作品《拔根芦柴花》,与《茉莉花》齐名。
人有时候很奇怪,看上去轻薄的东西,往往意义并不轻薄,而是显得很厚实与沉重,而往往看上去很重实的东西,却显得是那么的轻如鸿毛。
现在还是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这一部作者的第三部散文集,作者要出版这一部散文的时候,本人已经写好了《芦柴花》。也许,这一种在云和月笼罩下的景象,有一种苍凉与奔放的情感,与作者的《霜冷长河》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芦柴花
你站在夕阳里,写成了一行多么美丽的诗句,月光下,你演绎了多少迷人的故事、佳话,芦柴花,如今,飞向蓝天的火箭,映着朝阳的高楼,再也无须你的剪贴,衬托,啊!芦柴花,芦柴花,可是,谁能料到,在滚滚东流的大河旁,又见到了你的潇洒。”
我们已经评说了作者的第一部《文化苦旅》与第二部《山居笔记》,这里评说他的第三部作品,我们还是援用旧例进行吧。
《霜冷长河》这部散文集,一共收录了作者四辑内容。
第一辑一共有六篇,由《壮士》、《中秋》、《琉璃》、《垂钓》、《老师》以及《长者》等六篇文字构成。
前面谈到,在文集的前面是作者的文集的序,里面还谈到了长江与黄河,谈到了黑龙江,谈到了日本友人。实际上,这一些都与《创造》中提到了有关内容有联系。
主要是讲了作者自己与江河的故事。
而在第一辑中,《壮士》则讲的是上海的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而献身的壮举。
对于这种壮举,作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余纯顺是为上海人争了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壮士。也许,在我们世俗的眼光里面,象余纯顺这样的人,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不顾妻子儿女,将自己的生命献给那茫茫无边的罗布泊,有什么意义?简直是吃饱了饭撑的?孰不知,如果没有鲁迅先生所讲到的那一些为民请命的人,那一些民族的脊梁,大家都龟缩在乌龟壳里面,历史还能进步吗?民族还有希望吗?中国还能举办奥运会吗?如果没有余纯顺的壮举,上海人永远给人的是一种窝囊和懦弱以及精明、小气有余,而勇敢不足的小市民形象。正是余纯顺这样的人,跨出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勇敢之步,才使人对上海人有彻底的改变。就好象中国举办了奥运会,才使世界对中国有深入而彻底的了解。
这就是余秋雨赞颂的余纯顺的理由。所以,当余纯顺的摄影遗物在当时的上海展览的时候,观者如堵。
在作者第二篇的文字中,写了《中秋》,中秋,本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本篇的文章,却不是在这俗套的文字中,来演练过去反复渲染的中国大团圆的故事,而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写了一个看似大煞风景的事情,这就是旅美作家张爱玲的去世。
“我欲乘风归去。”张爱玲选择了一个中国人都赶热闹的日子,却在美国悄悄地寂然而去。没有一个人知道,直到好几天了,才被人发现。这确实是让人感慨万端的。
张爱玲,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与冰心等可以齐名的人物,甚至比冰心还要具有国际影响,这样的一个在国际上为自己的国家赢得隆厚声誉的人,竟然选择了如此的方式,悄然而逝。不能不让人恻然。余秋雨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还存在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与她们相比,真正可怜的倒是文坛上那种浮浅的得意、琐碎的企盼、无聊的激愤、颓丧的失落。可怜的人们一定还在倒过来可怜她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着她们本该如何来改变这种可怜。”
这是张爱玲自己的选择。按理说,象她这样拥有盛名的伟大女作家,完全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争取寻找自己应该具有的荣耀与穴居。让光环套在自己头上,久久不息,让人们对自己不停地膜拜。但是,她没有这样,她选择了平淡,平淡得没有人知道她的居所。这就是一种人生的至高的平淡。如同一些伟大的作家,文章写到最后如同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