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34

作者 : 福字驾驭

开水一样,但是这种白开水,却让人们感到,是如此的令人回味与咀嚼。

不过,反过来说,这也多少反应了当时的人们对她的一种漠视。她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居然连居住在她身边的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不想去打扰这位伟大的作家而产生的自发的尊重呢,还是确实是一种冷漠!

(也许有人说,张爱玲因为当年与汪伪文人胡兰成有一段让人叹息的感情纠葛,所以,在中国大陆,当时,人们对于胡兰成这样的一个具有汉奸身份的文人的特殊认识,所以才使张爱玲选择了寂寞,是一种明智而无可奈何的举措。何况,她又是清末同光年间的“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伦的孙女,她的外曾祖父乃是李鸿章,但是,文学是不论出身的)

也许,当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属于文学的时代,而是经济的时代,但是不要忘记了,人类永远离不开文学!如果说,几百年,让人忘记的可能是那些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物质财富的人,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也可能恰恰是那一些在人们精神领域留下余香的文学家。

历史就是这样的选择,她很是残酷的。

所以,曹丕说:“文学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文学是不是过时了呢?不一定。

如果没有文学与艺术,今天的奥运会会如此辉煌吗?

“老太太的小木屋空了,不必在别处寻找,她们只会去了太空。”(余秋雨《霜冷长河》)

《琉璃》则是余秋雨先生所写的一个名字叫杨惠珊的女士与张毅先生寻找汉代琉璃的故事,并亲手锻铸琉璃,写出了一个千古相守的千古知音的故事。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已经将笔墨延伸到人的精神领域与佛教神祉。

所谓精神领域,则是在于,杨惠珊,本来是一位用自己身体演绎人世百态的艺术家。

后来,她在法国看到了琉璃作品,并且自己亲自锻造,历尽万千,失败了又塑造,塑造了又失败,最后取得了成功。但是,她马上听到,自己的锻造工艺,在中国汉代之前就已经成熟。

尽管她已经是国际第一流的琉璃艺术大师,但是她立即否定了自己的创造,去寻找来自自己祖国的亘远的历史遗音。当她寻找到这一件真正的汉代作品的时候,那件琉璃好象在她的手上遇到了知音,悄然断裂。就好象《广陵散》到了嵇康手上成为绝响一样。彼此也许是真正寻找到自己的归属,而将自己消失在这千百年的知音的手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具有感应力的精神境界的契合吗?他们互相等待,等待着遇到知己。然后为了知己而失去自己、毁灭自己。

这难道不是一种人世难以寻找,而恰被他们发现的知音吗?

在《药师琉璃光本愿经》中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琉璃果然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一个人能够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往往追寻着琉璃的境界。而作者与琉璃结成了知音,使千年前的琉璃在她的手上涅槃。这难道不是一种超越了精神境界而进入了佛家境界的奇遇吗?

在大乘佛经中讲,世间处处有佛。当然,我们觉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佛。只有你的精神与领悟到了一种极其崇高的境界,你眼中的事物才能成为佛。否则,你与佛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佛是佛,你是你。尽管佛度众生。

《垂钓》是一篇具有寓言意味的文章。

作者与妻子前往俄罗斯海参威旅行,在海边看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两人垂钓者,一胖一瘦。

在海边垂钓着。后来胖的垂钓者收获了很多,因为钓上来的都是小的鱼,但是他很满足。而另一位瘦者,却是垂着很大的鱼钩,静静地垂钓者,虽然从早到晚,一无所获,但是依然很有耐心地守侯在海边,耐心地执著地钓着。

后来,瘦者与胖者互相讥讽起对方来。

胖者以为自己获得了不少的收获,而嘲笑瘦者一无所获。

瘦者则嘲笑胖者,所满足的仅仅是非常渺小的东西。这样的收获意义何在?收获等于没有收获。

从两位钓者互相的行为中,马兰女士(余秋雨夫人)认识道:“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

而作者则从两者的行为中,包括互相嘲讽中看到:“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实际上,这个寓言完全是讲的有关人的精神境界的道理。

胖者,他很满足现实的,而且很满足渺小的东西,因此,他没有失望,没有厌倦,也很平凡。但是正是这样的人,乃是在现实中很多的那一群人。他们追求于简单的物质的拥有。而瘦者呢,他们追寻的乃是人世间,或者现实中,难以寻求的更大的东西,有时候,这种东西是永远难以企及的,如同夸父追日一样。但是这种没有结果的追求,却使他们得到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他们的满足就在于永远不失望,永远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永远为自己的追求而守侯。

他们的收获,看起来一无所有,实际上,他们所得到并不是拥有,而是守侯。他们的成功不是在于结果,而是在过程,在为追求中所付出的一种满怀希望的努力。

看上去,胖者得到了很多,得到的实际上是外在的拥有,失去的却是内在的更大的期望。瘦者,失去的是外在的失去,是一种内在的拥有。

世间,正是这样所求者大,才构成了人世间的平凡与不平凡,使人世间,具有了物质与精神的互补。具有了低层次与高层次的对峙与和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