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嫉妒?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余秋雨在《关于嫉妒》中的《嫉妒的本性》中说:“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患。”
也就是在自己心理层面上,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
而且因为缺乏了一种自信能够超越他人,而形成的一种自卑心理。
我们知道,大凡在心理上占有优势,感到胜券在握,高踞于他人之上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自卑心理的。也就不会形成嫉妒的心理。
正是因为,自己感到难以超越他人,所以才会有嫉妒的存在。是一种彻底失败后的失望。
在《嫉妒的本性》中,余秋雨讲述了这样的道理:“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强者,也没有人会是彻底的弱者。”
因为“人生在世,总是置身于强、弱的双重体验中。”
世间有很多比自己强的人,也有很多比自己弱的人。
自己在这个强弱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这是决定嫉妒的根本。
面对比自己弱的人,自己会形成一种“强势体验”,面对自己强的人,自己会产生一种“弱势体验”。就多数而言,“弱势体验超过强势体验。”所以,世界上,总是很多的人处于弱势地位,忍受着弱势体验,极少的人享受着强势体验。
因为,毕竟,这个世界,能够出人头地,头上拥有显著光环的人是很少的一部分。
“脆弱引起对别人强势的敏感和防范,嫉妒便由此而生。”
这种嫉妒的天性,从人的幼小年代就开始形成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说,当人幼小的时候,看见了面前有一件东西,被他人获得,此时自己便伸出手去抢夺,当发现自己没有能够抢夺过来的时候,便产生失意的哭,这既是宣泄一种由于他人比自己强而产生的痛苦,也是强烈地表明了自己的嫉妒。作者认为,“人们在儿童时接开始承受,家长和老师也习惯利用它来刺激儿童”,比如,当出现某一个学生成为班级同类中的佼佼者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就会说:“你看,人家多么有出息,你怎么不如人家的呢?”这就进一步刺激并触发了儿童隐藏在内心的嫉妒的本性。但是,每当儿童受刺激多了,便也感到无所谓,这种利用儿童嫉妒天性(即人的天性,本性)来达到目的的做法也就失去了效应。这种效应是不是就已经彻底丧失了呢?也许,在某一些层面上会消失,但是在其他层面上则依然悄悄地潜伏在人的心理的暗处,一直到他的成年。我们觉得,嫉妒往往是具有一种极度的自尊心的人才会具有的。当他的嫉妒心不存在的时候,自尊心也不复存在了。所以说,人类历史上,许多的争斗往往都是缘自于嫉妒心的产生。
自尊心爆发了嫉妒心,嫉妒心形成了竞争态势,而竞争激发了人们的力量。从而改写了历史,促使了人类的进步,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上讲,嫉妒还是具有着积极的作用的。根据我们以前谈到的影响我国古代三种文化的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嫉妒正是由于在儒家积极入世,积极争取在现实之中有一番作为,积极地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才体现出的一种心理素质。而到了佛家和道家思想那里,一切都与世无争,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都是前世的“业”绩。所以就在减淡人们的积极入世的雄心的时候,也在消弭了人们的嫉妒之心与强烈的自尊。
这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特质。
与人的本性磨合砥砺。从而形成了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嫉妒心理。
我们往往对什么人嫉妒很深呢?
余秋雨认为,对于那一些什么都超出自己,“老在自己眼前晃动,什么都高出自己一筹,好不容易到了势均力敌的当口,定睛一看又成了他的下手,躲他避他不再想他,绕了九九八十一弯,猛然抬头,他又笑眯眯地出现在前方。”对于这样的人,往往是具有着最让嫉妒心理的对象。实则上,这种嫉妒如同是一种迷雾遮在自己眼前。老是自己将对方作为嫉妒的对象,是不是狭隘了自己的目光呢,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实际上,这种嫉妒往往是一种自设的障碍。就象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诸葛亮。周瑜老是觉得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自寻烦恼。他就没有看到在诸葛亮的身后,还有广阔的天地。这一点,他与司马懿就不同了。司马懿尽管也嫉妒诸葛亮,但是他并不使自己在诸葛亮面前,被自己的嫉妒烈火所炙拷,他的心胸以及肚量比周瑜大,所以,尽管,司马懿自感自己不如诸葛亮,但是他就是不服输,面对诸葛亮的一再挑衅。用计谋激怒自己,引发自己的嫉妒的,但是他毕竟老谋深算,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以自己的体力和心智战胜了诸葛亮,自己成了统一天下的王者(儿子司马昭、孙子司马炎乃承受其奠定的基业而使三国归于晋)。
所以嫉妒的最后,实则上应该是归结到嫉妒者的胸怀以及眼光,所谓嫉妒者,往往是一些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人,自己被对方设置的迷障、自己设定的迷障迷惑了。
这就是嫉妒的人性缺陷的实质。
正如余秋雨讲到的“主要是发觉自己的生命受到了近距离的遮蔽”。
如果自己与对方的距离(心理距离)遥远一些,或者自己根本视对方为无物,自己的目中根本没有这个嫉妒的对象,那么自己是不是就超月兑了出来了呢,当然,这种超月兑,已经是自己站的高度以及心理上的距离更加宏伟与阔大。而不是已经丧失了自尊的堕落。
实际讲到这里,依然是前面所谈到的自己的遭受嫉妒折磨而不安的根源,乃是自己受到外在的一种短视的干扰,使自己的心灵没有安静下来,自己的心灵里面含有了低级的嫉妒的尘埃。
余秋雨讲到,心怀嫉妒的人,内心有一种矛盾感,“嫉妒者可以把被嫉妒者批判得一无是处,而实则上,那是他们心底最羡慕的对象。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居然有人已经做了而且又做得那么好;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居然有人已经达到而且有目共睹,这就是忍不住要用口和笔来诅咒、来批判了。但又不能明火执仗,只能转来转去,东躲西藏。”
实际上,这种嫉妒,依然是一种自己目光狭隘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说,凡是嫉妒者,往往是心胸狭隘,目光也狭隘的人,他们只看到了一条路,没有看到在自己所嫉妒的对象走的这一条路面前,还有其他的路可走。既然,天下道路,条条通罗马,为什么自己眼热对方的成功而形成嫉妒呢?因为,他看不到其他的道路,只能看到自己的嫉妒者所走的路,他认为,对方把自己要走的路已经全走了,自己已经无路可走,所以才形成了自己的嫉妒。不过,也有一些人,他们根本没有相应的才能,所以只能是匍匐在别人的成功面前,要么设置障碍,要么是频生嫉妒的烈火,或者被自己心头产生的嫉妒之火炙烤着。
能产生这种嫉妒的人,都是除了目光短视以及心胸狭隘以外,就是与嫉妒者才能距离不大的人。如果距离大,也就构不成这个嫉妒的台阶了,在三国时候,谁见过蜀国士兵或者魏国士兵嫉妒诸葛亮的呢?没有。嫉妒者只能是与诸葛亮本领相差不远,但是又感到差那么半截,又感到自己永远赶不上的人——周瑜。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能够对余秋雨构成嫉妒的人,就是一些,自认为自己才能与之相差不大,或者认为自己还超过他的人,但是面对他的才能的显示以及名望的卓著,就是那么不服气,不低头,不认可。因此,就借助于谣言或者诋毁来损坏对方的名誉。来宣泄自己嫉妒的心理。
嫉妒,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折磨,既折磨了对方,又折磨着自己。把自己与嫉妒者绑架在一起,互相煎熬,达到摧毁对方的目的。
实际上有一种杯弓蛇影之嫌。
“只是为了心头那一点点嫉妒,人们竟然要动那么多脑筋,而且隐晦曲折,用心良苦。嫉妒,支付那么高的成本,实在是人类心头最奢侈的供奉。”这既是余秋雨对于嫉妒者的心理分析,也是对于那一些因为嫉妒自己而四处煽风点火,诋毁自己的人最好的写照。也是最有力的回击。
确实如此,嫉妒者,有的人用一生的精力与被嫉妒者过不去,不是摧毁了对方,实际上是摧毁了自己的一切。付出的成本太大了!两座山峰,互不容忍,互相撞击,只能是两败俱伤,为什么将自己与对方的距离拉得那么近呢,让自己生活在对方的阴影里面,或者让对方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中呢?如果说,彼此心理距离放远一些,不就是两座各自屹立在天地间的奇观吗?因为嫉妒者的内心,实在是不能容忍对方了呢。心理的空间太渺小,所以才毁灭了自己。
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打败了,而是被自己的嫉妒击败了,所以,天地间,有人说,战胜自己的一定是自己,而打败自己的也是自己。
这同样是嫉妒者的最好的写照。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嫉妒者有时候,会给被嫉妒者带来一些伤害,至少,他们泼洒在被嫉妒者身上的污水,有时候会玷污被嫉妒者的令名。但是,余秋雨觉得,在这场嫉妒之战中,受到损害的,并不完全是被嫉妒者,往往是嫉妒者本人。
这就是嫉妒之苦。
因为嫉妒,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煎熬,这种煎熬是寄托在希望被嫉妒者达到嫉妒者预期的期望,但是,却往往不能使嫉妒者如愿。被嫉妒者,在这种嫉妒中,却象开放的鲜花,越发越美丽,越发越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从而越发激起嫉妒者的不能容忍的嫉妒之火。这一股火不是在烧向嫉妒者,而是在烤炙着嫉妒者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灵得不到安宁。
另一方面,本身,嫉妒,是一种非良性心理,萌生和不断涌出这种思想,对于嫉妒者来说,虽说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因为,他的本身的心理中具有着这种嫉妒心理的素质和因子),但是往往使得嫉妒者为之付出不菲的心灵代价,从而以折磨别人开始,而实则是以彻底地折磨自己而告终。一个在时时嫉妒别人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非常沉重不堪的。所以说,嫉妒之苦,实际上是嫉妒者给自己添加的一副心灵毒药。
余秋雨先生在描述这种嫉妒之苦的时候,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一是自设战场,自惊自吓。
因为,嫉妒者的眼睛里,他们老是与强于自己的人过不去,老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罗列着假想敌,老是让自己的大脑活动在这种屡树敌人的计算之中。实际上,这种“总是与正处最佳创造状态的生命体过不去,这不能不使他们长时间陷于自我惊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