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贫困中饿死,使这种文化断绝了烟火,另外,也最后成了一种门派,在山头上飘动自己的旗帜而已。
所以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之中,真正的文化的容纳百川,以张显人类大爱,和至善至爱,确实是既缺乏了生存基础,也确实缺少了胸怀。
是不是说,在我国历史上,就没有这样的先师圣贤们,不具有这种博爱思想呢?
也不是没有的,比如孔子,孟子,墨子,等等,他们的胸怀在当时也许是很宽广的,但是其精神处境,却是很孤独的。
要不然,孔子怎么可能去周游列国,而最后只能困顿于自己的门庭呢!
孔子的遭遇,就是显示了中国古代的博爱精神的最好的遭遇。
所以,也只有这样的一些人,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爱的灵光闪现,虽然孤独,但是犹如天空的太白星一样,悬于人们的头顶。因此,古人智者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近代有一位著名的大学问家陈寅恪说;“杀人寅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这一位历史学家,眼睛虽然瞎了,但是心灵却不瞎,在观照了历史长河以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最好的注释。
有了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基础,再来看,我们当今的文化中的善良现象的遭遇,是不是有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的感觉呢?“哪一座城市都不相信眼泪,哪一扇门户都拒绝施舍和同情;慈眉善目比凶神恶煞更让人疑惑,陌生人平白无故的笑容必然换来警惕的眼神。”
这种对于善良的提防,不是提防真正的善良,而是提防着这种善良背后的心机与目的,而善良成了面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于善良的最大的亵渎!
我们想,大学问家余秋雨先生,也正是如同古代的先贤一样,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文化的本质,他从中国寻找到了外国,都是在寻找着文化的本质,寻找着能够给善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
寻找能够让文化汇成一条充满人类善良以及美好情愫的,没有任何界限的如同汪洋大海似的的归宿。
在《霜冷长河》中,在文化的书房里面,在这个站头,他还是处在彷徨以及疑惑的状态:“到底有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得不讲目的,不问理由,不求回报,不看脸色,不耍手段,不论亲疏,不划界限,不计安危,不管形态?”
作者寻找到了寺庙。
他认为,这里具有着一种宏伟的精神构建。
一般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讲究因果的学问。实际上,信仰佛教不是为了某种因果关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在文化领域和精神领域陷入到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的人,最后的归宿都进入了佛教,其原因是什么呢?倒不是因为,这里远离了人世烟火,远离了人世间的一切争斗以及是非,关键是这里的一切乃是具有了一种包容人类的精神情怀。
当然,尽管进入佛家领域伊始,也许是为了远离世间的一切纷扰,但是,随着其进入的时间的延长,其精神之处,已经在一种博大恢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