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76

作者 : 福字驾驭

解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不以损害他人为前提,否则,怎么作到爱天下人呢?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佛家领域的人,都被俗称为出家人,这个家是什么呢?就是修行者的一人之家,在修行者的心里,必须放弃他自己的家,而把整个心灵放到全人类的家。要废弃“我执”,丢弃自己的家,要不然,在自己心目中,始终存在着自己的家,以及家中的人,怎么能够去放下心来施爱于天下人呢?我们常听人说,出家无家。其实不是没有家,只是没有自己的小家,而换成了天下的所有人的家。这就是普度众生的意思。

再回到因果论,世上有没有因果呢?实际上,因果是存在的,不过,不是什么前生前世的所谓因果,而是今生今世的因果。

作者说:“我们每一个行为都与整体世间有关了。做一件善事就为世间积贮一种力,做一件恶事也为世间积贮一种力,这在佛教中被称为‘业力’。”

打一个比方,比如在外国,你所拥有的档案上,你做一件好事,上面就记载了一个红点,你做了一件坏事,上面就记载了一个黑点。

这个红点与黑点,汇聚起来,就构成了整个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状态和面貌。

佛家论述的也是这个道理,这里不谈什么前生前世的因果关系,而是现实生活社会的折射和印证。

所以,“最佳的走向就是整个生命环境的改善与圆满。”

人,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做好事,有一些人免不了在冲动之下,受到恶念的驱使,做出一些坏事。所以整个人类和社会,也就是坏事和好事的堆积。如果说,整个社会都是坏事的堆积,那这个社会还能存在吗?如果整个社会和人类,都成了‘业’的堆积,那就要去消这个‘业’了。所以说,有不少做了很多坏事的人,其精神上,灵魂上,是极度不安的,所以,这一些人双手沾满了人类的鲜血和罪恶,他们来到了佛家境地,企求佛的帮助。佛,对于他们的到来,并不拒绝,于是劝导他们放下屠刀,于是这一些人在佛的感召之下,便昄依佛门。这种昄依佛门,无疑使整个社会,少了一个杀人魔王,又多了一个向善的人,所以佛门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类,无疑是做了一件善事。这就是消业。

所以,“佛教显现出一种惊人的恢弘,不为小缘只为大缘,不为自我,只为整体,善良得盖天涵地,慈悲得苍苍莽莽。”

所以说,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善良也是存在的,这个体系也是存在的。

作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有善的天性,每一个社会都有大量的善人善举。”

但是,佛教为什么在历史上某一些时代能够生存和发展,而在某一些时代会遭到劫难呢?

我记得,曾经看到一个观点,在我国历史上,儒家是从西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的缘故,被奉上独尊的地步。以后所有王朝,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治国的,这就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迎合了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思想。而我们也看到,有人说,实际上,儒家思想一直是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