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第一百二十八章 暗潮涌动(下)

作者 : 澹宁居士

奕?疑问道:“我有两点疑问。第一,醇亲王奕谨原先不过是只是一名没有实职的闲散郡王,进入军机处的时间并不长,而且进入军机处之后也没有什么动作,无论是‘新政’派还是守旧派的意见他都照准,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企图。第二,‘我不明白你所说的‘前进一步’指的是什么?”

张继点点头,正要开口,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原来是那名叫做华安的随从。

华安仍旧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禀道:“恭亲王爷,午饭已经准备好了,您和二位大人是在这里用,还是在书房用?”

奕?一脸懒散的表情,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胳膊,挥手道:“伯涵、松涛,走,咱们边吃边聊,你们可得把这次定海海战和远征俄国的详细情形给我讲完,实在太有趣了。这天气吃火锅再好不过了,正所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位于书房正中央的八仙桌上摆着一个铜火锅,火锅烧得正旺,呼呼地冒着热气。火锅周围是四荤四素八样小菜,造型别致,香味扑鼻,一旁的几案上,三坛绍兴黄酒的泥封已经被打开,在温酒器的加热作用下,发出阵阵的酒香。

奕?在主位坐下,又安排曾国藩和张继落座,然后转头对随从们说道:“这里不需要你们伺候了,都下去吧”,说完,又特意对华安说道:“华安,我前几日在琉璃厂裱了一幅花鸟画,想来今天应该完成了,你替我去瞧瞧,今天务必要取回来。”

华安说道:“嗻”,和其他随从一起出去了,走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了门。

奕?对张继说道:“松涛,你就接着我刚才所说的两个疑问解释吧。”

张继点点头,说道:“那我们就先说醇亲王的事情。恭亲王爷,第二次抗英战争结束后,皇上提升醇亲王为军机大臣,名义上是为您分劳,实际上是在变相瓜分您手中的权力。您是皇上最信任的人,皇上更对您有委托后事之意。所以,我推断,醇亲王奕谨入职军机并不是皇上的主意,而是太后授意的。因为太后知道您是‘新政派’的领袖人物,也是‘帝党’的中坚,只要您还在为,她的计划就难以实现。而因为您自身的情况和皇上对您的信任,您的地位难以撼动,所以,她需要培养一个足以与之抗衡的人出来,醇亲王之前并未参政,政治态度暧昧不明,年纪又轻,因此太后认为他比较容易控制。”

奕?听得瞠目结舌,良久,他才缓缓说道:“但是,在抗英战争的决战时刻,正是醇亲王亲自率领五千包衣门人赶赴挂甲台协助,你们才能打胜仗的呀。可见,醇亲王对我大清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张继笑道:“恭亲王爷,我当年也曾犯过您这样的错误。我承认,您说的确实是事实,如果没有醇亲王的增援,‘护**’极有可能在挂甲台之战中全军覆没,我们就会输掉那场战争,之后的《中英新约》和‘新政’的推行自然也不可能了。但是,这二者并没有关系啊,您这是生造了一个逻辑。难道因为醇亲王协助我们抗英就表示他不能反对‘新政’,不能成为我们的政敌么?”

张继看着奕?悚然一惊继而恍然大悟的表情,继续说道:“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更大胆的假设,那就是醇亲王协助我们打仗根本就是太后安排好的,这也是可以找到证据的。”…,

奕?惊呼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张继道:“恭亲王爷,当日,中堂大人和我都在现场,醇亲王所带领的五千骑兵弓马娴熟,战斗力强,号令统一,指挥得当,那绝对不是一般乌合之众的包衣门人能做到的,简直就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所以,那支骑兵一定是早就存在的,至于他们是被直接调拨过来的八旗兵,还是醇亲王秘密训练的家兵部曲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一定是太后安排至少是默许的。假设那支骑兵是被直接调拨过来的八旗兵,五千人规模的兵马调动是必须得到兵部许可的,而兵部则一定会呈文军机处,要求军机处给出处理意见。军机处又一定会将节略报送给太后和皇上。如果太后反对的话,那支八旗兵怎么可能调动得了?因此,就算不是她安排的,至少也是她所默许的。假设那支骑兵是醇亲王秘密训练的家兵部曲,我大清有“诸王大臣及士绅商贾不得私蓄部曲”的祖训,‘粘杆处’的侦察网又那么严密,太后怎么会不知道。因此,太后也一定是支持或者默许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醇亲王率军驰援协助我们打赢挂甲台之战根本就是太后为了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安排或者默许的。”

奕?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拼命想要抓住什么东西已证明自己的存在,良久,他说道:“照你这么分析,醇亲王确实是太后的亲信,太后的政见自然就是他的政见。但是,在我看来,太后虽然对‘新政’没有好感,却还没到坚决反对的地步吧?第二次抗英战争结束以来,太后对于‘新政’的态度虽然没有太大改观,但是至少没有公开反对,反而几次都对我们表示了支持,至少是宽容。”

张继点点头,说道:“您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皇上龙体欠安,时日无多。太后现在对‘新政’持宽容态度,一方面是因为皇上和您都在位,又都支持‘新政’,她现在还不能与皇上和您彻底决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新政派’官员在地方上实力很强、两江、闽浙、湖广这些东南省份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乃至总兵和提督等军政要职几乎全部为我们这些湘军系统和淮军系统出身的官员把持,我们已经隐隐形成一股可与朝廷相抗衡的势力。现在,皇上尚未驾崩,您还在为,太后就不占天时。我们‘新政派’官员在地方上实力很强,太后就不占人和。太后只占着一个地利,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地利,因为他、皇上和您都在北京,现任九门提督多格多又是她的亲信,一旦皇上驾崩,她利用这地利便足以夺取天时和人和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