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路归人 第一卷 二十四节 青松归来

作者 : 糖心布拉

(肩膀很疼……唉,各位亲给几张收藏推荐票吧,俺在新人榜上最后的三天,不想沉下去啊)

青松来到了军营中,刚开始被分到了最低等的炮灰营刀盾营里,这里的兵有一多半都是牢里的犯人,被充了军要找机会立功抵罪的。这里整天没有别的事做,只是每天天不亮便要起来操练,直到红日高升,然后便有伙夫用车运了大桶的米饭和馒首来,所有的人都要派着队去领吃食。

那些头目和一些身高力大的老兵痦却从不排队,只用眼睛一瞪,自然别人就都让开了去,青松刚开始会有些不平,只是看得多了,便也就习惯了。这使他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谁的拳头硬,谁便能说了算。

几个月的军旅生涯,虽然没能将他打造成一个兵油子,他却也跟着大伙学会了好些在程家集的豆腐坊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挖陷井、下套子,每当操练过后跑去看时,往往都能逮着只山鸡或者野兔,这样可以不时的打打牙祭。还学人赌钱猜枚,虽然他并不好这口,但是营里的兄弟们都玩,若是自己不玩,便会被人看不起,也就没人愿意理自己。

他还学会了掰手腕子,打群架。哪里都有帮有派,想要出了响钱不被人偷抢,就一定要拳头说话,若是谁打输了,那就怪自己没本事,可是如果有帮有派就没人敢抢你。

开始青松不敢打架,不过什长说,打架时,你不打人就要被人打,上了战场,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你若肯帮人,才会有人肯帮你。青松刚开始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只是有一次青松赌钱,赢了一个大个子,不过那大个子便仗着自己力大能抽,硬是把钱抢了回去。青松突然就明白了什长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于是每次操演,青松都卯足了劲的练习砍杀。

青松从小随父亲推磨磨豆,臂力比常人大的多,腰力更是柔韧,于是他发现自己于射箭上非常有天负,于是便狠下功夫练臂力练射箭,不过三五个月,他竟然面不红气不喘的轻松就能拉开四石的弓,连射十几二十箭都能箭箭不离靶子,有时竟能接连射中二三次红心。因为青松是平民,身家清白,于是很快他便被调到了神射营,成了一名小校。

青松离开刀盾营时,不管是平日关系好恶,每个人都来送自己,那时青松好象模糊明白,其实有些人虽然欺负自己,但其实那也不是他们自己就想要那样做的,可是他们又为什么那样做,可能连欺负他的人自己也说不明白。

来到新的地方,青松又象刚进到刀盾营时那样,做了好一阵的受气包,在这里他还学会了在河里捉乌龟,大家训练之余比看谁捉的乌龟个儿大,壳儿厚。在青松终于捉到一只大大的老乌龟后,老兵们才肯定地接受了他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不多久,战争就到来了,只听方阵的后方一声令响,两旁的刀盾营开始向前推进,青松站在神射营的队伍中,用箭为前方开路的将士掩护,密急的弓弩如蝗虫一样狠狠地扑向对面的敌军。对面也不断有箭飞来,青松身边不断有兵士倒下,可是空出来的位置,马上就有人补了上来,青松自己也补了好几次前面倒下去的人的位置,但他一眼也不敢去看那些倒下的人,因为如果队形乱了的话,也许就会有刀子砍上自己的脖子。

队伍依旧向前挺进,青松与身边的盾手相互配合,他一边抽出箭壶中的箭尽力射向远处的敌军,一边抽空用手中的弓背拍开不知哪里飞来的流矢,他眼神特别的好,这大约多得他年轻,又身手敏捷。但是身手再敏捷,也会有疏忽的时候。

终于,一只犬牙箭飞来,他想用弓背去拍,无耐箭在弦上,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得矮了矮身子,将月复部迎向那只箭,不知是不是他好运气,那支犬牙箭中他的胸月复,那里正藏着那枚整个神射营中最大的龟壳,犬牙箭穿透了青松身上的竹甲片,被龟壳牢牢地卡住了。撤回的锣声一长两短响了起来,青松心里数到了七,他知道这是主帅撤回神射营的命令。

战斗就这样你来我往的进行着。那只大大的龟壳好几次都为青松挡去了要命的流矢。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青松已经从新兵蛋子升到了百人长,不过,战局越来越不利唐国了。终于在一次交锋中,唐军大败,主帅被人斩杀,青松跟几个手下的十人长带着五六十个新兵蛋子仓惶而逃,可是无耐后面的追兵紧追不舍,一副不将他们的头颅擒了回去领赏,绝不甘休的架势。

大家都慌了神,齐来向青松讨主意。青松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却也不甘心就这样完蛋了结,便与几个什长商量,定下了计策。

青松看好了地形,来到一处路边有小树林的小路,分出一半人藏进路两边,青松带着另一半人赶回路的另一头也藏了起来。

等了不到两个时辰,一群约么五百人的步兵小队,出现在他们的埋伏圈里。

顺着青松他们留下的痕迹,这群追兵追来了。青松仍然静静的等着,等这群人过去了一箭之地,这才一跃而起,二三十来人在敌人的背后放起箭来,几下就把敌人射倒了七八十个,等那群人反应过来,回身向着青松他们扑来,哪知又从背后的树林子里飞出一阵箭蝗,一下了又被射倒了七八十个,两头把这群人堵在当中,每人又射了几箭。

敌人顿时着了慌,他们的一个头目也相当机敏,马上下令让人也躲进了树林中。青松他们追着又射几箭,跑的慢了的人又被射倒了七八十个人。

这时青松他们已经完全暴露了,敌人见他们一共才五六十人,不禁咬牙,剩下的一二百又纠成一团,扑了上来。

大家见了匆匆再射了几箭,又把敌人射翻了七八十人后,不得已抽出了佩刀,双方终于短兵相接了。

一百来人对上了这五六十人,双方都血红了双眼,咬碎了牙。青松大喊一声,迎着敌人冲了上去,他知道这时候如果逃就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杀一个够本,杀二个赚一个了。

一条山间的小路上出出现了一副这样的画面,一群人,人人混身是血,分了两伙,一伙约莫二十来个,另一伙只有八九个,那八九个人背靠北,肩并肩的,被那二十来个人团团围在了当中,他们附近的地上倒卧了横七竖八的尸身,有那还未断气的,或大声呼痛,或拼命挣扎,只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血流如注。

双方就这样对持着,不管是哪一方,胸脯都跟风箱一样拼命的抽着,大白天里,此起彼伏的沉重呼吸声都一清二楚……。

最后,一切终于都安静下来,山风夹着浓浓的血腥味,吹得人反胃作呕,随着这腥臭的味道从山路上而来的是三个相扶相搀的男子,三人都是一副精疲力竭的模样。正是青松和一个叫陆虎头的什长,两人一人一边架着个身着宋军衣衫模样的人,一路蹒跚,三人又哭又笑,又互骂一阵。若不是他们一身血痕,两国衣衫,又兼刀不离身,看到的人就要以为他们是三个喝醉的赖皮了。

三人走走歇歇,互通姓名,正是曲青松,陆虎头和一个名叫刘承宗的宋人百人长。青松居然奇迹般地没受什么严重的伤,不过那个大龟壳已经遍是刀伤,满是裂纹。虎头身上也只有不多的二道伤口,刘承宗身上被弩箭开了个口子,却还好只是伤了皮肉。

三人都道自己不愿再回军中。承宗当兵多年,日夜思念家中妻小,要回家种田,虎头本是周人,因父亲服徭役时累死了,母亲伤心而亡,因而成了个乞儿,家里早已没了人才当了干了这提着脑代的营生,听说青松家卖豆腐,家乡又富庶,只要勤快便好过日子,便心生向往,打算与青松一起回程家集。

三人心心相惜,辞别之际竟然拜了把子,都道后会有期才分道扬镳。只是青松和虎头是逃兵,又是途步而行,二人一身狼狈,好不容易找到官道,随着流民且行且住,慢慢向程家集而来。

一路上,虽然也有人想要打他们的主意,因两人身上都带着刀和弓,又杀过人,一身的杀气,也居然平安无事。

行了不止一个月,二人终于远远望见了程家集,相互一看对方的样子,不禁都失笑,原来,两个人都早就衣衫褴褛,几乎半果了,青松怕回家被邻里见了笑话,两人进了集没敢马上回家,直等到半夜,才和虎头两个偷偷模回了豆腐坊,不料家中早已空无一人,青松不知缘故,不由大惊。

翌日,青松与虎头分别出去打听,见人们大都避而不谈,好不容易找到个叫花子,与了他两个馒头,才把前因后果打听清楚,不过却是曲老汉债台高垒,卖女还债,又羞愧难当,自已一头撞死了的话,又打听到母亲被征了徭役。

两人都觉得事有蹊跷,青松知道父亲不欲妹妹与人做妾,肯定不会将妹妹卖了抵债的,而虎头知道,唐国有征丁不抽役,抽役不征丁的规矩。因此青松决定要找到春娇把事情弄个明白。

既然知道事有不妥,青松便多了个心眼,他并没有直接上门去找,而是多方打听了程家的大小事情。他们发现程家坞人多,柴草需求量很是不少,虽然多由佃户供给,但还是不大够,有时也向外购买,有好些人家有自用不尽的柴都卖与他家。

青松和虎头一商议,决定两人暂时先以此混进程家,想办法寻找春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这样巧让青松在柴房这里遇到了妹妹春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雨路归人最新章节 | 风雨路归人全文阅读 | 风雨路归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