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瑞江,寂静东流,从阳青镇乘船,顺流而下,三百里地之外就是省城。
瑞江水流到省城地界,因地势骤降,由原先的缓慢流淌,变成波涛汹涌,变化颇大。
在阳青镇上有一对夫妇,年纪约在六十岁左右,当家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众人习惯称他为顾四。
家中突然出现变故,顾四执意要妙祥长老度他为僧。
这是为何?
早年间,顾四十五六岁时随老父亲顾仁河举家来到省城,父亲在车行拉黄包车,靠勤俭小有积蓄。
在省城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商人无利不起早,相互争夺地盘,车行的老板极其仰仗顾仁河的卖力,顾仁河帮助老板打理车行,由于做事果敢,散发出威望,渐渐的人喊顾爷。
生意越做越大,老板分了股份给顾仁河,成了车行的二老板。
顾四的母亲信佛念佛,但顾仁河却不信佛,对母亲斋公斋婆的表现十分反感,因此极力反对他母亲念佛。
一个是出入十里洋行的人物,一个是天天神神叨叨,念经拜佛的老太太,俩经常闹得不欢而散。
吵吵闹闹是家常便饭,顾爷很少回家,在生意上奋力打拼,顾的母亲心事重,加之水土不服,顾爷在站稳脚跟后不久,顾四的母亲便去世了,顾爷回家乡安葬了顾四母亲。
顾爷虽然反感佛教,但是为人轻财尚义,对于赈济同乡不遗余力。他回家乡葬妻之前,听说家乡这一年大旱欠收,就特地筹措了一大笔钱物乘专轮带回家乡。丧事办完后,宣布放赈,让乡亲度过了难关,阳青镇的父老乡亲对顾爷感激不尽。
顾爷的几个孩子当中唯独顾四性格与顾爷相似。机灵,沉稳。
生意上的需要,打仗上阵还需父子兵,更何况生意场上,有意无意地,顾爷将儿子顾四带到车行,不断地磨练。
顾四颇有顾爷的风范,小小年纪有胆有识,在顾爷同乡观念强烈影响下,重义气,对同乡格外照顾,加之先前顾爷大义赈灾之举,聚居在省城的本乡藉人士和人力车夫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拥护。
顾四二十几岁时拉着一帮同乡成立帮派,到四十多岁依然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在省城地界上一提顾四,无人不知。
顾四在二十几岁打拼时,在瑞江经历一次凶险,巧遇现在的媳妇。
有一年,顾四乘船运货,乘坐的是“舜天”号客货混装船,船装完货离开码头返回省城。
下午一时启锚起航,瑞江上起大风,风大浪高,三小时后,眼看快到目的地,因为风浪大,再加上到了省城,瑞江水变的湍急,船体摇摆的非常厉害,顾四走上了甲板查看货物。
风越来越大,吹得船体左右倾斜,巨浪翻滚,事态非常危急,这时同船的一个僧人,大喊:“大家不要慌,念观世音菩萨,佛菩萨能保佑我们平安无事”,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催促船主让乘客到甲板上集合起来。
风浪继续加大,这时船体起火,后甲板大火冲天,两边甲板浓烟滚滚,呛的人喘不过气来;寒风刺骨,船身左右大幅度摇摆,乘客都被摔倒,僧人也被摔倒,但始终坚持帮扶他人。
这时过来了一艘救援船,可惜的是风大浪高,救援船作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靠上“舜天”号。僧人让难友们寻找在甲板上能抓的物品,试图自救。
此时风更大、浪更高,船身在风浪中猛烈的摇摆,船上的人都无法站住,有的从东晃到西,有的从西晃到东,这时的甲板上、船舱里,是人与人相撞,人与物相撞,很多人都被碰得头破血流。
由于长时间的折腾,难友们都筋疲力尽,突然一个巨浪,将船拍打得身从右向左大幅度的倾斜,有人大喊说:船上进水了。
感到不好,发现船身已开始下沉,顾四立即跳下水。这时的“舜天”号已垂直下沉,右边甲板的难友也相继掉到水里。
落在江水里的顾四因为风大浪急,手里没东西可抓,奋力游了一会,渐渐体力不支,忽然,是僧人用一块木头把他救起,同时他还相继救上来四个人。
后来救援船发现他们,顾四上岸后竟安然无损,同时被僧人救起的四人虽多多少少的有点伤,但也无大碍,真是不可思议,众人连连谢过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