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是文哲不分的。
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诗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唐太宗的诗太好了,他提倡的。
明代的对联为什么开始发展起来,朱元璋的对联作得很不错,他尽管不读书,却喜欢作对联。
有个故事,朱元璋过年的时候,从宫里出来,看见一家老百姓门前没有对子,叫人问问这家老百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门口没有对子?
一问是阉猪的,不会作对联。
于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很好!很切身份。
唐太宗诗好,大臣都是家,如房玄龄、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诗都很好。
为什么他们没有文名?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的功业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如果他们穷酸一辈子,就变文人了,文人总带一点酒酿味,那些有功业的变成醇酒了。
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业盖过了。
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家。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别人还作不出来呢!不到那个位置,说不定作成:“台风来了吹掉瓦,雨漏下来我的妈!”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备诗人的真挚情感。换句话说,如西方人所说,一个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备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
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痛苦、有烦恼。
尤其是中国人,拚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
我以前曾提到,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从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就付诸宗教;中国过去不专谈宗教,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么无法化解的烦恼,自己作两句诗,就发泄了,把情感发挥了。
同时诗的修养就是艺术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诗人的修养。
我们看历史就知道,过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将,退朝以后回到家中,拿起笔,字一写,书一读,诗一诵,把胸中所有的烦闷都解决了。
不像现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将或跳舞去了。这种修养和以前的修养不同了,也差远了。
由此我们已了解,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
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
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
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
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真正意义在于统治天下,而非治理天下,后世所谓的儒生将其混淆,认为只需半部论语便可治理天下国家。
而当时赵普说“半部论语知天下”时。
明确了并不是“一部论语治天下”,是因为儒家论语用于统治而非用于治理,后世却增加到了四书五经确实是悲剧。
儒家统治国家可以,但治理国家还是以应法家、兵家、纵横家辅佐。
可惜后世扭曲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使得治国只知统治,只知孔儒,而不知治理,这才是封建社会的真正病症之一。
可是今天有些人,就象宋代的"大儒"一样,用自己的一面之解乱注释论语,然后推倒之。
看到有人又在打倒中国文化经典著作《论语》,不清楚它的重要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的家伙,他们懂得“思无邪”是何意吗?太可笑了。
一帮不读《论语》,不懂孔子的人,都在高声叫嚣推翻什么?打到什么?
社会的马车还在正确的轨道上吗?
请多读读书,多到下面走走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