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先生 五蕴(一)

作者 : 笼中虎

长老读李尔先生的“思无邪”之前,我还记得我对长老说:“佛教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一个小孩子能读得懂的。”

我说的是实话,长老却夸我有理解力,有见识,也承认佛经的晦涩,让人看得懂,常常让人读不下去。

好吧!在长老看“思无邪”的同时,我也看长老是如何讲解“五蕴”的。

长老的经解写道:

佛学经典有“经”有“论”,“论”是菩萨们引申、演绎佛的教法所作的著作。最初,世亲菩萨提出《大乘五蕴论》,安慧菩萨将它扩充,写了《大乘广五蕴论》,把五蕴的道理作了仔细的分析。佛教修行以五蕴为基础。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五蕴论,我们修行学佛,以及任何佛法以外的旁门左道,乃至魔道,一切的修持都离不开五蕴。

根据佛法的归纳,生命就是一个五蕴。

不管你是修持大乘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还是小乘的戒、定、慧、解月兑、解月兑知见,都是以五蕴为基础。在这里先为大家定义几个名词。

五蕴就是五个范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六根是根据五蕴分析出来的,指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与六根相对应的外在世界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对应六尘,中间靠六识起分别作用。

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一共十八,叫十八界。之所以叫“界”,是因为六根六识六尘各有它们自己的范围与界限。

与眼相对的是色,与耳相对的是声,与鼻子相对的是香臭,与舌头相对的是味道,与身体相对应的是饱饥冷暖等,与识相对应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情绪,它样各有各的界限。好比说,耳朵不能看色,鼻子不能听声。

所以十八界也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与外在物质世界发生的作用。

六根、六尘合在一起也叫十二根尘。

首先要了解五蕴的道理,

“蕴”是新译,梵名塞建陀,是积集的意思,有蕴藏、含藏在里面的意思。

也有人翻译成五阴,是旧译,有盖住的意思。

就好像说众生清净光明的佛性被盖住了,不是阳面,而是黑暗、无明这一面。两种翻译都对。浓缩归纳来讲,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作用都属于五蕴的范围。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即所谓的色、受、想、行、识。

色蕴:即物质的积聚。

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即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舍得意思就是不苦不乐,共有这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

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

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

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

“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

“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

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指金,木,水,火,土,的生相,

五蕴皆空,这里的空,是透彻,明了众生的意义。

完毕,长老对众弟子讲道:“今日我佛有缘,这位李施主介绍给大家认识,是省里的博物馆领导,见多识广,今日早课,我请李施主过来,共同研习佛教里的“五蕴”,大家一起讨论。

李尔讲道:

我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我曾经闻听一段对话: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

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这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晕倒在庙门外。老和尚见了,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样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小徒弟心里嘀咕起来——上次那位达官贵人,为庙里捐了那么多的财物,自然有资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的斋饭;如今,一个不知哪儿来的“叫花子”,师父还如此厚待他,难道师父是老糊涂了?

书生住在庙里的那段时间,小徒弟没给他好脸色看,有时候趁着师父不注意,就端出已经馊掉的斋饭,还不给他吃饱。

书生告辞后,老和尚用泥巴塑了一个菩萨,放在庙堂正中,对小徒说是庙里新近请的菩萨。

小徒弟每天都很认真地给菩萨上香,对着菩萨叩头,虔诚地念经。

一个月后,老和尚又将那泥菩萨削琢成一只猴子放在庙堂当中。

小徒弟发觉菩萨变成了一只猴子,吓了一跳,几天都没去上香。

老和尚问:“怎么不去上香了?”“师父,那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小徒弟回答。

老和尚拿过那猴子,再次削琢,一尊菩萨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小徒弟的面前。

小徒弟愣愣地望着师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用棍子在小徒弟的头上敲了一下,慢慢念经,不再理他。

这一敲打,使小徒弟顿悟过来。他说:“师父,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就像这团泥,都是一样的,只是塑造了不同的表象而已。而我之所以对前面的达官贵人谦恭对后面书生无礼,都是因为被其表象所迷惑啊。”

老和尚笑了:“其实,认识那平平淡淡却奇妙得可以捏塑出无尽形象的生命之泥,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所在。”

佛教把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种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

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

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刚才长老讲过。

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

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活动。

一个小故事有助于各位师兄理解“五蕴皆空”的道理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慧,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

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泥和生命之间的是否存在因缘?就是有情和无情的差别。

李尔直白的说: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我”即色、受、想、行和识,“我”只不过是五蕴而已。

没有人真的拥有五蕴,这是佛法中最难的部分。

简单来说,五蕴是苦。

哲学家老子曾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乃众苦积聚而成,心理上有贪、嗔、痴烦恼的痛苦,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世间上有风、水、火、震、兵灾等痛苦。

苦,紧紧的跟随我们,纠缠我们。

学佛应该要先认识“苦”;知“苦”,才知道求“解月兑”。

要知苦,先要能正确认识五蕴缘生之法皆是无常,以无常故有苦,为解月兑苦故,须知无我。

能够观此五蕴身心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才能无我;无我即能远离颠倒执着,无我才能解月兑。

所以《八大人觉经》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正是佛陀宣说“五蕴非有”的本怀。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月兑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百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月兑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得到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世尊在世时,为了让弟子们充分了解五蕴,不断地以此方式教导,以下是世尊於弟子中所作的教诲:

色无常、受无常、想无常、行无常、识无常。

色非我、受非我、想非我、行非我、识非我。

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五蕴皆空”的道理了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二指先生最新章节 | 二指先生全文阅读 | 二指先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