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一册 东吴篇 大皇帝孙权

作者 : 肖尧

(4)定都建业

赤壁之战以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魏、蜀、吴主相继称帝。魏国。曹魏5帝: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共46年。蜀国。蜀汉2帝:刘备、刘禅,共43年。吴国。孙吴4帝:孙权、孙休、孙亮、孙皓,共约52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在沔阳设坛场,布置军队排列成阵,郡臣都来陪从,读过奏章,跪拜接受汉中王的印玺绶带,戴上王冠。派使者乘驿马车将奏章送呈献帝刘协,归还以前授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

孙权曾经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大骂:“我虎女安肯嫁给他犬子(因为孙权属狗)乎!”关羽骂了孙权的使者,拒绝通婚,孙权因此很恼怒。及至关羽进攻樊城,吕蒙向孙权上书说:“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一定是害怕我从后面进攻他。我经常患病,请求您允许我以治病为名,率一部分士兵回建业,关羽知道后,必定撤走防守的军队,全部调往襄阳。我大军昼夜乘船溯长江而上,趁他的防守空虚,进行袭击,南郡就可攻取,关羽也会被我擒获。”于是,吕蒙自称病重。孙权则公开发布命令召吕蒙返回,暗中与他进行策划

孙权写信给魏王曹操,请求允许他讨伐关羽,为朝廷效力。并请求不要把消息泄漏出去,使关羽有所防范。曹操问群臣,群臣都说应当保密。

关羽败走麦城后,孙权派遣潘璋和朱然截断关羽退路。潘璋来到临沮(湖北宜昌),驻扎在夹石(今湖北远安县回马坡)。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马马忠在章乡(湖北当阳县东北)活捉了关羽及其儿子关平,予以斩首。

这件事后来演绎成一段“嫁祸于人”的故事来。据传,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满心得意。谋士张昭说:“你这是闯了大祸,刘备一定会来报仇。”孙权不知如何是好。张昭说:“可将关羽头献与曹操,证明我们是受曹操的指使,刘备必攻打曹操,我们可坐收渔人之利”。于是孙权派人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

曹操见着关羽头后,十分高兴。主薄司马懿说:“此是孙权嫁祸于人,现在东吴杀了关羽,怕刘备报仇,所以把关羽首级献给你,以使刘备迁怒于我们,孙权坐收渔人之利。目前只有厚葬关羽,刘备才不至于怨恨我们”。

曹操依计而行,厚葬了关羽。刘备闻之,果然只恨东吴,发誓要倾国出动报与东吴不共戴天之仇。此是后话。

魏王曹操上表给献帝刘协,推荐孙权为票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入朝进贡,又将被俘虏的朱光等人送还,上书向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将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吗!”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汉朝的统治已经结束,并非只是今日。殿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孙权在远方向您称臣。这是天意在人间的反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曹操说:“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之长。亦称西伯昌。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相传西伯在位50年,为灭商大业作好了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年97岁。曾因向商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吧。”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武王曹操抵达洛阳。二十三日,曹操去世,终年66岁。葬于邺城西面的高陵。

黄初元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刘协在高祖庙祭祀,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让位给魏王曹丕(曹操次子)。曹丕3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筑起高坛,二十九日,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是为魏文帝,建都洛阳。十一月初一,魏文帝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仍然使用汉朝的历法,行皇帝的礼仪、音乐。

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初六,汉中王刘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年号为章武。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为争夺荆州,并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出兵30万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损失惨重,逃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年)二月,诸葛亮到达永安,刘备病重,命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安定国家,完成大业。如果刘禅还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德,你可取而代之。”诸葛亮淌着泪说:“臣下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忠贞不二地为国效命,至死不渝!”刘备又下诏给太子:“人活五十而死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活了60多岁,还有什么遗憾,只是牵挂你们兄弟。要努力,再努力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四月,刘备病逝于永安,享年63岁,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黄初二年(221年)三月,孙权将吴国的都城从公安(今湖北公安)迁徙至鄂,改鄂名为武昌(今湖北武昌)。八月十九日,魏文帝曹丕派太常邢贞带策命,封孙权为吴王,为表示尊礼,加赐九锡。刘晔说:“不可以封孙权”。并说了很多理由,但是魏文帝不听。于是,孙权又在武昌筑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5月,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十七日,文帝去世。其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孙权认为自己的江山基本稳定了,于是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东吴政权正式成立,这年孙权47岁。九月迁都建业(今南京)。文武百官都来朝会,孙权将功劳归于周瑜。追尊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庙曰始祖;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皇太子,封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今浙江省)侯。孙权在位期间使用过黄武(222—229年)、黄龙(229—231年)、嘉禾(232—238年)、赤乌(238—251年)、太元(251—252年)、神凤(252年二月—三月)等6个年号。

早在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张纮(东吴谋士,曾任长史之职)就认为秣陵(今南京)山川雄伟,地势险要,劝孙权将秣陵作为治所。后来刘备向东经过秣陵时,也曾劝孙权到那里居住。孙权于是修建石头城,把治所迁到秣陵,将秣陵改称建业。

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后,全部承用原有的宫室王府,不再增设改建,留下太子孙登及尚书九卿在武昌,让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监督全国的军政大事。

孙权依仗长江天险,建立了东吴王朝,并持续了50多年,要是留在武昌那就很难说了。如果说楚威王对南京的贡献,就是首置金陵邑的话,那么孙权的贡献就是,在南京建立了中国江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王朝,对南京后来王朝的建立,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