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一册 东晋篇 元帝司马睿

作者 : 肖尧

(5)东晋皇宫

东晋的皇宫叫做“建康宫”。1600多年前东晋的建康宫是什么模样呢?据《景定建康志》引旧志云:“太极殿,建康宫中正殿也。晋初造,以12间象十二月,至梁武帝改制十三间,象闰焉。高8丈,长27丈,广10丈,内外并以锦石为砌。次东有太极东堂七间。次西有太极西堂七间,亦以锦石为砌。东、西二堂,便是皇帝接受朝见、举行宴会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建康宫南面正中的大门叫“大司马门”,又称“章门”,凡是给皇帝上奏章的人,要跪拜在那里听候回音。大司马门前有一条宽广的东西向横街,位置大约在今珠江路的南侧。横街东面通向都城的建春门,门外就是著名的青溪;西南通向都城的西明门。从大司马门南出,经1公里长的御道到都城的南面正门—“宣阳门”。御道的两侧开有御沟,沟旁都栽种着槐树和柳树。从宣阳门再向南,又是一条5里长的御道,就是东吴时的苑路,可以直达秦淮河畔的“朱雀门”。朱雀门有3个城门,城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最高的一层叫朱雀观,用两个铜雀作为标志,门楣上左边刻龙,右边刻虎,作为装饰。它的整个布局既沿袭了东吴的旧制,又参考了西晋洛阳都城的式样。具体位置一般认为:南起进珠江路的浮桥、莲花桥一线;东到今珍珠河;西临今进香河;北迄今鸡笼山下,周长约5里。

建康宫的外围宫墙周长约为8里。建康都城的大小和范围,同东吴建业城一样,城周是20里19步。东晋中期时曾经重修,共开有6个门,除正南面的宣阳门外,还有南偏东的开阳门,南偏西的陵阳门,东面的清明门和建春门,以及西面的西明门等。以后历经南朝的宋、齐增缮,到梁代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壮丽的宫殿。

台城西边有一座高不足百米的小山,春秋战国时被称为鸡笼山。东晋皇宫曾建于山南,当时山上的皇家苑囿景色优美,内供北极真武大帝像,所以又称为北极阁,被喻为南京城的一顶皇冠。鸡笼山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是钟山向西延伸的一支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高62米,古时是城中重要制高点。之后,南朝的齐武帝萧赜(440—493年)到钟山射雉至此闻鸡鸣,故鸡笼山又改称鸡鸣山。当然,在东晋一朝时,恐怕齐武帝的祖爷爷都还没有出生呢!

早在刘宋年间(420—479年),鸡笼山上就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既能观天象又能测风向季候的日观台。明代在这里设立了观象台,属钦天监,当时此山又称伏天山。观象台设有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现保存在紫金山天文台。

东晋时由于建康人口激增,工商业区和住宅区都较东吴时有所扩大。原来的长干里和大市等繁华地区已经不敷应用,开始向东面的秦淮河两岸和青溪方向发展。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九月,晋成帝令尚书右仆射王彬为大匠,“作新宫,缮苑城,修六门”(《景定建康志》)。次年十一月,新宫成,署名“建康宫”,又名“显阳宫”,宫城名“台城”。台城就是在孙吴后苑城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城周8里,城壕宽5丈,深7尺。据《建康实录》记载,建康咸和新宫共开5门:南面二门,东、西、北各一门。后来又陆续增辟,故《宫苑记》载有8门。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称中央政府为“台”或“台省”,所以将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宫城取名为台城。《舆地纪胜》云:“晋宋时谓朝廷禁省为台,故谓宫城为台城。”后来,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均以建康宫为宫城,台城也就成为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

另据史料说:东晋、南朝建康宫城的平面布局和洛阳宫城相似,但更整齐,宫墙有内外三重。外重宫墙之内布置宫中一般机构和驻军。东晋与南朝时,把中央机构的宿舍也建在这里。第二重宫墙内布置中央官署。朝堂和尚书省仍在东侧,向南有门通出宫外,与洛阳宫殿相同。在西侧有中书省、门下省、秘阁(皇家图书馆)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墙内才是真正的宫内,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后为寝区,前为帝寝式乾殿,又称中斋,后为后寝显阳殿,各为一组宫院,二组前后相重,都在两侧建翼殿,形成和太极殿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太极、式乾、显阳三殿和太极殿南的殿门,宫正门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寝区之北是内苑华林园。

据说,西晋武帝司马炎,是个贪色纵欲的典型。他于泰始九年(273年)下诏,挑选公卿以下人家的女子补充六宫,有隐蔽藏匿的以不敬论处;挑选未结束时,暂时禁止天下嫁娶。还亲自参加挑选,凡是中选的女子,就用深红色的纱巾系在臂上。公卿之家的女子封为三夫人、九嫔;俸禄2千石的官员以及将校之女,补充良人以下的位置。

泰始十年(274年)三月,晋武帝又下诏,召取清白人家以及小将吏家的女子共5千人,入宫进行挑选。母女的号哭声响彻宫中,宫外都能听见。

平定吴国以后,晋武帝于太康二年(281年)三月再次下诏书,挑选孙皓的宫女5千人进宫。宫中妃嫔的人数几乎接近1万人。因为后宫美女太多,连晋武帝自己都不知道应该驾幸何处,只好听凭羊车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宴饮、入寝。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用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洒地,诱使羊把车子拉到自己门前(当年也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只羊)。

到了东晋司马睿当皇帝时,与他叔叔辈的司马炎截然不同,司马睿只娶过3位妻子,甚至还娶了一位寡妇,后来成了皇后。

永嘉六年(312年),36岁的司马睿元配王妃虞孟母(元敬皇后)病逝,他决定另取王妃。经过一番比较,司马睿选定了濮阳士族吴家的女儿,也就是郑阿春舅父的女儿。就在司马睿即将迎娶得当口,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位吴家小姐有一个守寡的表姐,叫郑阿春。一天,姐妹俩相偕游园,正巧被司马睿的亲信看见,就对司马睿说:“您准备迎娶的那位吴小姐,虽然年轻漂亮,但是为人的气质和举止,远不如她的表姐郑氏,郑氏虽然是个寡妇,但是她才是你值得迎娶的女人。”司马睿听了这话,立即改变了主意。将原先准备送到吴小姐家的聘礼,就改送给了吴家外甥女郑氏。郑氏舅舅一家自然是莫名奇妙,郑氏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堂堂一位王爷居然会放着少女不娶,而娶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将郑阿春纳为琅邪王夫人。

后来郑阿春又对司马睿说,她虽然很得宠,但是她有三个妹妹,大妹妹已经嫁给了长沙王褒,二妹、三妹至今仍未婚嫁,都因为我这个姐姐为人之妾,士族名声受到影响,所以没有人来求婚了。司马睿听了以后,二话没说立即命令散骑常侍刘隗,为他的几位小姨子挑选郎君。刘隗奉了这道圣旨,心中暗喜,于是便让自己的侄儿刘佣娶了郑三妹,让汉中旧族李氏娶了郑小妹。后来,郑阿春为司马睿生下了2男1女:琅琊悼王司马焕、简文帝司马昱和寻阳公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