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一册 东晋篇 安帝司马德宗

作者 : 肖尧

自隆安以来,东晋全国上下的百姓,对接连不断的天灾**、动乱战争,深感厌倦。等到桓玄刚刚来到京师,罢黜奸佞的小人,选拔贤明的才俊,建康的百姓非常高兴,都希望能得到一点安定的生活环境。但是,不久,桓玄便骄奢横暴,放纵享乐,政令变化无常,朋雄奸党纷纷出现,甚至对朝廷也大加欺凌侮辱,并把皇家御用的车马轿乘、供奉的食品用具等,也都随意裁减,连安帝也几乎不免挨冻受饿。从此,民众的心里非常失望。三吴地区发生大饥荒,住户人口都减少了一半左右,其中,会稽郡是十人之中,减少三四人;临海、永嘉两地人口则几乎全部死亡。即使是富贵人家,也都穿着绫罗绸缎,怀里抱着金玉,关起门来相互之间看着饿死。

五月,东晋变民首领卢循从临海进犯东阳(今浙江东阳),太尉桓玄派遣抚军中兵参军刘裕带兵去进攻他。卢循失败,逃往永嘉(今浙江温州)。

八月,太尉桓玄婉转地暗示朝廷根据桓玄平定司马元显的功劳,封他为豫章公,又根据他平定殷仲堪、杨期的功劳,而封他为桂阳公,并且还像原来那样,保持他原来受封的南郡公的爵位。桓玄把豫章公封给了他的儿子桓升,把桂阳公封给了他的侄儿桓俊。不久,桓玄派御史杜林到安城(今江西安福),毒杀了司马道子。

元兴二年(403年)九月,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奉劝大将军桓玄早日接受禅位,当皇帝,暗地里撰写好了加授九锡以及安帝让位的文告。朝廷任命桓谦为侍中、开府、录尚书事,王谧为中书监、兼任司徒,桓胤为中书令。加授桓修为抚军大将军的称号。十六日,朝廷册命桓玄为相国,统领文武百官,封地10个郡,做楚王,加授九锡。

十月,安帝下诏,让楚王桓玄使用天子的礼仪和音乐,并把他的王妃改称王后,把他的嫡长子改称为太子。十八日,散将常侍卞范之,拟写了禅让的诏书,让临川王司马宝逼迫安帝亲笔抄写。二十一日,安帝驾临宝殿,派遣兼太保、领司徒的王谧手棒皇帝的玉玺印绶,呈献给桓玄,正式向他禅位。二十三日,安帝搬出皇城,改居永安宫。二十四日,把东晋的宗室祭庙以及其中所敬的先辈的牌位,迁到琅邪国,又让穆章何皇后和琅邪王司马德文都迁到司徒府暂时居往。文武百官则一起到姑孰去劝说桓玄尽快登基称帝。

十二月初一,桓玄在九井山(今安徽当涂县南10里)的北侧修筑祭坛。初三,35岁的桓玄正式登基。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始。史称桓楚。桓玄将南康的平固县(今江西赣州市东)封给安帝做封地,封他做平固王。将穆章何皇后降为零陵(湖南零陵)县君,把琅邪王司马德文降为石阳县(今江西吉水县东北)公,把武陵王司马遵降为彭泽县(今江西九江东北)侯。桓玄又追尊他的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追尊他的母亲南康公主司马兴男为宣皇后,封他的儿子桓升为豫章王。任命会稽内史王愉为尚书仆射,任命王愉的儿子相国左长史王绥为中书令。

初九,桓玄进入建康宫,当他登上皇帝的御用宝座时,御座突然塌陷,群臣们大惊失色。殷仲文说:“这可能是因为皇上的恩德大深重,大地也都难‘承载’。”桓玄非常高兴。其实预示了,桓玄的皇位不会长久。二十二日,桓玄将安帝迁到寻阳。

永始二年、元兴三年(404年)正月,桓玄立他的妻子刘氏为皇后。刘氏是刘乔的曾孙女。

二月初一深夜,长江波涛汹涌,江水卷进石头城中,被激流淹死卷走的人非常多,灾民的号叫哭喊声震天动地。桓玄听到之后非常害怕,说:“这些奴才们要造反了(桓玄一上任,就没有好的兆头)。”

桓玄为政繁琐苛刻,又喜欢炫耀自己。手下的官员在奏章中,如果偶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或者偶尔有一句话一个词不太恰当,他一定会对此加以纠正指出,用来表示他的聪明博学。尚书下达诏书时,把“春蒐(sōu,同“搜”)”误写成“春菟(tú)”,因为这一点小事,从尚书左丞王纳之以下,凡是经过手、签过字的人,全部被降级甚至免职。他还特别骄奢婬逸,游猎无度、大肆兴筑宫殿致使政治**,政局动荡。

桓玄派遣使节,加授益州刺史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毛璩拘留了桓玄的使节,不接受他的任命。毛璩是毛宝的孙子。桓玄任命桓希为梁州刺史,分别命令几位大将戍守三巴,用来防备毛璩。毛璩到处传布檄文,列举桓玄的罪状,并且派遣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攻破桓希等人的防守,他自己也带领部众进发到白帝城集结驻守。

为了拉拢朝臣镇将,桓玄对刘裕分外看重,提拔他为徐、兖2州刺史,并在朝会后的盛大酒会上亲自向他敬酒。桓玄皇后刘氏对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终不为人下,不如早除之!”桓玄则认为:“我正要平定中原,只有刘裕这样的人才英武可用。等到关、洛平定,我再想除掉他的办法。”

刘裕与何无忌同舟还京口,密谋兴复晋室。二月,刘裕经过周密部署后,联络北府兵将领刘毅、何无忌、刘昶、刘道规、诸葛长民等人正式起兵。首先占领京口,斩徐州刺史桓修。然后进攻广陵,杀青州刺史桓弘。随后率兵直扑建康,沿途又杀死前来抵抗的著名猛将吴甫之、皇甫敷。桓玄又急又气,命桓谦、卞范之率兵2万出城御敌。刘裕率众奋击,桓谦诸军顷刻溃散。桓玄闻报,匆匆携带儿子桓升、侄子桓浚,从南掖门仓惶出逃,乘船浮江西去。

桓玄一行逃到寻阳,江州刺史郭昶之提供器用、兵马,这才松了一口气。于是挟安帝继续西逃,途中自己作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叙述如何抵御刘裕事,自吹算无遗策,只因诸将违背节度,以致造成败局,并非用兵的过错云云。

四月,桓玄在江陵重整部队,以苻宏为前锋,再次东下与刘毅率领的勤王军决战。五月,桓玄自江陵急率舟师东下,双方大战于武昌附近的峥嵘州(今湖北鄂城)大败。桓玄再次逃回江陵城,众人见大势已去,人心惶惶,虽令不行,城内一片混乱。桓玄走投无路,欲乘船逃往汉中(今陕西汉中)。二十六日,在江陵附近,与益州军队相遇,益州军头领毛祐之令手下人放箭,迎击桓玄,矢下如雨,桓玄身边两太监十分忠勇,以身蔽挡桓玄,皆被射得如同刺猬,顿时身亡。就这样,桓玄仍身中数箭,血流不止。他6岁的小儿子桓升一面哭,一面用小手拔去父亲身上的羽箭。益州将领冯迁跳上桓玄坐船,抽刀向前,桓玄拔下头上玉饰递给冯迁(企图贿赂)说:“你是什么人,竟敢杀天子?”冯迁说:“我这只是在杀天子之叛贼而已!”一刀挥至,桓玄头落,时年36岁。同船的桓石康、桓浚均被冯迁杀死。刘毅将桓玄的首级送到建康,挂于大桁示众。

桓升虽是小孩,气度酷似其父桓玄,眼见周围父亲、叔叔、堂兄的人头滚滚落地,仍镇静不凡地说:“我是豫章王,诸军勿见杀”。益州兵将虽然疾恶如仇,但见到这般大的玉孩儿如此举止,均没忍心动手。这玉孩儿后来送至江陵,也被刘裕下令斩首于市。安帝在江陵重新复位,并任命毛修之为骁骑将军。二十八日,下令大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