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宫殿苑囿
建康都城的经济、文化,在刘宋王朝建立之后,日趋繁荣。刘宋都城城门在前代基础之上有很大改观。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夏四月乙巳,新作阊阖、广莫等门,改先广莫门曰承明,开阳曰津阳”。据《肇域志》所考,此前建康都城只宣阳、广阳、开阳、清明、建阳、西明六门,而《宫苑记》所记“门乃十有二”,其余阊阖、广莫、延熹、玄武、大夏、东阳六都城门,元嘉二十五年“皆同时作,史略之尔”。《至正金陵新志》载“(齐)建元二年,立六门都墙是也。其后增为十二门云”。
刘宋王朝还于建康大建宫殿苑囿。废帝刘子业时期,更将外围府第城堡改作离宫别馆,以供皇家游宴。军防要地石头城,改为长乐宫东府城;北邸改建章宫;南邸改长杨宫。
南朝宋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所以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南朝的皇家园林和有关山水名胜。
①覆舟山(今南京小九华山)。位于今南京北京东路到太平门的路北侧,玄武湖东南岸,是钟山余脉向西延伸入城的山丘。九华山,山不高体量也不大,海拨仅61米,面积13公顷,因毗邻玄武湖,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山形象一只反扣着的船体,故名覆舟山。按古风水学所认为,山如覆舟是很吉利的地形。六朝时,覆舟山位于皇城的正北,站在山上向南望去,六朝皇宫尽收眼底,因而这里便成了皇家园林。
东晋时,皇家在覆舟山开辟药园,药草本身也有观赏价值,这是覆舟山成为皇家园林的开端。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在这里建起了皇家园林乐游苑。“宋元嘉中,以其地为北苑,更造楼观,改为乐游苑”。刘宋著名诗人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云:“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悬。游轩越丹居,晖烛集淳殿。”刘宋末年,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在此改造制作了指南车。祖冲之还在乐游苑内制造了科学实用的水碓磨。宋孝武帝在此建了正阳殿、林光殿,还在山北建了藏冰井。
六朝时佛教兴盛,覆舟山最早有东晋时建的青园寺,后改名为龙光寺。刘宋时建有法轮寺,后来建了小九华寺,覆舟山也就被称为九华山了。
在九华山的山顶有一座仿唐式方形砖塔,叫做三藏塔,为5级4面砖塔,高61米,不可登临。南面门上刻“三藏塔”,底层须弥座上刻“玄奘法师灵骨”。据说,塔下埋着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顶骨。塔基上有“唐玄奘法师西域行迹图”石刻,另外有一通碑记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辨。该塔于1943年2月,由褚民谊(国民党元老)主持兴建,为南京市近代所建二塔之一。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九华山已辟为公园,成为市区内的一大历史风景名胜。
②华林园。是建康历史上最悠久的皇家花园。始于三国孙吴,贯穿东晋与南朝六个朝代,凡341年。该园位于南京东北角,范围包括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市政府大院、公教一村及东南大学一部分。初系孙吴太初宫苑城东部宫廷花园,苑城占地宽广,可容3000骑兵演习操练。园内殿堂间叠石造山,点缀名花异卉奇石。孙皓执政时,在园中建昭明宫及宫苑,宫苑有殿堂几十座,山上建楼阁,饰以珠宝,规模超过太初宫。并开凿“城北渠”,引后湖玄武湖水入园内天渊池,终年碧波荡漾不断流。南朝萧粱时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裴子野,所作《游华林园赋》,就可见东晋时园林已具相当规模。
东晋简文帝曾在华林园对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聆然林木,便有壕、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时,华林园南至宫墙,东西北三面皆筑有苑城(苑城又名台城)。到南朝,华林园又是帝王“听讼”(听理诉讼;审案)之处。
刘宋时大加扩建,保留景阳山、天渊池、流杯渠等,利用玄武湖的水位高差,“作大窦,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流回转,不舍昼夜。”除保留上代的仪贤堂,拔楔堂外,新建景阳楼、芳春琴堂、清暑殿、华光殿、华林阁、竹林堂、含芳堂等殿堂。在鸡笼山最高处建有“日观台”作为观测天文和气象的地方。梁武帝时,曾在园内建造两层高阁,上层叫“重云殿”,下层叫“兴光殿”。殿前还有“朝日楼”、“夕月楼”,华林园西侧还有梁武帝建造的极其宏丽的“同泰寺”(今鸡鸣寺),侯景之乱,尽毁华林园。
③乐游苑。建于南朝宋元嘉中,直至隋灭陈止,凡150余年。乐游苑位于南京东北隅,其范围包括今九华山公园。游乐苑源于东吴游乐池,主要景区为覆舟山与西池。齐永明六年(488年),祖冲之曾与乐游苑造水碓磨,进行指南车的制造。苑内建有“正阳”和“林光”二殿,刘宋皇帝经常来此饮酒作乐。侯景之乱,乐游苑毁坏严重,正阳殿、林光殿等主要建筑悉被焚尽。文帝天嘉六年(565年),重修乐游苑。陈祯明三年(589年),隋兵攻入建康,一把火乐游苑遂化为乌有。
④方林苑。原为齐高帝萧道成旧居,改旧居为青溪宫,筑山凿池,设方林苑,饮宴游乐其中。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曾禊饮于此。方林苑位于古湘宫寺前,近青溪中桥(今日竺桥)。
⑤建兴苑。建于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位于建兴里,今集庆路一带。梁东宫学士纪少瑜《游建兴苑》云:“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踟躇怜拾翠,顾步惜遗簪。日落庭光转,方幰(xiǎn)屡移阴。终言乐未及,不道爱黄金。”建兴苑存在约40余年,侯景之乱时,沦为兵营。
⑥新林苑。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在此置苑。以临新林浦,得名新林苑,为皇家园林之一。位于今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境内。新林河,即今板桥河。旧志称,有小水源出牛首山,西流入长江,古名新林浦,亦名新林港。
⑦鸡笼山。又名北极阁,位于南京市区,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为钟山延伸入城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高62米,古时是城中重要制高点。南朝齐武帝到钟山射雉至此闻鸡鸣,故鸡笼山又改称鸡鸣山。明初设观象台于山上,又名钦天山,清朝初年,在山上重建北极阁后,民间俗称此山为北极阁。
⑧玄武湖。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六月,刘宋文帝刘义隆下令修筑北堤,建造玄武湖,在华林园建造景阳山。《宋书-何尚之传》中提到:“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六月,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北。”从这年起,东吴的练湖、后湖,东晋的北湖被“玄武湖”一名取代,沿用至今已有1500多年。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三年(459年)九月二十七日,刘宋孝武帝下令,在玄武湖北兴建上林苑。当初,东晋在都城建康南郊巳方位置上,建了一座祭天的土坛,尚书右丞徐爰认为这样做不合古礼,所以,孝武帝诏令将其迁到牛头山的西部,面对宫城的午位。等到后来废帝刘子业即位时,认为巳位是吉利的,所以,又将它迁回到了原地。
另据《建康志》:玄武湖亦名蒋陵湖、秣陵湖、北湖、后湖又名练湖等,在城北2里,周回40里。东西有沟,流入秦淮。深7尺,灌田100顷。《建康实录》:吴宝鼎2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巡绕殿堂。徐爰《释问》曰: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肄舟师。大兴3年,始创北湖,筑长堤以壅北山之水。东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六里余。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立三神山于湖中,春秋祠之。石迈《古迹编》曰:元嘉二十三年(446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之北,湖中亭台四所。孝武大明中,大阅水军于湖,因号昆明池,而俗亦呼为饮马塘。又于湖侧作大窦,通水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城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回不息。建平王景素举兵,萧道成出屯玄武湖。梁徐嗣徽等引齐兵至玄武湖。侯景举兵,引玄武湖水以灌台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被任命为宰相。十一月十一日,王安石奏请,废湖为田,从此玄武湖消失。明代朱元璋高筑墙,玄武湖疏浚恢复,成为天然护城河。1911年作为公园重新开放。
仅从这些资料上来看,当年的皇家园林就相当不错,如今除北极阁的山和玄武湖的水还在,其他大部分毁于战火已无踪迹。
义熙十年(414)冬,太傅刘裕就在东府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兴建府城,故称东府城(在今秦淮区范围内)。东城府开东、南、西3门,无北门,城周3里90步。东晋以宰相领扬州牧,东府城既是相府,又是扬州刺史治所。每当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一度改东府城为未央宫,到了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晋封为齐王,以东府城为齐王宫。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城东迁3里,于齐安寺西重建府治。经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朝,历时200年,毁于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即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这年,隋将韩擒虎率师从采石渡江攻打陈国国都建康(今南京),建康陷落,陈后主陈叔宝被俘。隋文帝杨坚下诏将建康城邑宫室“荡平耕垦”,东府城消失。此是后话。
刘宋王朝初期,刘裕又收复了北方的青、兖2州,西至关中,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全国有州22、郡238、县1179,成为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