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 南唐篇 故事选辑

作者 : 肖尧

二主一臣冯延巳在历史上是以他的词而出名的,他的词具有很高的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3人被后人并称为五代诗词的“两主一臣”。

冯延巳(903—960年),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终于登上了宰相的宝座。虽然冯延巳词填得好,著有《阳春集》。但政治生涯并不顺当,曾两次被罢去宰相职位。建隆元年(960年)病死,终年58岁。

冯延巳的词中将愁苦的心情写得很多,也很有意味。如《忆江南》中“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还有《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长相思》: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迟。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更漏子》: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愁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应天长》:

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

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

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

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北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父赵宏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武王。

公元927年三月二十一日,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这时,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赵匡胤“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21岁时(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史称后周太祖),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周世宗即位,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世宗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于960年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963年平定荆南和湖南,965年灭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灭南唐,俘虏南唐后主李煜,除北汉之外,10国基本统一。

统一后,他通过“杯酒释兵权”,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为宋王朝300多年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据说是这样的:一日,禁军大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砍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赵匡胤在位17年,死于976年十月,时年50岁,庙号太祖。关于宋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是宋太宗“弑兄夺位”说;二是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三是宋太宗有弑兄的重大嫌疑。

根据有关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号为“开宝皇后”,谥号曰“孝章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月复,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

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北宋高祖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初名匡乂,改赐光义,赵匡胤同母弟,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光义,即位后改名炅(jiǒng)。北宋第二位皇帝。他采用宫廷政变的方式取得政权,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2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太平兴国二年下令取消所有节度使所领支郡,各州均直属中央;继续将各地节度使调至开封,解除兵权,使节度使成为一种虚衔。他大大扩充科举取士名额,每科录取人数由太祖时的数十人猛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雍熙三年(986年),先后两次攻辽,企图收复幽云16州,结果都失败了。他曾用政治和军事手段企图消灭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党项拓跋部势力,也没有成功。在位后期,平定了四川王小波、李顺领导的义军。赵光义38岁登极为帝,在位22年,59岁去世。

自南唐在南京灭亡以后,历史先后又经历了:北宋朝(960—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都东京—今开封);南宋(1127—1279年,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辽(907—1125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夏(1032—1227年,党项族后人李元昊在庆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称帝);金(1115—123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都中都—北京);元朝(1270—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都—北京)等几个朝代,400多年间,没有一个在南京建都。直到公元1368年,有一位朱姓皇帝翩然至此,建立了南京历史上的第八个王朝——大明王朝,也称大明帝国。

从前面7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来看,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君主们的选择和无奈。

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东吴孙权就是出于无奈。当时三国鼎立,曹魏、蜀汉各霸一方,孙权占据了江东。他明知南京有王气,并且也知道有人“镇”过王气,也有人“泄”过王气,但他没办法,起先在武昌建都,随即迁往南京。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放弃江东另辟蹊径,所以他只能在南京建都立国(229—280年,共约52年)。

第二个在南京建都的东晋司马睿也一样,当时西晋灭亡,他被迫随众衣冠南渡,来到南京建立东晋王朝,这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是南逃而来,凭借长江天险建立了自己的偏安小朝廷(318—420年,共约103年)。

第三至第六个在南京建都的是,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有相似的情况。刘裕在南京连杀两帝政变上台,建立南朝宋(420—479年,共约60年);萧道成杀了南朝宋的后废帝刘昱,立刘准(顺帝),后又逼刘准禅位于自己,建立南朝齐(479—502年,共约23年);萧衍杀了南齐的末代皇帝萧宝融,建立南梁(502—557年,共约56年);陈霸先废掉南朝梁末代皇帝萧方智,建立南朝陈(557—589年,共约33年),基本上都是“就地取而代之”。

第七个在南京建都的是南唐。在五代十国中,也只有南唐在南京建都。开国皇帝李昪原来是别人的养子,等到时机成熟后也是逼人禅位,他自己当了皇帝,建立南唐(937—975年,共约39年)。南唐持续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李后主李煜及其词作,特别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南唐之后,大约又过了393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

明王朝,请看下一篇:明朝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