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文帝朱允炆
惠宗朱允炆(1377—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孙,嫡长子朱标第二子,生母吕妃。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洪武30五年(1402年)卒(一说失踪),时年25岁。
朱允炆生父朱标(1355—1392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由李善长等人劝进即吴王位后,立朱标为世子。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朱标长大后,政见常与父皇相左,经常劝谏其父对大臣与吏员的责罚不要过于严厉,一度导致父子关系比较紧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15岁,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长了一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尽心伺候,日夜守在其父身边。四月朱标因病去世,时年38岁,未即皇位,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葬于东陵(南京明孝陵东)。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3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居住,并在各方面给予照顾,尽量不让他们感到孤独。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性仁厚,曾奉太祖之命,参照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73条,天下皆颂其德。1398年五月朱元璋驾崩,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允炆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这为他继位奠定了“仁明孝友”的良好基础。
据说,当时皇太孙朱允炆“速葬”了祖父朱元璋,引起朱棣等诸王的强烈不满。其实不然,据《明史-本纪》:“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
据此推算,朱元璋崩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癸未日(初十),即1398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卯日,即六月三十日,皇太孙朱允炆举行登基大典,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诏以次年(1399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皇帝。同日葬太祖于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这样,朱元璋从去世到下葬,前后共7天,如此短的时间似乎不正常。
当然,朱允炆“速葬”祖父朱元璋自有他的道理,一是夜长梦多,几位手握重兵的叔叔正觊觎他的皇位。二是他当时还是皇太孙身份,所以他必须尽快即位然后安葬祖父。于是自己从速登位,将朱元璋从速下葬,并给各王发太祖遗诏,不得回京奔丧,免得节外生枝。对此朱元璋早已作了安排。《皇明大政记》说“即位而葬,同日并举,皆高皇遗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22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建文帝继承了其祖父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在南京明故宫午朝门里号令天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修《太祖实录》。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册妃马氏为皇后。封弟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衡王,朱允熙徐王。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诏告天下,举遗贤(指弃置未用的贤才)。赐民高年米肉絮帛,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民情。
建文帝即位后,有两件大事迫切需要解决。第一,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由于暴政所形成的“红色恐怖”局面;二是如何巩固新政,削弱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强大势力。对此,他首先缓和暴政。洪武年间,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吏治较以前大为清明。然而太祖朱元璋生性“雄猜好杀”,屡次兴起大狱,动辄杀戮,政治气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为改变太祖朱元璋“红色恐怖”的局面,建文帝对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继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改变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朱元璋以武力夺得天下,自然重武轻文,武将比较得宠。洪武时,南京贡院军事衙门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刘基仅仅得封“诚意伯”,而武将得封公侯者甚多,称王者也不少。这种局面下,文官在议论朝政中的地位处于下风。建文帝一心想改变这种状况,着力强化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基之时,他确定了“建文”的年号,与其祖父“洪武”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建文帝治国方略开始改变。他又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秀文学之士,授予官职。建文帝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兵部尚书齐泰,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府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年)会试第一,与齐泰同榜。翰林侍讲方孝孺是建文帝身边的主要谋士,幼时就以聪敏机警著称,后师从当代名儒宋濂,诗文为时人所推崇。正是因为建文帝所启用的大臣多为这样的文人,所以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
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况严重。他认为:“法严则人知惧,惧则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宽则人慢,慢则犯者众,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屡兴大狱,杀的人很多;还使用了许多恐怖的刑罚,如抽筋、剥皮、阉割、凌迟等,甚至连能被砍头也成了死囚犯最乐意接受的一种死法。
建文帝在当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太祖用刑过猛,因此登基后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主张宽刑省狱。他在做皇太孙时就向祖父请求更定《大明律》。他以《大明律》与历朝法律作比较,认为《大明律》用刑过重,改正了其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
建文帝在官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在建文帝在位的4年间,撤消了9个州,39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建文帝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以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给社会带来了一阵清风,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所以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
其次,他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并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更定内外大小官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建文帝削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周定王朱橚。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备边的名义兵临开封,趁周定王朱橚毫无准备之际突然将其抓捕,送至京师。建文帝将朱橚谪遣到“烟瘴之地”的云南蒙化,后又把他召回京师禁锢起来。为什么首先选择周王呢?周定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这次削周定王名义上是因为周定王次子告发他“异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为最大的对手,这次削藩的周定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废周定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削废了齐王朱榑(七子)、湘献王朱柏(十二子)、代简王朱桂(十三子)、岷庄王朱楩(十八子)4个藩王,又陈兵河北,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本来在削藩问题上,朝臣就有争议,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建议建文帝先将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所有子孙而不仅仅是嫡长子一人,而且要异地分封,这样藩王的权力就会逐渐削弱,以后就难以威胁朝廷。卓敬还建议建文帝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可以维护亲情,又能削弱他的势力。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直接削藩。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先削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齐泰则主张采取“斩首行动”先拿燕王开刀,以震慑其他诸王。建文帝认为卓敬的建议很好,却没有去实行。最终听取了书生黄子澄的意见。现在看来似乎应该采纳卓敬等人的建议,但这是事后诸葛亮,这种态度不可取。如果当时历史选择了卓敬等人的建议,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根本不需要四年“靖难”之役,可能一两年建文帝就倒台了;一种是建文帝一直当政到终老。由于历史无法复原,这两种结果都不可能出现了。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谋划下,以清君侧诛齐(兵部尚书齐泰)、黄(翰林学士黄子澄)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也就是4年后,燕军渡江,攻陷京师(今南京)。建文帝见警报迭传,宫内大乱,于是他下令纵火焚毁皇宫,后、妃等宗室皆被杀或令自杀。朱棣率军杀入宫中,搜寻了3天,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踪迹。追问内侍,都说不知,只知建文帝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未知死活。马皇后和大多数妃子、内侍都被烧死,内侍们还怕朱棣不信,又指着一具残骸说是建文帝的尸骨。朱棣命人从灰烬拨出残骸,已是满身焦烂,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礼殓葬(墓葬始终无考)。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这段记载中,明显有为朱棣篡权开拓的嫌疑,说朱棣见宫中起火,急忙派人救助,已经来不及了,建文帝已经被烧死。请大家评评理,你朱棣不来南京抢夺皇位,建文帝会**而死吗?你朱棣来辅佐侄子皇上,用得着带来那么多兵马吗?你朱棣说是礼葬建文君,那么葬在何处、墓在何方?甚至连庙号、谥号都没有,绝无人会轻易相信。
建文帝在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元年间,上庙号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间,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所以建文帝,史称恭闵惠帝。
虽然,建文帝登基不久就发现,各地藩王(即他的各位叔父)“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担心会出现西汉时的7国之乱的情况,便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蕃。但建文帝毕竟是一个庸碌之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他的错误概括起来有几点应该引以为鉴:第一,矫枉过正,从祖父刑制上的过于强硬,到他的过于柔弱;第二,优柔寡断,由于决策上的失误,造成在削藩上的疏缓;第三,仁明孝友,由于性格上的温顺,导致政治上的无能。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他正准备向朱棣动手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做好充分准备的朱棣,很快便向他发难,率军从北京向南京进攻,并采用奇袭战术,花了4年时间,一举占领南京,夺取了皇位。可怜建文帝只当了4年皇帝,就失去了宝座,丢掉了江山,甚至丢掉了性命。好在不管谁当皇帝,江山还在朱家人的手里。
《列传》选录:
明惠帝朱允炆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139
9年)二月册为皇后。生二子,和简太子朱文奎,润怀王朱文圭。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城陷,马皇后崩于火。